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濤

賈東濤

賈東濤,男,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坨里鎮人。是國務院命名表彰的“特別能戰鬥刑警隊”――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技術大隊大隊長。這位2005年即成為江蘇省公安系統最年輕刑偵“技術行家”、2008年被公安部榮記個人一等功的青年刑警,在13年從警生涯中破獲全國各地公安機關送檢的疑難案件420餘起。電視劇《刑警隊長》中盧濤原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賈東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坨里鎮
  • 出生日期:1974年11月
  • 職業:警察
  • 畢業院校:華西醫科大學
  • 專業:法醫專業
  • 學歷:大學
  • 執業地點: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技術大隊大隊長
個人簡介,概述,研究方向,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獲獎情況,主要論文,

個人簡介

賈東濤,男,漢族,1974年11月,碩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技術大隊大隊長、DNA實驗室負責人。

概述

年僅38歲的賈東濤,是國務院命名表彰的“特別能戰鬥刑警隊”——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技術大隊大隊長。這位2005年即成為江蘇省公安系統最年輕刑偵“技術行家”、2008年被公安部榮記個人一等功的青年刑警,在13年從警生涯中,破獲全國各地公安機關送檢的疑難案件420餘起。
2011年4月,賈東濤應邀登上被譽為“司法鑑定最高殿堂”的法務部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報告廳講台,為全國近百位專家、學者做了長達4個多小時的《陳舊屍骨的鑑定方法》學術講座,引發熱烈好評。該所DNA實驗室主任李莉說:“我進所工作快30年了,聽一位基層的公安法醫來所作學術報告,這還是第一次。 ”

研究方向

在全國刑事技術物證鑑定尤其是陳舊屍骨DNA鑑定領域,南通市公安局的賈東濤則被視為國內極少數能讀懂“骨語”的人。他能讓陳舊的屍骨開口“說話”,從而準確無誤地指認受害對象,使真兇無法遁形。

教育經歷

賈東濤是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坨里鎮人,1998年從華西醫科大學法醫專業畢業分配至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工作。

