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北站

許昌北站

許昌北站位於許昌市建安區新元大道北部、中原路東側,省道 S220 以南約 4km,站中心裡程 CK39+000。上行距離鄭州南站 38.998km,下行距離鄢陵南站 22.3km,車站性質為中間站,北接農大路南靠新元大道,西面中原路、東鄰G107線。許昌北站站房位於線路西側,車場規模 2 台 6 線(含正線),到發線有效長均滿足650m,設中間站台 2 座,8m 寬旅客地道 2 座。新建綜合維修車間 1 處,位於站同左位置。同步修建聯絡線與京廣客運專線許昌東站互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昌北站
  • 外文名:Xuchangbei Railway Station
  • 地理位置:新元大道北部
  • 隸屬單位:鄭州鐵路局
  • 站場規模:2台6線
  • 車站等級:一等站
  • 郵政編碼:461100
  • 站房面積:14985㎡
  • 設計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
車站簡介,地理方位,樞紐定位,配套設施,建設初衷,建設意義,

車站簡介

許昌北站是鄭阜客運專線的一等客運站。許昌北站站房是線下側式站房,總建築面積達14985平方米,該站房主體地上兩層、局部地下一層,整體建築高21.7米、長186米、寬54米。候車大廳的建築面積達6150平方米,能容納1000人同時候車,許昌北站站場規模為2台6線,含2座島式站台、2條正線和4條到發線,站台寬12米、長450米,許昌北站的旅客乘降方式被設計為“下進下出”,兩條地道可供旅客進站、出站,許昌北站站前廣場包括47000平方米的地面廣場和21000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地面廣場包括16000平方米的公車停車場、30000平方米的主廣場及9000平方米的計程車停車場,地面廣場與地下空間通過12個出入口銜接。其中,2個為汽車出入口,2個為配有電梯的大型人行出入口,8個為小型人行出入口。
車站位於國家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許昌承載區,北鄰農大路、南靠新元大道、中原路緊靠車站廣場西側,東G107線。許昌北站將於2015年底開工,於2019年底啟用,隸屬於鄭州鐵路局,主要擔負鄭合客運專線的旅客乘降、行李及包裹託運任務,同時還擔負著鄭州客運交通樞紐的戰略疏解任務,是促進許昌經濟發展的交通大動脈。許昌北站對許昌的意義頗為重要,首先,它打開了許昌直接通往華東的大門,把許昌與中國最富庶的區域連線在一起。其次,鄭合高鐵東端的合肥是鐵路樞紐,許昌可通過合肥開設前往福州、廈門及贛州、深圳的高鐵列車。最後,許昌北站設有連線許昌東站的聯絡線的條件,如與許昌東站連通,將大大提升許昌的鐵路地位。許昌市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許昌北站站在此附近設站。

地理方位

許昌北站站前中原路,向北直達長葛新區、新鄭機場、鄭州市區,距離長葛市政府僅10餘公里路程。向南可直達許東新城、鐵路許昌南站。車站東側是我國最繁忙的國道G107線。北上京城、南下廣、深,極其便捷。南側新元大道(禹許鄢快速路),向西直達京港澳高速許昌北站、鄭渝客運專線許昌西站、禹州市區、向東直達鄢陵城區。北側農大路西連許昌新區副中心,三洋鐵路蘇橋站,距離許昌市建安區政府僅10餘公里路程,東接許昌保稅物流園區。

樞紐定位

許昌北站站前配套規劃,將打造許昌市東北片區交通樞紐,在許港產業帶中發揮更大作用。
鄭阜客運專線是許昌“川”字形高鐵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河南“米”字形高鐵網路的重要一“捺”。該鐵路分為兩段,鄭州經周口至阜陽段又稱為鄭阜鐵路,至阜陽後與建設中的商(丘)合(肥)杭(州)鐵路相交,並與之併線到達合肥。

