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湖村(福建省石獅市赤湖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赤湖自然村曾用名紫湖村,位於鎮政府駐西北5公里。北連後湖,東鄰邱下,西與蚶江鎮的蓮埭交界,南與蚶江鎮的蓮塘接壤。赤湖村委會設此,全村有450,2523人,劃分為14個村民小組耕地有1558畝,主要種植甘薯、花生、大豆,兼種大小麥、蔬菜等。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兼其他副業。有電燈照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赤湖村
  • 地理位置:鎮政府駐西北5公里
  • 人口:2523人
  • 戶數:450戶
行政區域名稱,赤湖村自然村,山兜自然村,前厝自然村,非行政區域名稱,民眾組織,水利與電力,經濟狀況,重要資源,鄉風村貌,

行政區域名稱

石獅市祥芝鎮劃分為赤湖自然村、山兜自然村、前厝自然村

赤湖村自然村

曾與後湖合稱“雙湖”。古時有幾條溪水匯於該地,積聚成澤,後成湖泊。因湖水混濁色赤,故稱“赤湖”。雅稱“紫湖”,寓為“紫氣東來,湖光呈祥”。1990年,由旅菲華僑捐建國小即名“紫湖國小”。

山兜自然村

隸屬赤湖。因村莊三面環山,故名。北面依白石山,東靠松柏山,南對蓮花山,西鄰赤湖,前面是前厝。現有人口500餘人,大多為蔡姓,其次為謝姓。人口雖少,卻是古浮、蓮坂、赤湖、後湖、梧林等蔡姓的開基地。

前厝自然村

原屬赤湖,從山兜分出,因建居于山兜前面而得名,系石獅最小自然村之一。原位於山兜前面一處荊棘叢生的小山包下,破落的石頭房橫七豎八,東面是獅仔山,西對香山,四周樹林遮掩,交通閉塞,被列為重點扶貧村。1993年1月17日,全村喜遷新居,從此走出山坳,奔上小康之路。

非行政區域名稱

有鵝壁山花崗岩礦區,以及本行政村屬石獅市規劃經濟開發區。

民眾組織

村委會在上級及村黨支部的領導下,並配套婦聯、民兵營、工會、治保會、調解委員會、老人協會、共青團組織等群團組織。

水利與電力

池塘、大井,覆蓋赤湖行政村農地。

經濟狀況

社會總產值近3千萬元,企業總產值2千餘萬元,農民人年均收入8000元。

重要資源

服裝、針紡織、花崗岩石材加工。村辦企業有瓜籽食品廠、服裝廠等20多家。

鄉風村貌

全村以平原沙質地帶為主,地片平原呈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