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推進特殊教育發展行動計畫

貴陽市推進特殊教育發展行動計畫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教育部等部門特殊教育提升計畫(2014—2016年)的通知》(國辦發〔2014〕1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貴州省特殊教育提升計畫實施方案(2014—2016年)〉的通知》(黔府辦函〔2014〕9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16年,全面推進全納教育,使每一個殘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學段銜接、普職融通、醫教結合的特殊教育體系;努力形成學前、義務教育、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協調發展,視障、聽障、智障三類教育相互銜接、全面覆蓋的特殊教育格局;繼續探索自閉症適齡兒童教育的有效途徑;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各方參與的工作思路,健全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社會力量支持的特殊教育服務保障機制;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健全特殊教育教師培訓培養及管理制度,進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辦學條件、教學水平、教育質量。
(二)年度目標
在2014年的基礎上,2015年,視力、聽力、智力三類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86%;特殊教育學校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標準達5000元以上;實現30萬以上人口區(市、縣)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在市縣兩級特殊教育學校加掛“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牌子,建立“特殊教育教師發展實訓基地”;鼓勵特殊教育學校開設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啟動醫教結合、送教上門、逐步推進全納教育。
2016年,視力、聽力、智力三類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1%;特殊教育學校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標準達6000元以上;按照特殊教育師生比,聾校1∶2.5至5.5,盲校1∶2至4,啟智校1∶2至3.5配足配齊教師;試點開設市級自閉症特殊教育班,建立“貴陽市殘疾青少年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二、重點任務
(一)學前教育。將三類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納入特殊教育工作發展規劃,扶持和鼓勵有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開辦學前教育部(班),兒童福利機構增設特殊教育幼稚園或班,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殘疾兒童學前機構,支持普通幼稚園招收殘疾兒童入園,積極探索開展0至3歲殘疾兒童早期干預、早期教育和康復訓練途徑。
(二)義務教育。整合教育、衛生計生、殘聯、社區等方面資源,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建立以普通學校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送教上門、社區教育或遠程教育為補充的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體系。鼓勵支持在殘疾兒童少年相對集中的中國小設立特教班,在兒童福利院建立孤殘兒童特殊教育學校。將隨班就讀、特教班和送教上門的學生全部納入中國小學籍系統管理。
(三)高中階段教育。開展聽障、視障學生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學段銜接,開展智障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發揮市優質職業教育集團、職教“名師工作室”資源優勢,為特殊教育學校提供教育實訓場所。
(四)高等教育。逐步健全殘疾人高等教育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市級高等院校在相關專業中開設特殊教育課程,招收符合錄取標準的殘疾考生,並為其提供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繼續教育、研究生教育服務,滿足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需求。
(五)職業培訓。依託有關院校、企業或相關培訓機構開展針對殘疾人的就業技能、崗位技能提升和創業培訓。加強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狀況實名制動態管理。各級人力資源市場為殘疾人提供免費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服務。
三、工作措施
(一)推進特殊教育資源整合
1.鼓勵和支持現有特殊教育學校擴大招生規模、增加招生類別和完善辦學體制。
2.支持各特殊教育學校開設學前班,建立殘疾兒童少年體育運動、康復訓練、早期技能培訓教育示範點。
3.合理布局全市特殊教育資源。市盲聾啞學校主要招收視障和聽障兒童少年;雲岩區、南明區、烏當區、白雲區和花溪區等特殊教育學校以招收智障學生為主;息烽縣、開陽縣、修文縣和清鎮市等特殊教育學校招收聽障和智障兒童少年。
4.以市盲聾啞學校、雲岩區惠智學校為依託,成立市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為開展全市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等工作提供支持;建立縣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為區域內的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等提供支持。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市殘聯、市衛生計生委、市體育局)
(二)加快特殊教育學校基礎建設
1.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專業齊備、全面統籌”的工作思路,做好特殊教育學校建設規劃。完成貴陽市盲聾啞學校整體遷建工作,建立貴陽市市級“特殊教育教師發展實訓基地”。
2.針對自閉症兒童少年的教育需求,探索在特殊教育學校試點開設自閉症教育班。
3.嚴格按照《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加快殘疾學生學習生活的專用設施和無障礙設施建設。逐步在承擔隨班就讀殘疾學生較多的普通學校建設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為殘疾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
4.加快推進特殊教育信息化進程,建設全市特殊教育資源信息中心,強化特殊教育信息化軟硬體建設,提高全市特殊教育學校信息化套用水平。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市殘聯)
(三)強化醫教結合工作
1.2015年啟動“醫教結合”實驗項目,市衛生計生委指定醫療機構對市盲聾啞學校和雲岩區惠智學校進行專業指導,掛牌成立“貴陽市特殊教育醫教結合服務中心”,開展醫教結合工作,為殘疾人提供教育、康復訓練、技能培訓等服務。
2.編制適合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等不同年齡階段視障、聽障、智障、自閉症等不同殘疾類型學生髮展需求的相關康複課程指南。
