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鎮(山東省新泰市下轄鎮)

谷里鎮(山東省新泰市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谷里鎮位於新泰市西部,北依果都,南接石萊鎮,東鄰小協鎮劉杜鎮,西與張莊鎮柴汶河相望。面積94.8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谷里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華北
  • 政府駐地:北谷里
  • 電話區號:0538
  • 郵政區碼:271215
  • 面積:94.8平方千米 
  • 人口:47446人(2017) 
  • 氣候條件:四季分明
  • 著名景點龜山風景區
  • 車牌代碼:魯J
位置境域,人口民族,社會事業,行政區劃,基本介紹,特色農業,工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特色產業,歷史典故,文化旅遊,地圖信息,

位置境域

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山區、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北部平原占總面積三分之一。海拔200-400米。年均降水718毫米。土壤以黃土為主,次為沙土。資源主要有煤、長石、石英砂等。

人口民族

1999年末,全鎮49331人,其中回族等少數民族占10%。男女比例104:100。
2017年,47446人(2017)。

社會事業

1999年,國小33所,在校生9580人;國中2所,在校生350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50人,其中,高級技術職務30人,中級97人。鎮衛生院1處,村衛生室78處,合作醫療普及率100%。全鎮計畫生育率99.8%,人口自然增長率3.58‰。敬老院1處,收養老人16名。享受五保人口占應享受的100%。

行政區劃

春秋時,魯定公齊景公在此會盟,史稱“夾谷會盟”,後稱此地為谷里。鎮境,194)年為新泰縣谷里區。1955年屬新泰縣第五區。1958年屬宮裡公社。1981年為新泰市宮裡辦事處谷里鄉。1985年撤銷辦事處後,谷里鄉屬新泰市。1993年改鎮。鎮以機關駐地村得名。1999年,全鎮轄北谷里、南谷里、大新興、小新興、寶泉、大堯溝、小堯溝、銀河、徐家莊、山後村、東蒲、單家莊、南王、西蒲、泉子山、立莊、後麻峪、前麻峪、五龍、柘子溝、牛家棗林峪、於家棗林峪、白楊溝、桂花、華榮、店子、杏山峪、河東、前北佐、後北佐、岱家莊、華石橋、東南佐、西南佐、西朱、南朱、幸福莊、鮑家泉、東朱、東高平、西高平、北高平、高東、高西、高北、高南、胡家莊、老牛溝、大車峪、秦嶺、小徐莊等51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2001年合併後谷里鎮下轄村:北谷里村、高平南村、於家棗林峪村、南朱村、白楊溝村、徐家莊村、華石橋村、小新興村、銀河圈村、前麻峪村、岱家莊村、幸福莊村、東蒲村、高東村、大車峪村、西朱村、河東村、泉子山村、高西村、柘子溝村、大堯溝村、單家莊村、小徐莊村、後北佐村、牛家棗林峪村、桂花莊村、前北佐村、鮑家泉村、大新興村、北高平村、東朱村、華榮莊村、南王莊村、南谷里村、秦嶺村、東高平村、老牛溝村、東南佐村、寶泉村、小堯溝村、山後溝村、立莊村、西南佐村、胡家莊村、後麻峪村、西高平村、西蒲村、杏山峪村、高北村、店子村、五龍村

基本介紹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谷里鎮因夾谷會盟而史冊留名,龜山因孔子登臨而聲名鵲起。李白、韓愈等諸多文化名人在谷里留下大量詩詞歌賦。歷史古鎮谷里位於新泰市中部,自然面積98平方公里,轄51個行政村,總人口5.4萬人。轄區內煤、長石、鐵礦石、石英砂等儲量豐富;交通便利,津浦鐵路磁萊支線貫穿東西並設站,京滬高速公路、蒙館公路、牛石公路在鎮駐地交匯,鎮政府駐地距京滬高速公路入口2公里。谷里鎮近年來發展迅速,進入泰安經濟20強鄉鎮,2001年以來獲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泰安民營經濟納稅先進鄉鎮、泰安文明信用鄉鎮等各種榮譽100多項。

