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導論

資本市場導論

通過描述關鍵金融產品、金融市場的運作、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及其總體目標,安德魯·M·奇澤姆對全球資本市場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同時本書涵蓋了股票和債券以及主要的衍生金融工具,解釋了利率和股票互換、金融期貨、股票期權、貨幣期權、利率期權等的套用。本書最後還提供了一個內容廣泛的金融術語表、準確地解釋了很多在金融市場使用的“ 行話”。

基本介紹

  • 書名:資本市場導論
  • 作者:奇澤姆
  • 譯者:裘益政,李玲玲,陳瓊瓊
  • ISBN:9787508610528
  • 頁數:389
  • 定價:¥65.00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經濟理論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清晰、全面,有很多實踐例子和案例分析。本書對現代國際資本主義市場和在金融行業使用的關鍵金融產品和技術,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指南。”
——喬治·馬斯文森爵士,蘇格蘭皇家銀行董事長

內容簡介

通過描述關鍵金融產品、金融市場的運作、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及其總體目標,安德魯·M·奇澤姆對全球資本市場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同時本書涵蓋了股票和債券以及主要的衍生金融工具,解釋了利率和股票互換、金融期貨、股票期權、貨幣期權、利率期權等的套用。本書最後還提供了一個內容廣泛的金融術語表、準確地解釋了很多在金融市場使用的“ 行話”。
基於作者在金融領域擔任培訓師多年的實踐經驗,本書特別適合於那些正在進入或者準備進入投資銀行或資產管理公司工作的人;同時對於那些已經進入該行業工作並尋求展其知識基礎的職業人員,友書也是不可名得的參考工具。

作者簡介

安德魯·M·奇澤姆,摩根大通銀行歐洲職業發展部前總裁。自1984年以來,一直從事金融市場的項目設計、開發和培訓工作。他曾與很多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合作,對交易者、行銷人員、風險管理人員、分析師、基金經理以及經營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目錄

