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M

質子-M

“質子-M”號運載火箭攜帶“快車- AM4R”衛星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2015年6月16日,根據美航天局的監測,衛星已墜入南印度洋上空的大氣層,比此前預計的提早約3個小時。

俄羅斯當地時間2015年8月28日,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在拜科努爾基地發射升空。這是俄羅斯繼5月的事故後首次發射“質子-M”火箭。火箭此次搭載有英國通訊衛星“Inmarsat-5F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質子-M
  • 外文名:Протон-М
  • 發射場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 直徑:7.4米(24英尺)
  • 高度:53米(174英尺)
事故,火箭爆炸,殘骸位置,影響,歷史,

事故

火箭爆炸

據俄羅斯《報紙報》援引俄通社-塔斯社2014年5月16日訊息,俄羅斯一攜帶“快車-AM4R”衛星的“質子-M”號運載火箭在大氣層中爆炸。
俄羅斯火箭質子-M升空後不久發生了爆炸俄羅斯火箭質子-M升空後不久發生了爆炸
據俄聯邦航天局發言人稱,該“質子-M”號運載火箭攜帶“快車- AM4R”衛星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火箭在升至距地面161米處時偏離軌道,其第三級發動機出現故障,最終導致“質子-M”號運載火箭在大氣層中爆炸。
該發言人稱:“火箭的一些小碎片可能會墜落到地球上,具體墜落區域還未能確定。”
也有訊息稱,“質子-M”運載火箭與“快車-AM4R”碎片衛星可能落在俄阿爾泰地區或太平洋水域。

殘骸位置

美航天局最新公布的監測畫面顯示,衛星在南印度洋上空向東南方向飛行,下方是浩瀚的海洋,殘骸落到東北方向的日本不大可能。同時,從時間上推算,殘骸應該已經落到地球上,而日本方面還沒有發現殘骸的報告。

影響

根據此前的推測,衛星殘骸有可能墜落在日本的四國和九州地區,撞人的機率約為4200分之一。雖然日本各大媒體的報導都說這個機率“相對較低”,但還是引發了部分網友的擔憂。
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後爆炸解體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後爆炸解體
美航天局說,可能到達地面的殘骸是衛星上由鈦製成的部分,無毒,可能有鋒利的邊緣,發現者切勿用手觸摸。日本媒體也告誡民眾,人造衛星的墜落可能肉眼也可看見,如果看到附近有閃光,千萬不要靠近,萬一被殘骸撞上會釀成慘劇。

歷史

2011年9月,美國高層大氣研究衛星的20多個殘留碎片墜入南太平洋,其中,最大碎片重量達150公斤。
2012年1月,俄羅斯2011年底發射失敗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的碎片墜入太平洋海域,2013年11月,歐洲一顆探測衛星碎片落入南大西洋。
2014年5月,數個不明飛行物砸中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和拜泉縣的幾個村莊,專家斷定,這些球狀金屬製品是俄羅斯當天清晨發射失敗的“質子-M”運載火箭及衛星的零部件。
2015年5月中旬,該型號火箭搭載著墨西哥“MexSat-1”號通訊衛星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基地升空,但在飛行497秒後出現故障並墜毀。
2015年8月28日,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在拜科努爾基地發射升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