特色農業

谷里鎮突出三農地位,在穩定傳統農業的基礎上,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力發展桑蠶、食用菌、池藕、畜牧、優質林果等五大產業。桑園總面積達到8100畝,蠶繭產量達到42.9萬公斤,是山東省桑蠶生產基地。食用菌大棚2000多個,年生產食用菌1.2萬噸;農民收入不斷提高,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81元,同比增長24.5%。
谷里鎮高度關注民生,將水、電、路、醫、學作為工作的重點和突破口。實現34個村通自來水,全鎮絕大多數村實現村村通公路,建成衛生院綜合病房樓。51個行政村全部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戶參合率達到98%,累計共為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200多萬元。全鎮26個村設立了定點衛生所,方便了民眾報銷醫藥費。完成敬老院公寓樓建設,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到90%以上。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為全鎮全部低保戶家庭、優撫對象、五保戶免費辦理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緩解了困難民眾的生活壓力。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谷里鎮大力實施“科教興鎮”戰略,著力培養新型農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他們投資4萬餘元,在全鎮51個行政村建立了科普宣傳欄,及時向農民發布最新的農產品價格行情、農業實用新技術、醫療保健、政策法規等知識。在“信息牆”的指引幫助下,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熱情空前高漲,全鎮高效農業蓬勃發展,農業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現已發展桑園8100畝,特色林果5000畝,規模飼養場200個,食用菌大棚2000個,池藕1500畝,僅特色農業一項農民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

工業發展

谷里鎮堅持工業立鎮、項目興鎮戰略,全鎮形成了以煤炭、玻璃玻纖為主,化工、彩印紙箱、建築建材、交通運輸、家具製造、飲食服務等工商業為輔的發展格局。支柱企業建新集團固定資產1.1億元,年實現利稅2000萬元。全鎮民營企業78家,規模工業企業16個,私營企業72個,個體工商戶1322戶。
谷里鎮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大的日用玻璃基地。谷里鎮轄區內原有升華玻璃、生力源玻璃、興隆玻璃等玻璃玻纖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30萬噸。2006年穀里鎮又投資3.6億元興建了山東鑫興玻璃有限公司,設計年生產能力達到20萬噸。全部達產後,谷里鎮年日用玻璃生產能力將達到5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日用玻璃生產基地。

社會事業發展

1999年,國小33所,在校生9580人;國中4所,在校生350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50人,其中,高級技術職務30人,中級97人。鎮衛生院1處,村衛生室78處,合作醫療普及率100%。全鎮計畫生育率99.8%,人口自然增長率3.58‰。敬老院1處,收養老人16名。享受五保人口占應享受的100%。
堅定不移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2006年全鎮共升入重點高中489人,職業高中253人,音體美特長生112人。國小入學率、鞏固率達到100%,中學入學率達98%以上,升學率列全市第一名。中考綜合評估連續4年名列新泰市第一,國小綜合評估連續2年名列新泰市第一。2005年被評為泰安市教育強鄉鎮。
谷里鎮高度關注民生,將水、電、路、醫、學作為工作的重點和突破口。實現34個村通自來水,全鎮絕大多數村實現村村通公路,建成衛生院綜合病房樓。51個行政村全部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戶參合率達到98%,累計共為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200多萬元。全鎮26個村設立了定點衛生所,方便了民眾報銷醫藥費。完成敬老院公寓樓建設,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到90%以上。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為全鎮全部低保戶家庭、優撫對象、五保戶免費辦理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緩解了困難民眾的生活壓力。

特色產業

玻璃產業是谷里鎮的傳統產業,也是谷里鎮的優勢產業。谷里鎮黨委、政府依託這個產業優勢,發揮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打造硬環境,抓好軟環境,培育活環境,做大做強玻璃產業。該鎮傾力打造硬環境,提高對經濟發展的承載力,通過多種渠道融資,將城鎮化與民營經濟聚集區建設相結合。短短5年時間,城鎮建設再上一個檔次,被評為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與此同時,規劃建設的16平方公里的民營經濟聚集區,區內基礎設施投資累計達一億多元,把聚集區建設成了綠色生態工業園、客商投資的新樂園,全鎮包括玻璃玻纖企業在內民營企業已達到78家。
“三環境”三位一體,培育了良好的投資創業樂土。玻璃產業迅速長成“參天大樹”,成為谷里鎮支柱產業。其中泰山生力源玻璃有限公司年產玻璃製品10萬噸,年產值1.8億元,利稅3600萬元。山東升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年產玻璃製品16萬噸,年產值2.4億元,利稅5000萬元。山東興達玻璃製品有限公司,年產4萬噸,年產值4000萬元,利稅600萬元。一業興盛百業起,谷里鎮玻璃產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相關產業的振興,全鎮發展起與玻璃產品配套的企業30個,其中本地玻璃購銷企業25個,周邊鄉鎮及縣市區定點收購玻璃的個體運輸企業5個,年可實現經濟效益數億元。