3.特殊教育學校要在核定的編制範圍內,按照相關要求合理配備專(兼)職康復教師、校醫,添置康復相關設備器材,負責殘疾學生的康復訓練,保障康復工作的開展。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編委辦、市殘聯)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合理核定編制,配齊配足教師,嚴禁擠占、挪用和截留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配齊特殊教育專乾、教研員隊伍,加強特殊教育科研隊伍建設。
2.加強全市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建立特殊教育“三名工作室”(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選拔特殊教育骨幹教師組建市特教資源中心教育輔導團隊,培養一批特殊教育學校骨幹校長、教師和隨班就讀教師,完成特殊教育教師全員輪訓。定期開展“貴陽市特殊教育教師基本功大賽”,試行特教持證上崗制度。
3.關心特殊教育教師,在評優選先、職稱評定、“三名工程”等方面給予特教學校和特教教師政策傾斜,制定全市特殊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條件,將兒童福利機構特教班教師、各殘疾人康復教育機構特教教師職務(職稱)評聘工作納入教師職務(職稱)評聘範圍。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編委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殘聯、各區〔市、縣〕人民政府)
(五)深化特殊教育改革
1.鼓勵特殊教育學校開發校本課程,加強教育科研工作,由市教科所牽頭組織開展各類課題研究,構建以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編制特殊教育教學常規指南。
2.制定隨班就讀教師、送教上門指導教師和康復訓練人員等的崗位要求和條件。定期組織開展市級特殊教育公開課、交流課、展示課、優質課評比,開展教學論文(教學案例)評選活動。
3.各特殊教育學校與普通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指導特殊兒童與正常學生接觸、交往。依託“家校聯合”的教育方式,讓家長參與到教育中來,積極開發社區資源,與有關專業人士密切聯繫,形成學校、家庭和社區的立體化教育格局。
4.探索“隨班就讀”學生學籍由特殊教育學校管理,成績由普校和特校聯合評價,生均公用經費按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執行。
5.探索在貴陽職業技術學院、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和貴陽學院等院校開設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支持特殊教育學校與職業技術院校等高職院校探索“3+2”聯合辦學模式。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殘聯、各區〔市、縣〕人民政府)
(六)加大財政投入
1.將特殊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全面落實國家特殊教育經費增長要求和特殊教育經費投入責任,保障落實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兒童福利機構和中職學校或高等院校特教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參照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執行,所需資金由各級財政承擔。教育、衛生計生行政管理部門要充分保障特殊教育科研和醫教結合經費。為送教教師和承擔“醫教結合”實驗的相關醫務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經費。探索對民辦特殊教育機構(學校)資助政策,逐步將其納入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區(市、縣)新建、改擴建特殊教育學校,可申請市級專項資金。
2.健全完善殘疾學生資助體系。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在“兩免一補”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補助範圍,免除家庭貧困學生住宿費,將具備開餐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逐步納入我市營養改善計畫地方試點;積極推進高中階段殘疾學生免費教育;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在校殘疾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中等職業學校一、二年級殘疾學生、特殊教育學校職業高中班(部)學生全面享受國家助學金。同時,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個人)資助殘疾學生。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殘聯、各區〔市、縣〕人民政府)
(七)開展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鑑定、評估服務
由專門醫療機構,對殘疾兒童進行醫學鑑定和健康評估,全面了解其殘疾類別與程度、體格生長發育、神經心理行為發育和社會適應能力狀況,為殘疾學生入學提供依據,讓各類(視障、聽障、智障)適合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進入普校“隨班就讀”。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衛生計生委、市殘聯、各區〔市、縣〕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規劃。區(市、縣)政府將落實國家和省特殊教育提升計畫作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實施民生工程任務的重要內容,明確責任,結合本地實際制訂特殊教育行動計畫實施方案。本著特教特辦、重點扶持的原則,統籌安排相關資金,合理配置特殊教育和康復資源,切實解決制約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問題。進一步強化特殊教育保障條件,在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方面對特殊教育給予更多傾斜,全面提升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二)切實履行職責。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採取有力措施,抓實關鍵環節,加大統籌力度,加強檢查督促,充分發揮各級殘疾人工作委員會作用,切實推動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各級各部門要主動作為,加強協作,履職盡責,確保各項任務得到落實。全社會要牢固樹立全納教育理念,倡導和完善積極的社會功能理念,保障殘疾人的權益,通過齊抓共管,不斷提高殘疾學生融入社會和終身發展的能力,共同推進特殊教育持續發展。
(三)加強督導考核。擬訂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畫的工作時間表和線路圖,成立專項督查小組,定期組織開展《貴陽市推進特殊教育發展行動計畫》實施情況專項督查,確保各項舉措落到實處並取得實效。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將把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計畫實施內容納入縣級黨政主要領導教育工作督導考核指標體系進行考核。接受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驗收的區(市、縣),其三類殘疾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必須達到國家標準。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不達標的區(市、縣),不得申報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