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探春正冊判詞

這一首是寫賈探春的。

正冊判詞,注釋,鑑賞,

正冊判詞

(畫: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逢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注釋

這一首是寫賈探春的。
1.自——本。精明,程已本誤作“清明”,與第三句頭兩個字重複。小說中說“探春精細處不讓鳳姐”(第五十五回),又寫她想有一番作為。
2.“生逢”句——說探春終於志向未遂,才能無從施展,是因為這個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緣故。脂批:“感嘆句,自寓。”意思是說有作者身世感慨在。
3.“清明”二句——清明節江邊涕淚相送,當是說家人送探春出海遠嫁。冊子上所畫的船中女子即探春。原稿大概有一段描寫送別悲切的文字,現在所見後四十回續書中沒有這個情節而且把“涕送”改為“涕泣”,一字之差,把送別改為望家了。畫中的放風箏是象徵有去無回,所謂“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第二十二回探春所制燈迷—— 風箏。)所以 ,放風箏的“放”不是“放起來”而是“放走”的意思,小說特地描寫過放走風箏(說是放走病根兒)的情節,則畫中放走風箏的“兩個人”,當就是後來遣探春遠嫁的設謀者,但不能落實,有可能是對投向王夫人懷抱、不承認自己生母的探春懷恨記仇的趙姨娘和賈環。“千里東風一夢遙”,也是說天長路遠,夢魂難度,不能與家人相見,與我們現在讀到的探春嫁後又回娘家探親不同(因此以曹雪芹原稿意思很有可能是探春遠嫁海外而絕非程高本的普通和藩)。

鑑賞


參見《紅樓夢曲·分骨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