歷史典故

夾谷會盟:在萬馬逐鹿、群雄競起的春秋戰國,新泰成為齊、魯兩國必爭之地。除了兵戈相交,外交活動亦頻頻發生。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以相禮的身份隨同魯君出席盟會,迫使齊人歸魯龜陰等田。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夾谷會盟”。大約隋時期,夾谷改名為谷里。古代“以縣統鄉,以鄉統里”,隋代二十五家為里,唐代五家為里。明光寺碑文記載,谷里之名確定於唐代之前。

文化旅遊

龜山:因孔子曾經登臨而名聲大振
谷里境內的龜山有著久遠的歷史。源起于山東的黃帝軒轅氏,是一個以龜為圖騰的部族,新泰龜山是其部族的地理標誌(《黃帝氏族起于山東考》,《山東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一載:“龜山,縣西南四十里,山之南即泗水縣界,《詩》‘奄有龜蒙’,謂此龜山也。《春秋》魯定公十年,齊人來鄆、龜陰田,山之北即龜山矣。又夫子去魯,作龜山之操。山峰巒層疊,舊為魯境之望。”
龜山酷似龜形,有頭有尾有腹,有爪有唇有舌,首東尾西,伸出長長的舌頭,翹首而望,仿佛欲歸故里東海。山北有一巨石,形如“蘑菇”,人稱“蘑菇石”。山南有二巨石,高丈余,威風凜凜,人稱“石將軍”。左前側有“鬼風口”,巨石羅聳,形態猙怪。龜山最東端,人稱“龜鼻峰”,龜鼻之下一塊丈余長的巨石懸空橫伸,人稱“龜舌。”孔子曾登臨龜山吟詩。
夾谷會盟處。北谷里東西兩嶺高聳,中夾谷地平坦。嘉靖《泰山志》、乾隆《新泰縣誌》、明光寺碑均載北谷里即為夾谷。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魯國為了索要被齊國霸占的土地,決定在柴汶之濱的夾谷與齊國會盟。魯定公讓大司寇孔子擔任相禮大夫,臨行前,孔子奉勸定公行文事必有武備,安排左右司馬率軍隊接應。會盟過程中,齊國君臣想戲弄、劫持定公,都被孔子以禮勸退。齊景公羞愧難當,不得已將鄆、讙、龜陰三地歸還魯國。
明光古寺位於北谷里村,始建於唐開元七年(719年),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歷史。明光寺是一座釋道合一的寺觀,占地20餘畝。廟台高築,紅牆環繞。山門南開,門前月牙河水淙淙西流,岸柳成行。院兩進,山門內松柏長青,碑碣林立,品讀古碑可識谷里興衰。院西側為大雄寶殿,殿內釋迦佛像莊嚴慈祥,四大金剛面目猙獰,十八羅漢神態各異。中為藥王殿,香火頗盛。東為碧霞宮,今尚存。殿西有千年古井一口,久旱不枯。二門內遍植花木,春日團花似錦,花香四溢,院中是光緒十四年(1888年)為新泰知縣王春陽立的王公祠,清末改為蒙館。舊時,農曆二月十六日為明光寺廟會,善男信女絡繹不絕,虔誠膜拜,祈祥納福,廟內香菸裊裊,鐘鼓陣陣,經聲悠揚。
名人筆下的龜山
孔子--龜山操琴操季桓子受齊女樂,孔子予諫不得,退而望龜山,作此曲以喻季氏之蔽也。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吾地桑已綠,吾蠶已三眠;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已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還意,因之汶陽川。
韓愈-龜山操
龜之氣兮不能雲雨,龜之櫱兮不中樑柱,龜之大兮祗以奄魯,知將 兮哀莫予伍,
周兮有鬼兮嗟予歸輔。
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逛盪燈
流傳於谷里一帶的逛盪燈在2006年成功申報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逛盪燈傳人李天順成為新泰市首批山東省非遺傳承代表性人物。

地圖信息

地址:泰安市新泰市三三三省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