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石林

貴州石林

貴州石林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思南石林,一個是修文石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貴州石林
  • 外文名稱:Should's ancestral hall
  • 地理位置:貴州
  • 著名景點:貴州石林
思南石林,景區介紹,旅遊價值,科學價值,修文石林,景區介紹,特點,

思南石林

景區介紹

思南石林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思南縣長壩景區和荊竹園景區,石林出露面積分別為4.9平方公里、2.3 平方公里。兩片石林隔江相望,地表水沿可溶性碳酸鹽岩的裂隙進行溶蝕和侵蝕,形成叢林狀蝕余殘留體,石林間有很深的石溝。長壩石林是地球上同緯度地區迄今發現的發育最好、生態保持最佳、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積最大的極具科普性和觀賞性的連片喀斯特石林。 空間上連片分布,類型眾多,包含了石芽發育從幼年到青年到老年的各種形態,有針狀石林、劍狀石林、塔狀石林、柱狀石林、城堡狀石林。 面積約4.9平方公里,是貴州省最大的天然石林景觀。長壩石林既具有科學考察研究的價值,又能在形態上給人以視覺的衝擊,是集科學和美學於一體的喀斯特地貌景觀。
長壩石林長壩石林

旅遊價值

景區怪石磷殉,多姿多態。遠觀,有石林與樹林的片狀分布,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近看,有伏虎石、三仙迎客、四大金剛、雄鷹對峙、皓翁戲童、八陣圖石、鬼臉石、群英會、大象石等眾多惟妙惟肖的象形景觀,似行雲流水,栩栩如生,美不勝收。長壩石林具備了其他石林所具備的所有類型,形態變化豐富,石林與樹林在空間上連片分布,與原野 、田地、民居和原始森林渾然一體。石林、灌木林、竹林、莊稼、民居交相輝映,人與自然之間、動植物之間和諧相處,構成了最和諧的生態環境。
石林綿延3個丘陵,奇峰異石造型各異,錯落有致。其間青松翠竹,石林松林構成天然美景。步行其間,但見山石嶙峋,峰迴路轉,小中見大、大中見巧、巧中見奇、奇中見幽,展示了精緻山水的無邊風月,令人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
站在蓊鬱蔥蘢的山巔鳥瞰,溶蝕的原野、窪地,針狀、劍狀、塔狀、柱狀和城堡狀的石林星羅棋布,姿態萬千。整座石林,高低粗細,疏密有致,青松翠竹,點綴其間,濃淡相宜,一條灌渠穿林而過,渠水清澈見底,山石倒影,層次分明,猶如一幀水墨潑出的風景畫。穿梭林中,目不暇接,三十多米高的直插天空,狀如削枝的斑駁古松,低如十來米的,形象破土竹筍,敦實的魁偉似將軍,慈祥的貌似老人,有的酷如熊貓,調皮的好似猴兒。艷陽高照,竹影婆娑,百鳥啁啾,真乃千姿百態的藝苑珍品,讓人神往。
石林秋景石林秋景

科學價值

長壩石林是地球上同緯度地區迄今發現的發育最好、生態保持最佳、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積最大的極具科普性和觀賞性的連片喀斯特石林,是集科學和美學於一體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屬於典型的溶窪地邊坡型石林。250萬年以前,隨著海相沉積結束、漫長的地殼抬升和水流侵蝕,埋藏的石芽破土而出,最終生長成奇秀絕妙的地質景觀。長壩石林包含了石芽發育從幼年到青年到老年的各種形態(針狀、劍狀、塔狀、柱狀、城堡狀),因此被專家稱為天然的地質生態博物館,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大象石大象石

修文石林

景區介紹

修文石林(又稱回水石林)位於修文縣大石布依族鄉回水村,距修文縣城44公里,距貴陽83公里。石林風景區,山川秀麗,景色宜人。整個景區包括石林、石筍、蘭蛇和回水四個部分,總面積六千餘畝。石林位於東南面斜坡上,面積一千餘畝。按石林形態可劃分為天生橋林、劍林、迷宮林、蟒林、鯨屏林和紙洞林等六片。石林 石柱一般高一、二十米,最高可達三十米,大多數石柱上生長有天然常綠植物。整個景區怪石嶙峋,姿態萬千,神奇險峻,景色奇觀,引人入勝。景區內眾多奇峰怪石拔地而起,似劍如戟,破土直刺蒼穹,“夫妻吻”、“陽明布道”、“美發仙子”、“駱駝石”、“臥獅石”、“一線天”等栩栩如生,特別是“鴛鴦石”形似一對鴛鴦,嘴、頭、頸、尾、身分明,兩眼對視,緊緊擁抱,位置恰到好處。石峰最高達30餘米,又有地峽石罅幽深曲折。因綠樹古藤、蟠枝虬根常年攀附石峰,使石林平添了幾許柔情,獲得了"綠色"石林的美譽。又因它造型迥異的石形而贏得了"生態動物園"的美名。
修文綠色石林修文綠色石林

特點

一是具有綠色植物的的特點。石林的大多數石柱上生長有天然常綠植物,形成一個個大型天然盆景園。不少石柱上還有古藤纏繞,故稱綠色石林。
二是具有擬態動物公園的特點。不少石柱形態似人似獸,形態逼真,引人入勝。可稱之為一個大型的擬態動物園或大型的天然奇石園。
三是具有林洞結合的特點。石林內多處有溶洞、溶溝、迷宮深入其中,將給人以幽靜神秘之感。
四是具有林泉結合的特點。石林內多處有泉、有井、有龍洞。泉水水質優良,清新可口。靠石林南邊邊緣有一龍洞,不僅可供遊客清新可口的涼水,而且洞內有眼已退化而色白的盲魚,常於夜間游出洞外嬉戲,奇妙無窮。
五是具有林湖結合的特點。石林前是回水村寨,村寨前有一天然形成的水面二百多畝的回水湖。距石林只有二、三百米,湖水常年不乾。
六是在回水湖的西南角壩中,高聳著一巨大石筍。石筍高七十餘米,石筍中部有一溶洞,可容納二、三十人。洞內歷年供奉有觀音佛像,可容納二、三十人。石筍頂上長滿天然常綠灌蕎植物,遊客登頂可覽石林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