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

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

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專科專業,旨在培養從事計算機軟硬體的安裝、調試、維護和開發,計算機控制設備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維修、安裝、調試、開發、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
  • 外文名: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 專業代碼:580205
  • 修業年限:三年
  • 學業層次:專科
  • 一級學科:製造類
高校專業設定,學科門類,培養目標,核心能力,課程設定,就業面向,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與崗位分析,職業目標,職業能力,學習網站,就業前景,套用領域,專業簡析,技能證書,課程及就業方向,人才需求,培養目標,必然要求,課程改革措施,

高校專業設定

學業性質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專科

學科門類

製造類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面向計算機控制(工業控制智慧型化方向)技術領域,能適應企業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崗位需要,掌握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敬業與團隊合作精神,從事智慧型工控產品、工業控制網路等計算機控制系統及工業控制設備的生產製造、調試、運行維護、技術支持、產品銷售及其管理等實際工作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核心能力

計算機控制技術的運行、調試、維護、管理和開發。

課程設定

主要專業課程有: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C語言程式設計、單片機及其接口技術、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自動檢測與轉換技術(感測器)、變頻器套用技術、可程式控制技術與套用(PLC)、工業控制計算機技術、工業組態控制技術(人機界面)、工業網路技術、PAC技術與套用、工控產品行銷、自動生產執行緒序設計與調試、機械工學、物聯網套用技術、運動控制與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實習實訓課程有:電子產品焊接與調試實訓、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維修電工實訓、PLC控制系統設計與編程實訓。

就業面向

生產企業計算機控制系統及設備的運行、維護、管理和開發工作。

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與崗位分析

本專業是培養面向計算機控制(工業智慧型控制)技術領域,適應企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需要,培養具有基本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和套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與團隊合作精神,從事計算機控制系統及自動控制設備的運行維護、工程施工管理、技術支持與產品行銷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職業目標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工控產品的製造、銷售企業及各類擁有自動化生產製造設備的生產企業,在設備的運行維修部門從事計算機控制系統及設備的裝配、調試、運行維護和開發工作;可在工控設備製造、銷售企業成為技術支持人員、工程實施人員和銷售服務人員;可在企業中從事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操作、電氣控制設備的裝配;也可在電子產品製造企業從事產品的設計、生產檢驗等工作。
(1)在各類生產企業中擔任計算機控制設備、自動生產線及電氣設備的日常維護人員。
(2)在計算機控制設備製造、銷售企業的擔任產品的裝配調試、行銷、技術支持和開發人員。
(3)在自動化技術相關公司從事基於PLC套用系統的設計、施工及工控設備的維修工作。
(4)在電子產品製造企業從事智慧型電子產品的設計、生產工作。

職業能力

職業目標中共4個崗位,其中在設備的運行維修部門從事計算機控制系統及設備的裝配、調試與運行維護工作;可在工控設備製造、銷售企業成為技術支持人員、工程實施人員、開發人員和銷售服務人員為核心崗位。

學習網站

中國工控網、中華工控網、中國傳動網中國自動化網、中國智慧型網、控制工程網、變頻技術套用等。上網搜素工控、自動化、智慧型化即可。

就業前景

因為它集中了當今工控領域比較先進的技術,就業前景一片光明,要比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生產過程自動化等專業的就業要好。

套用領域

計算機控制技術是計算機技術套用的主要領域之一,工業、企業、農業、國防、科教等國民經濟各領域提出了對計算機控制專門人才的巨大需求;在社會發展需求方面,源於工業企業自動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提出了對計算機控制技術人員的新需求;另外,以上領域對計算機控制技術人員在控制軟、硬體方面提出了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專業簡析

該專業培養從事計算機控制產品的生產、裝配、測試;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軟、硬體實現、現場安裝、調試和維護;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管理、運行;計算機控制產品銷售;計算機控制技術的教學、培訓等等。國內本科各高院開設計算機控制專業的較少,高職、高專學院中開設的計算機控制專業的也不多,該專業的學生數占其它自動控制類專業的比例較低。另外,各院計算機控制專業的專業側重也有較大的差異,某一具體方向的人數更少,因此本專業人才就業前景很好。
本專業在學院大力支持下,獲得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建設不斷完善,共有12個實訓基地:電工實訓基地,電機維修實訓基地,單片機開發實訓基地,電氣控制設備實訓基地,中級維修電工實訓基地,高級維修電工實訓基地,PLC開發實訓基地,供變電實訓基地,專業綜合實訓基地,柔性系統實訓基地,過程控制實訓基地,學生的實訓課時在50%以上,保證了畢業生技能的培養。