1 緒論:市場環境
1.1 金融中介和風險
1.2 歐洲市場
1.3 當代投行業務
1.4 關於本書
2 貨幣市場
2.1 本章概覽
2.2 國內貨幣市場
2.3 美國國內貨幣市場
2.4 歐洲貨幣市場
2.5 英國貨幣市場
2.6 日本銀行
2.7 短期國庫券
2.8 貼現短期國庫券
2.9 美國商業票據
2.10 美國商業票據的信用風險
2.11 銀行承兌匯票
2.12 歐洲貨幣市場
2.13 歐洲貨幣貸款和存款
2.14 歐洲貨幣利率行情
2.15 歐洲貨幣存托憑證
2.16 歐洲貨幣存托憑證的到期收益率
2.17 歐洲商業票據
2.18 回購與反向回購
2.19 回購:案例分析
2.20 回購的其他特點
2.21 本章小結
3 外匯市場
3.1 本章概覽
3.2 市場結構
3.3 外匯交易員和經紀人
3.4 即期外匯交易
3.5 英鎊和歐元行情
3.6 即期匯率的影響因素
3.7 即期外匯交易
3.8 持有即期頭寸
3.9 外匯風險控制
3.10 套算匯率
3.11 純遠期外匯交易
3.12 遠期外匯保值:案例分析
3.13 遠期外匯公式
3.14 外匯或遠期互換
3.15 外匯互換行情
3.16 理解遠期點數
3.17 本章小結
4 債券市場
4.1 本章概覽
4.2 政府債券市場
4.3 政治風險
4.4 美國政府債券
4.5 美國國庫券行情
4.6 美國國債離拆單售本息票(strips)
4.7 債券的定價
4.8 帶息債券的定價:具體例子
4.9 更加詳細的債券定價:美國國債
4.10 債券收益率
4.11 再投資假設
4.12 一年付息和半年付息債券的收益率
4.13 英國政府債券
4.14 公司債券
4.15 信用衍生工具
4.16 信用等級
4.17 公司債券的其他特性
4.18 證券化
4.19 歐洲債券
4.20 歐洲債券的發行定價
4.21 本章小結
附錄:其他主要政府債券市場
5 債券價格的敏感性
5.1 本章概覽
5.2 債券市場的定律
5.3 其他影響價格敏感性的因素
5.4 麥考雷平均期限
5.5 計算麥考雷平均期限
5.6 零息債券的平均期限
5.7 計算修正平均期限
5.8 一個基點的價格值
5.9 凸度
5.10 凸度的計量
5.11 凸度的表現
5.12 投資組合平均期限
5.13 貢獻式戰略
5.14 免疫戰略
5.15 平均期限基礎上的套期保值
5.16 凸度對於平均期限套期保值的影響
5.17 本章小結
6 收益率曲線
6.1 本章概覽
6.2 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
6.3 複利期間
6.4 收益率曲線
6.5 關於收益率曲線的理論
6.6 收益率曲線和信用風險
6.7 零息或即期利率
6.8 疊代法
6.9 與票面利率的關係
6.10 運用即期利率的債券定價
6.11 遠期利率
6.12 貼現係數
6.13 本章小結
7 股票市場
7.1 本章概覽
7.2 債務和股權
7.3 股權的其他特徵
7.4 混合型證券
7.5 機構投資者
7.6 股權投資類型
7.7 有效市場
7.8 對沖基金
7.9 初級市場
7.10 增發
7.11 配股:一個例子
7.12 其它新股發行
7.13 倫敦股票交易所
7.14 股票交易所交易系統
7.15 紐約股票交易所
7.16 存托憑證
7.17 股票借貸
7.18 投資組合交易
7.19 本章小結
附錄:股票市場統計
8 股票分析和估價
8.1 本章概覽
8.2 估價原則
8.3 主要的財務報表
8.4 資產負債表恆等式
8.5 利潤表
8.6 英國食品零售業:案例研究
8.7 資產負債表
8.8 負債
8.9 所有者權益
8.10 利潤表
8.11 每股收益
8.12 每股股利
8.13 會計比率
8.14 流動性比率
8.15 盈利能力比率
8.16 資產報酬率的構成
8.17 槓桿比率
8.18 投資者比率和估價
8.19 Tesco和Sainsbury的投資者比率
8.20 套用估價比率
8.21 其它估價比率
8.22 本章小結
9 股票估價的現金流模型
9.1 本章概覽
9.2 基本的股利折現模型
9.3 固定股利增長模型
9.4 股票內含報酬率
9.5 要求的報酬率和股利收益率
9.6 市盈率
9.7 分階段股利折現模型
9.8 兩階段模型:一個例子
9.9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9.10 BETA(貝塔係數)
9.11 市場報酬率和風險溢價
9.12 股票風險溢價的爭論
9.13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和投資組合理論
9.14 自由現金流量估價
9.15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9.16 剩餘價值
9.17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和槓桿
9.18 恆定的資產報酬率:案例研究
9.19 資產的β係數
9.20 公司價值和槓桿
9.21 本章小結
10 利率遠期與期貨
10.1 本章概覽
10.2 遠期利率協定
10.3 遠期利率協定的套用:案例研究
10.4 總計借款成本
10.5 遠期利率協定支付子交易
10.6 遠期利率協定市場行情
10.7 遠期利率
10.8 公平遠期利率
10.9 金融期貨
10.10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歐洲美元期貨
10.11 歐洲美元期貨行情
10.12 交易歐洲美元期貨:案例研究
10.13 期貨保證金
10.14 保證金的例子:歐洲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期貨
10.15 利率期貨套期保值:案例研究
10.16 期貨剝息
10.17 遠期利率協定和期貨的比較
