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基礎與組網技術

計算機網路基礎與組網技術

《計算機網路基礎與組網技術》是2015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曉娟。

基本介紹

  • 書名:計算機網路基礎與組網技術
  • 作者:周曉娟
  • ISBN:978-7-115-38666-3
  • 頁數:297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7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圖書簡介,目錄,

圖書簡介

本書共分為11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基礎、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常用網路連線設備、網路交換技術與套用、路由器技術基礎、常用路由協定及配置,以及常用網路伺服器(FTP伺服器、DHCP伺服器、DNS伺服器、Web伺服器)的配置,最後一章講解了常見的網路故障處理及常用的網路命令。本書的特點是以實際網路管理工作的需求為主,避免了高深抽象理論知識的講解,而更加注重實際網路管理工作中所需知識和工作能力的培養。本書的大部分章節都配有“實訓案例”,重在培養讀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錄

第 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 1
1.1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1
1.2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1
1.2.1 計算機系統 2
1.2.2 網路通信系統 2
1.2.3 網路軟體 2
1.2.4 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3
1.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4
1.3.1 區域網路 4
1.3.2 城域網 5
1.3.3 廣域網 5
1.3.4 網際網路 6
1.4 常用的網路拓撲結構 6
1.4.1 匯流排狀結構 6
1.4.2 星狀結構 7
1.4.3 環狀結構 7
1.4.4 樹狀結構 8
1.4.5 網狀結構與混合狀結構 8
1.5 常用的網路參考模型 8
1.5.1 OSI參考模型 8
1.5.2 OSI參考模型層次間的關係以及數據封裝 12
1.5.3 TCP/IP模型 13
1.6 常用網路協定介紹 14
1.6.1 TCP 14
1.6.2 IP 17
1.6.3 UDP 19
1.6.4 ARP 19
1.6.5 ICMP 20
1.7 IPv4地址及子網劃分 21
1.7.1 IPv4地址 21
1.7.2 IP子網掩碼和子網劃分 24
1.8 IPv6 27
1.8.1 IPv6的特點 27
1.8.2 IPv6的地址格式 28
1.8.3 IPv6地址的分類 29
1.8.4 IPv6域名系統的體系結構 29
1.9 本章小結 30
1.10 上機與項目實訓 30
1.11 思考與練習 30
第 2章 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 31
2.1 雙絞線 31
2.1.1 雙絞線的分類 31
2.1.2 雙絞線的連線方法 34
2.1.3 雙絞線的優缺點 35
2.1.4 雙絞線的選用 35
2.2 同軸電纜 36
2.2.1 同軸電纜的結構 36
2.2.2 同軸電纜的種類 36
2.2.3 同軸電纜連線設備 37
2.2.4 同軸電纜的特點 37
2.3 光纖 37
2.3.1 光纖的基本特性 38
2.3.2 光纖的種類 39
2.3.3 光纖通信系統 40
2.3.4 光纖的連線方式 40
2.4 無線傳輸媒介 40
2.4.1 短波通信 41
2.4.2 微波通信 41
2.4.3 衛星通信 41
2.4.4 雷射通信 42
2.4.5 紅外線 43
2.4.6 藍牙 43
2.5 網路傳輸介質的選擇 43
2.5.1 吞吐量和頻寬 43
2.5.2 網路的成本 43
2.5.3 網路傳輸介質的尺寸和可擴展性 44
2.5.4 連線器的通用性 44
2.5.5 抗干擾性能 44
2.5.6 安裝的靈活性和方便性 44
2.6.7 計算機系統間距 45
2.6.8 地理環境 45
2.6 本章小結 45
2.7 上機與項目實訓 45
2.8 思考與練習 48
第3章 常用的網路設備 49
3.1 伺服器 49
3.1.1 伺服器概述 49
3.1.2 伺服器的分類 49
3.1.3 網路作業系統概述 53
3.1.4 常用的網路作業系統 54
3.1.5 選擇伺服器應考慮的因素 55
3.2 網卡 56
3.2.1 網卡的功能 56
3.2.2 網卡的分類 56
3.2.3 網卡的選擇 57
3.3 中繼器和集線器 59
3.3.1 中繼器 59
