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王溝中學

豐縣王溝中學

豐縣王溝中學,1957年建校,位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王溝鎮,占地面積58624平方米,現有54個教學班,在校生近4000人。學校堅持“質量強校、特色立校、科研興校”的辦學思路,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治校”的教育思想,不斷最佳化育人環境,廣泛更新教育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使學校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和“教育教學質量進步獎”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縣王溝中學
  • 校訓:質量強校、特色立校、科研興校
  • 創辦時間:1957年
  • 班級數量:54
  • 學生數量:4000
師資力量,辦學規模,所授榮譽,

師資力量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教育質量提高最重要的保障。為了建設一支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跨世紀的教師隊伍,學校制訂並健全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努力打造出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
一方面,學校強化領導的示範帶頭作用,要求領導在各項工作中必須走在教師的前頭,成為領路人。堅持“一手硬一手軟”的管理策略,學校形成了教師相互學習、積極進取的氛圍。為提高廣大教師的業務素質,學校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實施“青藍工程”和 “五四杯”教育教學能力比賽活動,並支持廣大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和比賽,先後有50多位教師獲市、縣優質課獎勵。
另一方面,學校實施“科研興校”戰略,使教師實現了由“教書匠”向“科研性”的轉化。學校先後榮獲縣教育局表彰的“素質教育案例競賽組織獎”、“新世紀園丁教育教學論文競賽組織獎”、“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縣讀書徵文大賽組織獎”和“縣‘五四杯’教育教學論文大賽組織獎”等獎勵。有100多教師的論文在國家、省、市等刊物上發表或獲獎。國家級課題《中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與重構》的子課題《中學生的情感體驗》的研究,在我校立項;市級課題《“五步自主探索”教學模式之“探索”》和縣級課題《中學地理教學中創新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有力地促進了我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豐縣王溝中學

辦學規模

按照課改“三結合”的要求,堅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彰顯亮點”的工作思路,積極穩妥、堅定不移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一是認真落實“先學後講課課練”的教學模式;二是認真研究和落實課堂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中要強調“五清晰”,在教輔資料上要強調“四精”;三是領導班子成員要深入課堂,實行領導聽課公示制,接受教師的監督;四是改革教師寫教案的方式和檢查辦法,實行教案、學案、練案一體化,並形成王中特色;五是加強集體備課,尤其是語數外的教學,並制訂強化語、數、外三科教學的措施等等。2002年學校高考本科上線超額完成縣局下達的高考指標。2003年高考我校成績突出,是全縣唯一一所超額完成縣局下達高考指標的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三、強化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學校的德育工作以學生管理為突破口,著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以學風促教風和校風的工作思路,首先分管校長、主任及全體班主任輪流值日。在嚴格管理的同時突出“情”字,年級主任、班主任、教師要情系學生:生活上多關心、愛護,體現親情;學習上多鼓勵、多指導,體現師情;心理上多疏導、多交流,體現友情。
其次加強德育工作,豐富校園生活。拔河比賽、冬季越野長跑比賽、“國慶”徵文比賽、手抄報比賽、演講比賽、法制報告會等傳統活動的舉行,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同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縣高中學生辯論賽、縣第二屆高中生作文競賽、以及“黨在我心中”知識競賽均獲得組織獎。
再次學校堅持“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進一步加大實施“希望工程”的力度,決不讓每一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近年來學校為200多位品學兼優的學生髮放了獎學金和資金近10萬餘元。

所授榮譽

學校先後榮獲縣委、縣政府表彰的“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勤工儉學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為改變落後的面貌,緊緊抓住危房改造和中國小布局調整的大好機遇,努力構建多元化投資渠道,加大學校的資金投入,不斷最佳化教育資源,使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現代化的步伐加快,一座現代化的農村完全中學拔地而起,並享譽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豐縣王溝中學走過了40多個春秋,近半個世紀的磨礪,我們相信,王溝中學將以新的面貌,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您走進王溝中學,起步,就與成功同步;您與王溝中學相約,也就是與未來相約,與成功相伴,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創王溝中學輝煌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