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壩鎮

豆壩鎮

豆壩鎮位於康縣城西南24公里處。東鄰岸門口鎮,南接店子鄉,西與武都區毗連,北靠碾壩鎮。面積105.78平方千米。人口6396人(2017)。鎮政府駐豆壩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豆壩鎮
  • 外文名稱:Douban Town
  • 別名:豆家壩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甘肅隴南市康縣
  • 下轄地區:豆壩村,林口村,馮盧村
  • 政府駐地:豆壩村
  • 電話區號:0939
  • 郵政區碼:746506
  • 地理位置:康縣城西南24公里處
  • 面積:105.78平方千米 
  • 人口:6396人(2017) 
  • 氣候條件:陰濕多雨
  • 著名景點馮盧村談家大院
  • 機場:隴南成州機場
  • 火車站:隴南站
  • 車牌代碼:甘K
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境域,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與經濟,交通,文教衛生,旅遊景點,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該鄉因為豆姓人先來此居住而得名“豆壩”,亦稱豆家壩。
建國前屬碾壩鄉轄地。
建國後設魚耀鄉,1955年改魚耀鄉為豆壩鄉。
1958年成立豆壩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豆壩鄉。
2015年撤銷豆壩鄉改為豆壩鎮。
現轄豆壩、元豐、栗子坪、林口、安何、大河、安山、長溝、馮盧、未石溝、周家溝、截埡、劉壩、李壩、楊李等15個村委會,50個自然村。

區劃詳情

截止2015年,豆壩鎮轄15個村委會,50個自然村。
村民委員會:豆壩、元豐、栗子坪、林口、安何、大河、安山、長溝、馮盧、未石溝、周家溝、截埡、劉壩、李壩、楊李。

地理境域

位置境域

豆壩鎮位於康縣城西南24公里處。東鄰岸門口鎮,南接店子鄉,西與武都區毗連,北靠碾壩鎮

地形地貌

地勢西高東低,中部形成一峽谷。豆壩河自西向東穿流境內25公里。境內最高海拔(大梁山)2390米,最低點(豆壩村)海拔1396米。

氣候

氣候陰濕多雨。年均降雨 量830毫米,年平均氣溫11℃,全年無 霜期177天。

自然與經濟

耕地面積1.43萬畝,其中川壩地僅占1.2%。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還有黃豆及少量洋芋、洋麥、蕎麥等。經濟作物有大麻、生漆、板栗、蜂蜜、花椒、當歸等。境內有森林面積4.4萬畝,占總面積的25.6%,設有縣屬豆壩林場。

交通

有縣級公路穿越境內,還有鄉村公路3條。

文教衛生

現有康縣豆壩鎮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國小2所(康縣劉壩國小,康縣馮盧國小)。幼稚園1所(康縣豆壩鎮英皇幼稚園)。衛生院1所,村醫療站15所。

旅遊景點

康縣談家大院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為典型的隴南南部四合院結構民居。風格古樸,裝飾精美。它也是甘肅省保存較少的穿斗式結構建築之一。
談家大院位於甘肅省康縣縣城西南約24公里的豆壩鄉栗子坪第五合作社。地表起伏相對較大,山勢陡峭,河谷狹窄,植被覆蓋良好,海拔1300多米。談家大院東臨王溝灣,南面隔河與倒角梁相望,西距豆壩鄉政府1.5公里,北靠廟梁山。大院整體坐北朝南,為一處一顆印式四合院民居,始建於清嘉慶年間,至解放初,存有正房、廂房、倒座、大門、照壁、遊廊、花園、池塘、馬圈、糧倉和圍牆等,組成獨立的院落。現存有正房、東西廂房、倒座、照壁、馬圈等建築和構築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