3.3.2 集線器 59
3.3.3 中繼器和集線器的特性 60
3.3.4 中繼器和集線器的缺點 60
3.4 網橋 61
3.5 交換機 62
3.5.1 交換機簡介 62
3.5.2 交換機的功能 63
3.5.3 交換機的分類 64
3.5.4 交換機的互連方式 65
3.6 路由器 66
3.6.1 路由器簡介 66
3.6.2 路由器的功能 66
3.6.3 路由器的結構 67
3.6.4 路由器與三層交換機的區別 68
3.7 網關 68
3.8 無線網路設備 69
3.8.1 無線接入點 69
3.8.2 無線路由器 70
3.8.3 無線AP與無線路由器的區別 70
3.8.4 無線網橋 71
3.9 本章小結 72
3.10 上機與項目實訓 72
3.11 思考與練習 72
第4章 網路交換技術與套用 73
4.1 網橋與交換機 73
4.1.1 乙太網的局限性 73
4.1.2 網橋與交換機 74
4.1.3 交換功能 79
4.2 三層交換機 83
4.2.1 多層交換類型 83
4.2.2 分組轉發過程 83
4.2.3 多層交換異常 85
4.2.4 交換中使用的表 85
4.2.5 三重內容可定址存儲器 86
4.3 VLAN的劃分 86
4.3.1 VLAN概述 86
4.3.2 VLAN劃分的必要性 88
4.3.3 VLAN劃分方法 89
4.4 VLAN間通信 92
4.4.1 VLAN間路由的必要性 92
4.4.2 VLAN間路由 93
4.4.3 單臂路由示例 96
4.4.4 三層交換機 100
4.5 三層交換機套用案例 102
4.5.1 三層交換機套用舉例 102
4.5.2 綜合案例 105
4.6 本章小結 109
4.7 上機及項目實訓 109
4.8 思考與練習 110
第5章 路由器技術基礎 111
5.1 路由技術概述 111
5.1.1 原理與功能 111
5.1.2 路由器的分類 113
5.1.3 路由器硬體結構 114
5.1.4 路由器的未來發展趨勢 119
5.2 路由器接口及其常規連線 120
5.2.1 路由器常用接口類型 120
5.2.2 路由器的硬體連線 124
5.3 路由設備與通用路由平台 126
5.3.1 主流路由設備介紹 126
5.3.2 路由器軟體平台與VRP 128
5.3.3 VRP與IOS的比較 129
5.4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 130
5.4.1 配置方法 130
5.4.2 命令級別與命令視圖 132
5.4.3 VRP常用命令 134
5.5 上機及項目實訓 134
5.6 本章小結 136
5.7 思考與練習 136
第6章 常用路由協定 137
6.1 路由協定概述 137
6.1.1 靜態路由與動態路由 137
6.1.2 路由選擇算法與設計目標 138
6.1.3 常用IGP路由協定 139
6.2 RIP 141
6.2.1 RIP工作原理 141
6.2.2 路由環路問題 142
6.3 OSPF 144
6.3.1 OSPF基本工作原理 144
6.3.2 OSPF高級特性 145
6.3.3 OSPF 區域 146
6.4 BGP 147
6.4.1 BGP基本概念 147
6.4.2 BGP的工作機制 148
6.4.3 BGP路由注入與傳播 150
6.4.4 BGP路由屬性 152
6.5 上機及項目實訓 157
6.5.1 靜態路由配置舉例 157
6.5.2 OSPF協定路由器配置 159
6.5.3 BGP協定路由器配置 165
6.6 本章小結 171
6.7 思考與練習 171
第7章 FTP伺服器的配置 173
7.1 安裝FTP伺服器 173
7.1.1 實例環境介紹 173
7.1.2 安裝FPT服務與新建FTP網站 175
7.1.3 測試FTP網站 179
7.2 FTP網站的基本設定 181
7.2.1 檔案存儲位置與目錄列表樣式 181
7.2.2 目錄列表樣式 182
7.2.3 FTP網站的綁定設定 184
7.2.4 FTP網站的信息設定 185
7.2.5 查看當前連線的用戶 187
7.2.6 通過IP位址來限制連線 187
7.3 物理目錄與虛擬目錄 188
7.3.1 物理目錄的創建 188
7.3.2 虛擬目錄的創建 189
7.4 FTP網站的用戶隔離設定 192
7.4.1 不隔離用戶,但是用戶有自己的主目錄 193
7.4.2 隔離用戶,具有專屬主目錄,但無法訪問全局虛擬目錄 195
7.4.3 隔離用戶,有專屬主目錄,可以訪問全局虛擬目錄 197
7.4.4 通過Active Directory來隔離用戶 198
7.5 本章小結 203
7.6 上機與項目實訓 203
7.7 思考與練習 203
第8章 DNS伺服器的配置 204
8.1 DNS的基本概念與原理 204
8.1.1 概述 204
8.1.2 域名空間結構 205
8.1.3 域與區域 207
8.1.4 DNS 查詢模式 208
8.1.5 DNS 規劃與域名申請 210
8.2 DNS伺服器的安裝與DNS客戶端的配置 210
8.2.1 DNS伺服器端的置配 211
8.2.2 DNS客戶端的置配 212
8.2.3 使用HOS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