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草業研究所

貴州省草業研究所

貴州省草業研究所是國內草業界有一定綜合實力和發展較快的科研單位之一。始建於1956年,前身為“貴州省麻類科學研究所”,1984年加掛“貴州省牧草科學研究所”,1998年12月更名為“貴州省草業科學研究所”,2001年10月撤銷“貴州省麻類科學研究所”,保留“貴州省草業科學研究所”,2004年9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貴州省省屬科研機構調整重組方案》我所更名為“貴州省草業研究所”,隸屬於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屬公益型科研機構。地處貴州省黔南獨山縣城內,距貴陽190公里,黔桂鐵路、貴新高等級公路橫貫縣城,交通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草業研究所
  • 外文名:Guizhou Institute of prataculture
  • 總部地址:貴陽市花溪區農科院內
  • 機構地位:省級研究機構
  • 成立時間:1956年
  • 最終目標:依靠科技、服務三農
三大體系,主攻方向,獲獎方面,

三大體系

貴州草業研究所內建立了研究管理開發三大體系。研究機構設有飼草飼料研究室、資源育種研究室、草地生態園林研究室。管理機構設定有科研管理科、行政辦公室、組織人事科、財務科。開發體系:貴州陽光草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現有在職職工84人。其中高級職稱10人,中級職稱11人,碩士研究生1人,在職研究生學歷2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人,在讀碩士研究生5人,大學本科學歷22人,大學專科學歷15人。全所占有土地46公頃(其中耕地23.7公頃,科研試驗地5.7公頃,現有專用設備230多台(件),房屋建築面積17795平方米),固定資產投資總值475萬元,現有館藏圖書30000多冊,報刊雜誌250種。

主攻方向

貴州省草業研究所以飼草飼料產業化生產技術和園林生態建設為主攻方向,從事草種資源研究,優質高產高效牧草、草坪草育種技術研究與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草山草坡保護、改良及配套利用技術研究;水土保持及石漠化治理,牧草種子產業化技術體系和種子質量檢測檢疫;草業科技諮詢;國外草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與示範推廣等研究。現任所長唐成斌研究員是貴州大學特聘碩士生導師。

獲獎方面

“十五”以來共承擔全國、貴州省和國際合作科研任務48項,獲獎成果26項。發表研究論文213篇。其中:省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省農業廳科學技術進步獎9項,省農業豐收獎13項;選育牧草新品種3個:黔草1號(國家牧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黔草2號(貴州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黔引普那菊苣(貴州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業務範圍涉及牧草飼用、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治理、草坪卷生產新品種選育、草業機械、花卉種苗、草種銷售等諸多領域。研究所以基礎和套用研究為主,廣泛開展草業科技社會化服務工作,著重解決草業生產中的重要技術問題。面向城鎮農村,推廣成果面積累計10多萬畝,開發創收從2000年的31萬元增長到2004年的116萬元,增長36.5%。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貴州省草業所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建設和發展,立足草業科研、服務貴州三農。為草產業科學技術發展與草業體系建設提供理論依據。與紐西蘭、日本草業研究中心等國際機構和科學基金會相互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