配套設施

許昌北站是繼許昌東站之後許昌市的第二座高鐵站。規劃方案由廣州市科城規劃勘測技術有限公司編制,許昌市發改委負責建設。站前配套區的主要功能有:長途汽車站,用地面積2.61公頃;公交總站,用地面積1.3公頃;社會停車場,用地面積1.98公頃,可停靠520輛車;計程車停靠區,用地面積0.33公頃;站前廣場,用地面積2.51公頃。
根據站前配套區總體布局要求,長途客運站與公交總站布局在地面層,計程車與社會停車、軌道在地下;在地面層以站前廣場組織高鐵站房、長途客運站與公交總站三大交通設施。站前配套規劃地下工程建成後,乘客可以不出站,就可實現從高鐵到城市交通的換乘。
“根據規劃,人行最遠距離為高鐵進站口到長途進站口,僅120米,步行距離短,方便旅客換乘。交通樞紐均以站前廣場和地下商業為中心,地上布置長途客運站和公交總站,地下布置計程車停靠站和社會停車場,同時計程車位於高鐵出站口附近,各交通設施之間的換乘極為便利。”市城鄉規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地下空間總建築面積46706平方米;地下商業區建築面積4803平方米;社會停車場區建築面積19846平方米,可停靠520輛車;計程車停靠區建築面積3301平方米;專車、計程車停車場區建築面積3784平方米,可停靠60輛車。
除此之外,站前廣場周邊建築將適當引入許昌的文化元素,在色彩運用上更加豐富和鮮艷,營造出向上活潑的景觀風貌。

建設初衷

鄭阜客運專線全線11站8站在河南境內。
這8站都經過哪些城市、具體在哪個位置,多大的規模等大家關心的問題,9月24日,《新建鐵路鄭州至周口至阜陽鐵路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公示。
在《環境影響報告書》中,也首次披露了鄭州到周口段為何在三個方案中,最終選擇了新建許昌北站作為推薦方案。
而根據公示,2016年12月鄭阜高鐵將全面開工,2020年建成通車,設計時速350公里。
已有了許昌東站,為何選擇新建許昌北站?
不少人看了《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設站情況,可能會疑惑了:已經有了許昌東站,為啥還要新建許昌高鐵北站呢?
《環境影響報告書》披露,在之前考察時,鄭州至周口段重點研究了經鄢陵扶溝取直方案、新設許昌北站方案、經許昌東站方案。
新設許昌北站方案:計畫自鄭州南站引出,並行規劃鄭萬鐵路出航空港區,南下經尉氏縣,進入許昌市境內,於小召鄉東南,規劃農大路與規劃新元大道之間新建許昌北站;出站後折向東南,於鄢陵縣新城區南設鄢陵南站,在扶溝縣梁莊村南設扶溝南站,上跨永登高速後進入西華縣境內,於雙樓理村西側設西華站,跨商周高速、周淮路至方案比較終點,鄭州至周口段線路長度135.565公里,設5座車站,工程投資164.55億元。
經鄢陵、扶溝取直方案:計畫自鄭州南站引出,折向東南,穿尉氏縣洧川煤礦預查區,於洧川鎮東設尉氏南站,上跨蘭南高速進入鄢陵縣境內,於十里舖村東側設鄢陵南站,在扶溝縣丁莊村南設扶溝南站,上跨永登高速進入西華縣境內,於雙樓理村西側設西華站,跨商周高速、周淮路至方案比較終點,鄭州至周口段線路長度122.139公里,設5座車站,工程投資149.08億元。
經許昌東站方案:計畫自鄭州南站引出,並行鄭萬鐵路出航空港區折向西南,跨京港澳高速公路及京廣客專後並行京廣客專西側引入許昌東站,利用許昌東站原預留鄭萬鐵路車場,出站後線路跨京廣客專及京港澳高速公路折向東南,經漯河市臨潁縣至鄢陵縣,於望田鎮東設鄢陵南站,在西華縣前喜村北設西華站,跨商周高速、周淮路至方案比較終點,鄭州至周口段線路長度144.668公里,設4座車站,工程投資173.39億元。
據悉,經鄢陵、扶溝取直方案捨棄了許昌市這一主要的經濟據點,與客運專線的工程定位不符,也不符合許昌市的規劃;而經許昌東站方案在許昌市區產生大面積的拆遷,同時需兩次上跨我國最繁忙的客運專線之一京廣客專,存在一定的施工和運營安全風險。
而新設許昌北站方案經由許昌市,站位設定與城市總體規劃銜接較好,對許昌市的發展能夠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線路經由鄢陵、扶溝、西華,對沿線主要經濟據點均能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可有效改善沿線民眾出行條件,加快沿線各縣市的城市發展,且與許昌市、周口市意見一致。
經綜合評價,新設許昌北站方案作為推薦方案。