10.18 本章小結
附錄:衍生產品市場的統計數據
11 債券期貨
11.1 本章概覽
11.2 定義
11.3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國長期國債期貨
11.4 發票額
11.5 轉換因子
11.6 長期金邊債券與歐洲德國政府債券期貨
11.7 遠期債券價格
11.8 持有成本
11.9 隱含回購利率
11.10 最便宜交割債券
11.11 最便宜交割債券計算:舉例
11.12 賣方期權
11.13 最便宜交割債券性質
11.14 債券期貨套期保值
11.15 基差風險
11.16 非最便宜交割債券套期保值
11.17 債券期貨的其他用途
11.18 本章小結
12 利率互換
12.1 本章概覽
12.2 互換定義
12.3 基本的利率互換
12.4 互換:現貨加遠期交易
12.5 典型的互換套用
12.6 利率互換:具體案例研究
12.7 標準互換條款
12.8 比較優勢
12.9 計算全部利得
12.10 互換行情
12.11 信貸價差
12.12 互換價差的決定因素
12.13 用國債對互換保值
12.14 交叉貨幣互換
12.15 本章小結
附錄:互換變數
13 利率互換估價
13.1 本章概覽
13.2 契約開始時的互換估價
13.3 互換要素估價
13.4 互換重新估價
13.5 支付日之間的重新估價
13.6 遠期利率方法
13.7 使用遠期利率對互換重新估價
13.8 遠期利率方法中的變數
13.9 互換利率與LIBOR利率
13.10 近似的互換重估價方法
13.11 遠期利率協定,期貨和互換利率
13.12 從期貨定價互換:案例研究
13.13 互換保值
13.14 本章小結
14 股權指數期貨與互換
14.1 本章概覽
14.2 指數期貨
14.3 初始和變動保證金
14.4 交割結算價格
14.5 保證金與經紀人費用安排
14.6 利用指數期貨保值:案例研究
14.7 保值效率
14.8 指數期貨的其他用途
14.9 股權遠期契約定價
14.10 指數期貨公平價值
14.11 基差
14.12 指數套利交易
14.13 套利桌管理
14.14 指數期貨的特點
14.15 單一股票期貨
14.16 股票互換
14.17 股權指數互換:案例研究
14.18 控制股票互換的風險
14.19 在現貨市場上對互換保值
14.20 結構化股票互換
14.21 股票互換對投資者的利益
14.22 本章小結
15 期權基礎
15.1 本章概覽
15.2 定義
15.3 期權類型
15.4 基本期權交易策略
15.5 購買看漲期權:到期收益曲線
15.6 與現貨頭寸的比較
15.7 出售看漲期權:到期收益曲線
15.8 購買看跌期權:到期收益曲線
15.9 與做空股票的對比
15.10 出售看跌期權:到期收益曲線
15.11 小結:內在價值與時間價值
15.12 生活中的股票期權
15.13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股票期權
15.14 FT-SE 100指數期權
15.15 提前執行
15.16 標準普爾指數期權
15.17 本章小結
附錄:奇異的期權
16 期權估價模型
16.1 本章概覽
16.2 基礎原則
16.3 歐式期權
16.4 提前執行
16.5 期權平價原則
16.6 合成遠期和期貨頭寸
16.7 期權平價公式與美式期權
16.8 二元樹
16.9 對二元樹的擴展
16.10 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
16.11 有股利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
16.12 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假設
16.13 本章小結
附錄:測量歷史波動性
17 期權估價與風險
17.1 本章概覽
17.2 內在價值與時間價值
17.3 即期價格與期權價值
17.4 時間價值性質
17.5 波動性
17.6 德爾塔(Δ或δ)
17.7 德爾塔性質
17.8 作為保值比率的德爾塔
17.9 伽瑪(Γ或者γ)
17.10 重新調整德爾塔保值
17.11 德爾塔和伽瑪性質
17.12 西爾塔(θ)
17.13 維加(Vega)
17.14 ρ比率
17.15 本章小結
附錄:德爾塔與伽瑪保值
18 期權策略
18.1 本章概覽
18.2 運用看跌期權保值
18.3 來自保護性賣權的盈利
18.4 有準備的看漲期權發行
18.5 雙限期權
18.6 零成本的雙限期權
18.7 牛市差價
18.8 熊市差價
18.9 比率分散看跌期權
18.10 日期分散或時間分散
18.11 再談波動性
18.12 波動性交易:案例分析
18.13 當前的盈利線
18.14 從做空跨式期權中獲取的利潤
18.15 其他波動性交易
18.16 本章小結
19 貨幣與利率期權
19.1 本章概覽
19.2 貨幣期權
19.3 外匯(FX)的套期保值:案例學習
19.4 貨幣期權定價
19.5 利率期權
19.6 交易所交易的利率期權
19.7 歐洲美元期權
19.8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的歐洲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期權
19.9 上限期權,下限期權和雙限期權
19.10 利率上限期權:案例學習
19.11 上限期權和下限期權的定價
19.12 個別上限期權的估價:例子
19.13 下限期權的估價
19.14 互換期權
19.15 互換期權的估價
19.16 利率策略
19.17 本章小結
致謝
金融術語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