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體文

賦體文,是一種以對偶、用典、聲律辭藻意境、言志、抒情、形式等為特范的語言文學現象、抒情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賦體文
  • 外文名:fu ti wen
  • 語言文學現象對偶、用典
  • :新體
賦體文
賦體文,是一種以對偶、用典、聲律辭藻意境、言志、抒情、形式等為特范的語言文學現象、抒情方式。新體文,未受西洋文化影響,倒是承襲了國粹。漢字有5000年歷史,而白話文入賦,僅不足百年而已。賦,首先是給別人看的,詩則反之。因為,沒有誰能比賦者自己更深在功夫里。賦痴,其志凝;賦痴,其文工;賦痴,其技良。不知賦,莫作;不曉辭,莫為賦。“新古賦”,可謂新時代的漢賦。不是文字散句,而是一種新體語風。辭賦首不在於形式,一種文學體裁都有它自身的價值、存在的理由、表現活力度、傳衍力等都在於其內容是否適合那個時代與社會文化生產力。中國古賦,側重:格律、體式、秉承、意境、語質、漢字表現力。賦文化,品評、鑑賞、傳播--認知的普遍性,多表現賦人強烈情感與深刻哲理、情感、語質並重上;表現積極意義、創造精神、社會責任感層面上。因此,賦體文是社會歷史範疇的文化痕跡與辭賦文化的總和。故,辭賦大師潘承祥曰:“賦者,乃綜合之體也。賦家,則有包舉宇內之心,吐哺八荒之志也。橫被六合,三成帝畿。以辭興,以賦盛;以龍興,以虎視哉!於是睎秦嶺,睋北阜。挾灃灞,據龍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