建設意義

本線沿分布有鄭州、許昌、周口、阜陽、合肥等以上城市和眾多縣(市)城密集、人口眾多,現狀大部分市縣城鎮化率均低於全國水平交通受限是要因之一。密集、人口眾多,本線的建設,將實現沿地區至省會城市本線的建設,將實現沿地區至省會城市 “一小時通達”,極大的拉近沿線地區與省會的時空距離,促進豫東南、皖西北各城市間溝通資源配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時空距離,促進豫東南、皖西北各城市間溝通資源配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進一步推動區域城鎮化程,對落實國家中部崛起戰略、進一步推動區域城鎮化程有積極作用。
同時,本項目串聯河南、安徽兩省會及5個地級市,是區域重要的城鎮及交通走廊,也是區域重點建設的工業經濟產帶和城市。項目將極大增強通道走廊,也是區域重點建設的工業經濟產帶和城市。項目將極大增強通道運輸能力,強化區域聯繫加城市群間的運輸能力、完善城市群產業的合理分工和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鄭阜鐵路作為河南省“米”字型鐵路網規劃的組成部分,銜接了京廣客專、鄭西字型鐵路網規劃的組成部分,是西北華中部與東地區又一條快捷的客運通道;作為原專、商合杭鐵路,是西北華中部與東地區又一條快捷的客運通道;作為中原區域路網的重要補充,與商合杭鐵共同承擔西北、華中部東地旅客交流,與東地區的經貿合作保駕護航;同時,本項目修建對填補鐵路網空白、完善快速地區的經貿合作保駕護航;充分發揮快速鐵的規模效益和系統應,具有積極意義。
項目建設必要性
本項目的實施,是強化西北地區與華東對外客運通道體現以人為需要;推動區域城市群形成,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是完善鐵路網布局實現推動區域城市群形成,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是完善鐵路網布局實現路又好快發展的需要;是促進沿線地區城鎮化程,繁榮方經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現交通運輸可持續的需要。
許昌高鐵北站至許昌東站聯絡線、鄭許城際鐵路:
鄭州—許昌城際鐵路是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鄭州至機場即將建成。機場至許昌分兩步建設。
第一步:前期利用鄭阜高鐵鄭州南站-許昌北站兼照城際功能,從許昌北站修建聯絡線、進入許昌東站原預留鄭萬站場。許平、許漯城際鐵路在許昌市區南部設許昌南站(經開站)併線、沿京廣高鐵西側北上引入鄭萬場與聯絡線相連。從而形成鄭許漯、鄭許平城際網。該聯絡線同時兼具許昌東站開行周口、合肥方向列車功能。
第二步:待鄭阜高鐵、漯許、平許城際鐵路客流達到一定規模。修建新機許城際鐵路與機登洛城際鐵路並行從鄭州南站引出,跨京廣高鐵後折向南引入鄭萬高鐵長葛北站城際場。出長葛北站後南下,沿京廣鐵路進入長葛火車站、蘇橋火車站、許昌火車站,繼續向南,在許昌市區南側與許昌東聯絡線、許平、許漯交匯與許昌南站(經開站)。從而形成新的鄭州-許昌-漯河、平頂山東經襄城至許昌城際鐵路。
功能與定位
許昌北站位於國家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許昌承載區。東靠國道107線、北鄰農大路、南接新元大道、西面中原路。交通位置極其便利。
根據許昌綜合交通規劃,許昌北站將與鄭合高鐵鄢陵站、鄭萬高鐵禹州站、長葛北站、京廣高鐵許昌東站通過快速通道或鐵路軌道交通相連。使許昌五座高鐵站互連互通,發揮最大的交通樞紐作用,最大限度為許昌人民出行提供便利條件。
許昌北站的建設,徹底結束了許昌長期以來沒有同往華東火車的歷史。同時輻射鄢陵北部、長葛、禹州、襄城以及臨潁、平頂山大部分地區。
隨著許昌市規劃許昌北站高鐵組團的建設,又一個高鐵新城將呈現在許昌人民面前,為許昌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鎮化建設增添新的增長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