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閨閣思人之作,上片寫女主人公舊恨未減、新愁又添、難消心中怨的情狀;下片細寫女子的愁容和苦思。全詞以女子的愁情別緒為中心,借景物描寫為映襯,虛實相映、生動感人,筆意含蓄、手法高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
  • 創作年代:南唐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李煜
  • 作品出處:《南唐二主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謝新恩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謝新恩:詞牌名,“臨江仙”之別名,格律俱為平韻格,雙調小令,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⑵櫻花:指櫻花樹的花。櫻花樹是產於中國及日本的一種落葉喬木,品種甚多。花有白紅等色,春天與葉同時開放,非常美麗。
⑶象床:即象牙床,用象牙為飾的床。薰(xūn)籠:侯本二主詞中作“熏籠”。古代用以薰香、烘物和取暖用的爐子。《東宮舊事》中記載:“太子納妃,有漆畫手巾熏籠二,條被熏籠三,衣熏籠三。”薰,一種香草,也泛指花草香。
⑷遠似:呂本二主詞、吳本二主詞、侯本二主詞、蕭本二主詞中均作“遠是”。
⑸雙鬟(huán):古代年輕婦女頭上的兩個環形髮髻。云:本指天空中堆積的烏雲,這裡比喻輕柔舒捲如雲的頭髮。憔悴:這裡指頭髮枯乾,沒有光澤。
⑹抹胸:俗稱“兜肚”,古代內衣的一種,多為女子所用,有前片無後片,上可覆乳,下可遮肚,又稱金訶子。《太真外傳》中記載:“金訶子,抹胸也。”
⑺何處:什麼地方,哪裡。
⑻醉:吳本二主詞中作“睡”。

白話譯文

滿樹櫻花無聲地飄落在灑滿月光酌石階前,花盡春去,獨坐象床,愁倚熏籠,她心事重重。思緒飛向去年的今天,恨意依舊。
原來輕柔舒捲如雲的頭髮已經變得枯乾、沒有光澤,眼淚沾濕了胸前紅色的抹胸。在什麼地方相思這樣苦呢?在有紗窗的房子中,因愁而酒,因酒而醉,又因醉入夢。

創作背景

這首詞中形象句都有來源,獨創的不多,所表之情也僅是閒愁,因此依詞的造詣看該是李煜初期的作品,是李煜代宮中美人抒寫想念意中人的無可奈何之情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思婦詞,描寫女主人公相思難解的愁苦。
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舊恨未減、新愁又添、難消心中怨的情狀。首句寫景,描繪的是一幅淒冷孤寂的畫面:花已落盡春已去,冷月當階人獨在,花難解語,月亦無聲,閨中伊人,孤苦相伴。面對此情此景,閨中少婦的眼裡似乎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也已年華將逝、無人慰藉的淒冷境遇和未來。所以二句直接寫人,寫出一個愁容不展、孤苦寂寞的女子形象。一個“愁”字,既照應了首句景色描寫的用意,也點出了女子此時此刻的心境。本來落花滿地、冷月當空就是最易引人傷懷念遠的景象,而此情此景中女子的愁思更不是無端而發,而是有原有因的。片尾一句就是這一愁思的緣由。“遠”字不僅有時空上的概念,而且有程度上的意義。時間越久,愁思越長,相距愈遠,別恨愈深。也許是“去年今日”相別離,但此愁此恨卻已綿綿不止,愈扯愈長了。說“還同”,其實還不相同,去年今日是新愁,但今年今日卻已是舊愁新恨都在心頭,愁更切,恨更深。
詞的下片細寫女子的愁容和苦思。自古道,“女為悅己者容”,而此時,女子的容顏不整就更真實地展示出了她被相思折磨得十分愁苦的心境。《國風·衛風·伯兮》中有:“自伯之東,首為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這種情懷無人能解,也無人安慰,因為相愛的人不在身邊。所以女子不由自主地越思越痛、越想越難、越愁越苦,禁不住珠淚潸然,“淚沾紅抹胸”。到此處,作者筆下的女主人公那為情所困、為愁所苦的聲行容貌已鮮活可見,躍然紙上。結尾兩句既是寫實,又有寓意。一方面,相思之苦無可解,也許一醉解千愁,寫出了女子愁苦無依、無可奈何的心情,算是給女子的相思有了一個解脫。另一方面,作者不是要為女子釋去情苦,而更多的是進一步渲染女子恨情愁緒。“何處相思苦?”也就是說:最苦的是哪一處、哪一種情形?不是別的,而是“紗窗醉夢中”,夢中醉眼相見,也許歡情無限。可惜夢醒之後,無限歡情轉眼成空,不但慰藉不了絲毫,反而因夢中的歡會而更加平添許多愁怨,所以最苦是夢中。這二句以設問寫出,寓意豐富,含蓄蘊藉,女子的愁思怨情被表現得淋漓酣透。
全詞以女子的愁情別緒為中心,借景物描寫為映襯,假容顏舉止為畫筆,於相同中見不同,虛實相映、生動感人。雖然思想格調並不高遠,但筆意含蓄、手法高妙,藝術上的造詣較高。

名家點評

原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靳極蒼《注釋學系列叢書·李煜李清照》:⑴“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一個“遠”字,一個“還”字,把憂愁的時間拉長了,用字很好。⑵“紗窗醉夢中”,因愁而酒、而醉、而夢,夢中還在為相思而苦,則苦之深重可知。沒有進層字,而有三進層的意思,句法很好。
大連理工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旭泉《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精品詞鑑賞》:這樣一首代人立言的小詞,就題材說原本是平平常常的女子懷人之作,難得的是作者能以細緻敏銳的眼光,攝取新奇別致的意象,以高妙的筆法,層層遞演,將平凡之情抒寫得淋漓盡致,顯示出選材、剪裁、駕馭語言等方面卓越的能力。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年),南唐後主(961—975年在位),詞人。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世稱李後主。降宋後,封違命侯,被毒死。能詩善文,愛好音樂,亦工書畫,尤以詞名,被譽為“千古詞帝”。其詞以降宋為界,可分前後兩期。前期詞大都描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亦有清麗之作;後期詞多抒發亡國被俘的痛苦以及對往昔帝王生活的懷念,表現出濃重的感傷情緒。藝術上善於運用白描手法,生動而形象地書寫真情實感,在題材和意境方面突破了晚唐以來以艷情為主的窠臼,使詞從音樂的附庸漸變為抒情述懷的工具,提高了詞的文學表現功能。現存詞四十四首,詩十六首。後人將他的詞與其父之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