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買賣

武漢大學教授瀋陽及其團隊進行了3年多專題研究後,日前披露,中國買賣論文已形成產業,2009年規模達10億元。用反剽竊軟體查詢,2007年的樣本數據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襲,24%的論文為部分抄襲,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文買賣
  • 定義:私下進行的論文交易
  • 規模:達10億元
  • 範圍:全國
論文買賣-簡介,論文買賣-事件,論文買賣-銷售額,論文買賣-純利,論文買賣-市場,

論文買賣-簡介

私下進行的論文交易,產業規模能否詳察我們不得而知,通過“與非法論文中介網站QQ交流”和“網路搜尋引擎方法統計”得出的數據是否科學也有待驗證。但數字誇張與否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別,絲毫不影響論文買賣、抄襲現狀的觸目驚心。2009年6月份,武漢就曾查處了一家論文代寫公司,發現其“槍手”遍布10餘省份,“業務”觸角之廣讓人瞠目結舌。
2018年7月,據教育部網站訊息,教育部部署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要求嚴肅責任追究,對不履行主體責任的學位授予單位和負責人要進行處罰和問責;對履職不力、所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存在買賣、代寫情形的指導教師,要追究其失職責任。對參與購買、代寫學位論文的學生要給予開除學籍處分,已獲學歷證書、畢業證書要依法予以撤銷和註銷。

論文買賣-事件

72%的文章是全文抄襲,24%的論文為部分抄襲,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襲。買賣產業年規模達10億,真是觸目驚心!這組數字說明,我們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冠以學術名義的精神產品,俱為假冒偽劣。
漫畫(論文買賣)漫畫(論文買賣)
媒體披露的論文造假事件接二連三,前不久才披露了井岡山大學兩個化學講師論文造假,接著又披露另外一位來自黑龍江的學者,短短几年時間在一份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49篇,都是抄襲的。
近年來,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從教授博導到院長校長、院士,論文造假、學術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此起彼伏,以至於“不搭院士身份,抄襲難成新聞”。學術不端行為層出不窮的背後,是甚囂塵上的普遍性學術浮躁,大學動不動都爭創“世界一流”了,區區幾篇論文“偷梁換柱”、“移花接木”又算得了什麼。
不管“評”什麼,醫師教師評職稱以及業績考核等等,都要論文,並且要在國家正式刊物發表的論文。論文哪裡來,網站明碼標價,只要出錢,不用你動手,一切有人代你完成。
顯然,論文買賣、抄襲之類學術浮躁之風的背後,是海量的“論文需求”。根據沈副教授提供的數據,全國學術期刊一年只能發表論文248萬篇,而身負論文發表指標的人數達到1180萬。排除部分人員並非每年必須發表的因素,每年仍有數百萬人有論文發表需求。如此供不應求,也難怪很多學術期刊明碼標價、守“刊”待“錢”了。
看來,我們的學術評價體製得改改了。是當前有病毒的學術評價機制,把一些教師、學者、教授逼成了“論文機器”。強大的“論文壓力”下,自然就會低水平重複出版,製造文字垃圾

論文買賣-銷售額

論文買賣全國學術期刊一年只能發表論文248萬篇,而背有論文發表指標的人數達到1180萬。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教授瀋陽昨日向本報披露,濫下論文指示,導致了買賣論文與非法學術期刊等種種亂象。
瀋陽和他的團隊開展了3年多的買賣論文與非法學術期刊專題研究。昨日,瀋陽拿出其中一組數據:中國現有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權威期刊約9468種;查詢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可知,中國國內2008年發表於期刊和學術會議的論文約有248萬篇。
另一組數據是:中國每年有100萬高校教師、約100萬在校碩士生和博士生、超過30萬科學研究人員、500萬以上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國企工程技術人員、70萬農業技術人員、360萬以上衛生行業技術人員有論文發表需求,合計超過1180萬人。
排除部分人員非每年必須發表因素,每年仍有數百萬人有發表需求,卻注定沒有機會。這數百萬人中,相當比例迫於畢業、評職稱期限臨近,具有剛性的論文發表需求,只能求助於網上或網下的論文買賣市場和非法學術期刊解決。
研究表明,包括非法期刊在內,中國買賣論文已經形成產業,2009年規模達10億元。
瀋陽說,明知期刊容量有限,全國大大小小的高校、科研單位、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為何還要給學生、科研人員、公務員甚至普通職員下達嚴苛的論文發表指標。
懼於反剽竊軟體轉而購買論文
全國論文買賣去年銷售額近10億
買賣論文市場分為高額贏利性版面費市場、非法學術期刊市場、代寫論文市場、代發論文市場、論文榮譽市場。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教授瀋陽昨日介紹,為研究,他們與非法論文中介網站QQ交流,同時通過網路搜尋引擎方法統計。2008年6月2日,網際網路上中文僅“代寫論文”一個關鍵字搜尋量超過3.5萬次,這是他的研究團隊近年網路監控該數據的峰值。
代寫論文市場最火爆的時候,為何與大學生臨近畢業離校幾乎同期,瀋陽分析,代寫市場的買家中,高校本科、專科畢業生占很大比例。賣家及槍手很多是在校碩士生和博士生,數量龐大的本科、專科生買家群體因論文只需提交校方審核答辯,無鬚髮表,因而沒算進1180萬有論文發表需求隊伍。但他們無疑是買賣論文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反剽竊軟體今年上半年在全國高校大面積推廣,抄襲論文風險大增。抑制剽竊論文行為的同時,客觀上帶來更多買家尋求論文代寫中介,或直接聯繫槍手買論文。同時,論文代寫市場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如中介和槍手們承諾論文質量有保障,還保證論文具有原創性,不會被反剽竊軟體測出,這些都助推了2009年論文代寫市場的活躍。
再看看論文代發市場。這裡,不僅非法期刊代發買家提交的論文;只要付費,大批正規學術期刊也發表買家從非法網站、中介、槍手處買來的論文。由於論文代發市場行銷模式更便利,他們贏得更多回頭客。
論文榮譽市場更是令人瞠目。花上800元人民幣或更多,賣方能為買方提供論文的國家級評獎(這些評獎大部分都是虛假評價,包括蓋的評審鑑定和獎狀證書。
瀋陽介紹,據他的研究團隊統計估算,2007年中國買賣論文“產業”規模約為1.8億元;到2009年,其規模已膨脹5.5倍,論文買賣的銷售額近10億元。

