走山

走山

走山屬地質災害的一種,是指斜坡上的岩土體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走山
  • 別稱:滑坡
  • 性質:地質災害
  • 領域:地理學
詞語,自然現象,形成原因,典型例子,

詞語

本意
走山,是“滑坡”的別稱。
其他
台灣話。走山是指女性胸部鬆弛了、下垂了、外擴了。還有個台灣話叫“垮台”,是指臉部肌肉鬆弛了。走山,動詞,通俗之意為走在山裡或在山裡行走。走山人:一指山民,二指護林員或打獵者。目前特指工作休閒之餘為追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離開城市在山間行走的驢友。昆明老山羊

自然現象

形成原因

目前,全國50%以上的地質災害的發生與人類活動有關。

典型例子

義大利“走山”現象
日前義大利南部Maierato鎮發生走山現象義大利的官方新聞報導是由長時間大量暴雨而造成的土石流。
此次走山是出現在公路旁,山壁是順向坡,地質脆弱,開路之後,土石容易滑動,通常會用岩錨來固定,確保土石不會鬆動。時間久了,岩錨生鏽、拉力不夠或遭到破壞,會釀成嚴重的走山意外。
順向坡底部不能切斷,一旦順向坡被切斷,會造成滑動,用固樁等方式補救,效果有限。開路時的工程切斷山坡底部,順向坡滑動(地震與下雨也會誘發走山)造成走山。另外邊坡砂岩、頁岩層遭水入侵,造成頁岩重力、摩擦係數降低,岩盤風化使岩錨無法負荷也可造成走山現象
事故時雖無地震或下大雨,但地下水的酸化影響是長期累積的,興建公路時,通常會避開順向坡路段。無法避免時,在順向坡地區建路,一般會採取設定高速公路邊坡防護、地錨或岩錨來加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