工作經歷

2011年4月,賈東濤應邀登上被譽為“司法鑑定最高殿堂”的法務部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報告廳講台,為全國近百位專家、學者做了長達4個多小時的《陳舊屍骨的鑑定方法》學術講座,引發熱烈好評。該所DNA實驗室主任李莉說:“我進所工作快30年了,聽一位基層的公安法醫來所作學術報告,這還是第一次。 ”
2004年2月初,海安縣角斜派出所民警入戶調查獲悉,該鎮來南村陳紅星之妻李某於2000年春節突然失蹤,疑已遇害。警方對陳紅星進行測謊鑑定,發現陳有重大作案嫌疑,立即突審陳紅星。陳心理防線崩潰,交代了殺妻過程。
民警根據陳的交代,在他家院內一梧桐樹邊挖出了一堆已經發黑的屍骨。但破案的證據鏈並不完整,要確定陳就是殺人兇手,必須證明所挖出的屍骸就是李某的。由於屍骨埋在地下時間太長,DNA提取檢驗難度相當大。屍骨被送到了北京權威機構進行線粒體測序,但兩個月都沒有結果。案件移送到檢察院後,很快又被退回補充偵查。案件一時陷入了僵局。最後,這塊“難啃”的骨頭被送到當時的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DNA實驗室負責人賈東濤手裡。
一次次的檢驗失敗,一次次地調整方案。在那間既當實驗室又當臨時臥室的房間裡,賈東濤始終沒有放棄。他通過網際網路檢索到美國一起交通事故沉屍18年的案例,並查詢到了一種改良提取骨骼DNA的方法和石蠟包埋組織的DNA提取方法兩篇重要文獻。賈東濤結合兩種方法的優點,精心設計了檢驗方案。 20天后,送檢屍骨16個位點的基因型終於被成功擴增出來。屍骨與李某父母血樣的基因型符合親子關係。
也就是這次鑑定,使賈東濤開始迷上了陌生的“骨語”。他將此案的研究成果補充完善,撰寫成論文在2007年1月份的《中國法醫學》雜誌上公開發表,引起國內法醫界轟動。同行們認為賈東濤用改良矽珠法,在全國首創了陳舊屍骨DNA檢測鑑定和ABO基因型方法,而有了這種鑑定方法,佘祥林案、趙作海案中被忽略的最關鍵、最難的DNA檢測,就不再成為問題。
在市公安局局長秦劍平和時任省公安廳廳長黃明的鼓勵之下,賈東濤牽頭負責、耗時4年的《陳舊屍骨DNA提取方法研究》課題完成。運用該方法,將陳舊骨骼、牙齒檢驗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2009年獲得公安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公安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法務部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DNA實驗室主任李莉一直認為,賈東濤是當之無愧的“國內陳舊屍骨鑑定第一人”。他的謙和、勤奮以及對同行的熱心程度,在國內法醫界罕見。
2005年7月8日,湖南冷水江市發生一起轟動三湘的命案,殺手兇殘與奸詐程度被媒體稱作“可挑戰人類想像力”。受害人劉湘峰遭錘打槍擊而慘死後,被肢解沉屍於兩縣市交界地帶的江中。數日後,兇手之一的唐某落網。在警方押他指認作案現場的途中,唐某脫逃,溺死江中。另一名兇手余某被抓獲後,本已全盤招供,但唐某溺死後,余某卻全盤翻供,當地警方破案受阻。
賈東濤賈東濤
只有找到被害人劉湘峰的屍身,才能完善證據鏈。為此,冷水江警方在酷暑中搜尋兩月,還通過省公安廳抽調數名專業潛水員,深入河底,反覆搜查,終於在資江畔的沙灘上獲得了一隻腳板和一隻斷手的屍骨,手、腳骨有明顯的刀砍傷痕。
這些屍骨是不是劉湘峰的呢?因屍骨浸泡在江水中太久,國內各大鑑定機構均無良策。經公安部推薦,南通警方DNA實驗室受理了這起特殊的屍骨檢測案。經過賈東濤等人反覆檢測,確認送檢屍骨正是劉湘峰的殘肢遺骨。訊息傳到湘中小城,飽受破案壓力煎熬的當地民警激動得流下眼淚。 2007年5月底,余某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
7年多來,賈東濤先後幫助北京、廣東、吉林等省市公安機關解決了400多起陳舊屍骨的屍源認定難題,其中有的屍骨被埋超過50年;有的疑犯一審已被判無罪,但賈東濤的辛勤工作使元兇終究無法遁形。南通公安DNA實驗室也成為全國刑事技術領域的金字招牌。從2006年起,全國各地的法醫同行紛紛慕名來通學習,公安部刑偵局也多次邀請賈東濤為全國各地的DNA實驗室負責人培訓,他均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做法,培養出一批陳舊屍骨鑑定能手和專家。
2010年12月,江西九江市公安局刑偵技術民警王炎打來電話,“一個好訊息要報告師父”,在一起國中女生被殺害案件中,他用賈東濤教授的方法成功作出鑑定,揪出殺人兇手,王炎因此被榮記個人二等功。每每聽到這樣的訊息,賈東濤總是欣喜不已。
2006年10月,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的李源潮稱讚南通刑警隊伍是全省“三創”(創業創新創優)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平安創建活動湧現的英雄群體,是全省公安系統的楷模。賈東濤無疑是這個英雄群體裡璀璨的一顆新星。
2001年8月,基於打擊犯罪的需要,南通市公安局決定建立DNA實驗室。 DNA檢驗技術是將法醫學與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在經歷了近二十年的發展後,已在刑事技術領域占據舉足輕重的作用。當時,醫學知識深厚、作風踏實又有闖勁、年僅27歲的賈東濤,被領導一眼相中。
年輕的賈東濤沒有讓組織和領導失望。那一段時間,賈東濤把DNA實驗室變成為通宵亮燈的工作室兼臥室。 DNA實驗室儀器都是些進口設備。為了讓這些“寶貝”聽話好用,他一手捧著幾斤重的全英文操作說明,一手捧著英漢詞典,逐字逐句地學習,幾遍、十幾遍、幾十遍之後,終於做到了對儀器的每項性能爛熟於心,操作起來得心應手。在採用免疫學方法做常規血型檢驗時,需要用新鮮血液做指示血樣。深更半夜一時難以找到新鮮血,他就抽自己的血,前後抽了30多次,瘦弱的身體只剩50多公斤。
2004年,成功偵破啟東“5·19”殺人焚屍案,是賈東濤的“成名作”。犯罪嫌疑人殺人後將現場用汽油焚燒,現場又被周圍民眾和消防人員救火時踐踏。勘察人員幾經搜尋,只在現場找到一雙可能被嫌疑人穿過的藍色塑膠拖鞋,拖鞋底部留有受害人的一滴血。這雙拖鞋是唯一可能留下犯罪分子人體信息的物品。“只要穿過,就會留下痕跡。”賈東濤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幾個月,成功提取到鞋內可能沾有的人體脫落細胞,做出了三個人以上DNA混合圖譜。經過比對,嫌疑人現形。命案隨之告破。公安部副部長張新楓、公安部刑偵局局長何挺、公安部DNA專家組副組長鬍蘭教授特意聽取匯報,紛紛表示讚賞。
賈東濤賈東濤
2010年9月,在賈東濤團隊的努力下,南通市公安局刑事科技研究所申請認可的14類檢測對象30個項目順利通過了國家專家組的現場評審,標誌著南通刑偵出具的鑑定文書將得到全球68個經濟體的承認,大大提升了南通刑事科學技術的管理水平和社會公信力。

獲獎情況

1·2008年被公安部榮記個人一等功的青年刑警。
2·國務院命名表彰的“特別能戰鬥刑警隊”。
3·2009年獲得公安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4·江蘇省公安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7年9月,獲得全國公安百佳刑警。

主要論文

2011年4月,賈東濤應邀登上被譽為“司法鑑定最高殿堂”的法務部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報告廳講台,為全國近百位專家、學者做了長達4個多小時的《陳舊屍骨的鑑定方法》學術講座。
“骨語”撰寫成論文在2007年1月份的《中國法醫學》雜誌上公開發表,引起國內法醫界轟動。
賈東濤賈東濤
在市公安局局長秦劍平和時任省公安廳廳長黃明的鼓勵之下,賈東濤牽頭負責、耗時4年的《陳舊屍骨DNA提取方法研究》課題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