論文買賣-純利

論文買賣作者不少來自重點大學
根據瀋陽的研究團隊網上調查和實地走訪,他們總結出虛假期刊具有以下特徵:內容龐雜,行文不規範,如英文譯名不準確等;在形式上,期刊較厚,字型超小,不宜閱讀,沒有廣告。正規雜誌為彌補收入不足,會有適當的廣告;而非法期刊為掩人耳目,一般不拉廣告。
據分析,平均每一本這樣的期刊刊載169篇論文。從169名論文第一作者分布看,高校是主動或被動上當受騙的“重災區”。統計第一作者工作單位發現,不少來自國內重點大學。
用反剽竊軟體查詢,2007年的樣本數據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襲,24%的論文為部分抄襲,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襲。
虛假期刊厚度平均為256頁。以1個頁面收費300元計算,整本期刊可收費76800元。為使利潤最大化,不法分子還進行論文評獎,要求用戶附上數百元以參加論文評獎;此部分收入大約每期可增加5000元左右。扣除成本,1期雜誌利潤為60040元;如果1年印12期,當年利潤約為72萬元。
這些非法期刊湊夠論文就開印。有些非法期刊社只有兩個工作人員,卻能同時印刷十幾種非法學術期刊,所牟取的非法年利潤超過700萬元。
經手工統計發現,獲獎者遍及全國各地;各地教育機構都以獲獎為榮,並未細查期刊真假。1本非法期刊就有如此多的返回結果和社會影響,可見買賣論文與非法學術期刊對當今中國的數字出版和學術秩序已構成很大威脅

論文買賣-市場

論文買賣“產業”作為經濟學概念,泛指各種製造提供物質產品、流通手段、服務勞動等的企業組織。很難想像這樣一個經濟術語會和論文買賣聯繫在一起。但當你看到不久前有媒體報導,武漢一家論文買賣公司與200多家期刊編輯人員有直接聯繫、雇用著80多名槍手、年利潤數百萬元的訊息時,你會發現,現在的論文買賣確實開始“產業化”了。
2010年1月,武漢大學副教授瀋陽披露,2007年中國買賣論文“產業”規模約為1.8億元;到2009年,論文買賣銷售額近10億元,規模膨脹5.5倍。
用反剽竊軟體查詢,2007年的樣本數據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襲,24%的論文為部分抄襲,僅4%的文章不存在抄襲。
2008年6月2日,網際網路上中文僅“代寫論文”一個關鍵字搜尋量就超過3.5萬次。
“只會多,不會少。”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期刊雜誌編輯舉例說,當下一本每年12期的雜誌,其年收入不會僅靠這12期,還有很多增刊,以及教師節、兒童節、國慶節都會出的特刊,都可以創收,“一年究竟出了多少期,只有社裡知道。”
目前的學術評價及激勵機制,通常以論文和著作數量多少為衡量標準。於是通過量化,複雜的學術評價變得簡單快捷。
這種評價制度在實行初期,激勵了高校教師的科研積極性,但當學術與學者身價、收入直接掛鈎,學術評價成為高校社會地位及調節內部利益關係的主要依據時,學術評價的功利性、短視性和種種偏頗便隨之產生,致使不少學術研究忽視質量,片面追求數量和速度。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機制忽略了中國現階段論文發表“僧多粥少”的現狀。瀋陽副教授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的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權威期刊總計9468種;全國學術期刊一年只能發表論文248萬篇,但全國每年約有100萬高校教師、100萬在校碩士生和博士生、超過30萬科學研究人員以及超過500萬的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國企工程技術人員、70萬農業技術人員、360萬衛生行業技術人員,合計超過1180萬人,都有論文發表需求。
排除部分非每年必發論文的人員外,每年仍有數百萬人有發表需求。這數百萬人中,相當比例的人迫於畢業、職稱評定期限臨近等原因,選擇求助於論文買賣市場和非法學術期刊。
不健全的學術評價體制,不但為學術不端者找到了“捷徑”,甚至會起到“劣幣驅逐良幣”的作用——真正有水平的論文難以發表而被埋沒,名利雙收的假學者逐漸“淘汰”嚴於律己的真人才。有人擔心,這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惡性循環,會讓整個學術界面臨崩潰。
面對“墮落”的學風,相關部門試圖通過推行反剽竊軟體來遏制歪風邪氣。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剽竊之風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措施促使買家開始尋求論文代寫中介,或直接聯繫“槍手”買論文。加上論文代寫市場提供的便捷服務,還保證質量和原創性,更是助推了2009年論文買賣市場的活躍。
同樣助推論文買賣市場的,還有“寬進寬出”的人才培養機制。與美國等已開發國家高校動輒六年才能讓研究生畢業不同,中國的碩士、博士一般只需三年左右時間就能畢業,而且如果達到規定的論文發表指標並完成畢業論文,即使你一本書沒讀過,同樣可以畢業。但嚴格的論文發表要求,又使他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發表論文,這就導致了“關係論文”、“金錢論文”(通過繳納高價購買論文發表權——編者注)的產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