技能證書

本專業實行一書多證制。要求學生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在校期間完成上崗實踐訓練,取得有關上崗資格證書。畢業生應取得維修電工中級證、計算機二級證、電工安全操作證。

課程及就業方向

工業企業的自動化程度只有依賴於計算機控制程度和儀器儀表的智慧型化程度,另外,我院處於經濟開發區,本地區在智慧型控制儀器儀表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行業優勢,所以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培養的人才服務於小型測控系統的設計、開發、運行、維護、檢測、調試,大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開發、運行、維護,智慧型儀器儀表的設計、開發、檢測、調試以及銷售等。
從事小型測控系統的設計開發運行維護檢測調試工作的主要專業課程是:微機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工業控制網路技術、網路資料庫基礎、VHDL語言與EDA、VB、VC++程式設計、電子電路識圖與製版、資料庫管理、智慧型控制技術基礎、計算機控制技術、VHDL語言與EDA、工業控制網路技術。
從事大型計算機控制系統運行、維護工作的主要專業課程是:微機原理、智慧型控制技術基礎、計算機控制技術、自動控制理論、晶閘管變流技術、VHDL語言與EDA、微型控制電機、可程式控制器套用、工業控制網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加入WTO以後,工業領域的現有設備將逐步被高智慧型的現代化設備所取代,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計算機控制技術的迅猛發展,如數控設備、自控設施的不斷普及,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技術人員市場需求量大,專業發展前景廣闊。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新設備,生產率的提高更離不開自動化設備的套用,而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使用、操作與維護,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技術工人可以勝任的,學科型的普通本科畢業生也是難以勝任的,它需要既懂得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又有較熟練的操作技術能力和豐富的實際生產經驗的高等技術套用性人才。因此,高職高專院校建立和完善計算機控制技術教學系統設計,培養符合當代社會需求的技術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本專業畢業生適應性強,就業面非常廣,隨著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推進,本地區,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迫切需要掌握計算機控制技術的專業人才。

人才需求

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的現狀,掌握本專業的行業特點、所面向的社會上的主要的崗位群及其對人員在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廣泛聽取來自各種用人單位的意見和建議等方式,較深入的了解了社會各界對於本專業人才的具體要求和需求量,了解從用人單位的角度反映出的大專層次人才與本科層次人才的主要區別,幫助我們在專業建設上可以面向社會需要而進行恰當調整,使我們的培養思想、培養目標和教育方法要符合社會需求,以使我們的學生更受社會歡迎。
根據我們的調查和分析,隨著先進計算機控制自動化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的不斷引進並陸續建成投產,對一線生產人員素質和層次要求越來越高,需要一批批具有高技能、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補充到生產一線。企業勞資部門普遍反映,具有較高職業技能和生產適應能力,拿得起、留得住的人才很難求。企業管理者普遍認識到,合理的人才結構既需要一批專業尖子人才,更需要一支高素質的產業隊伍。而尖子人才可以引進,但不可能引進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大軍。因此,迫切要求高職院校擔負起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人才的任務。
計算機控制技術是關於計算機控制系統方面的技術,是計算機、控制技術、網路通信技術、現代電子技術等多學科內容的集成。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輸入輸出接口、人機接口、控制器的設計及使用、抗干擾技術等,均屬於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範疇。
計算機控制技術使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和電子技術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實用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在自動控制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計算機控制技術的套用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成為自動控制的主要套用形式。
因此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計算機控制系統和PLC技術的能力,還需要了解網路通信技術、現代電子技術等相關學科知識。
畢業生應具備具有必備的文化基礎知識,掌握專業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初步社會創業知識;預備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套用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具有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能力、知識更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初級軟體開發能力、英語閱讀資料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多種崗位需求的基本技能基礎,能適應職業崗位變化的需要,能適應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畢業生應具備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礎知識及衛生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與鍛鍊身體的習慣,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體能及健康的心理。應具備一定的美學知識 和健康的審美意識,對自然、社會、生活和藝術具有初步的欣賞和鑑別能力。

培養目標

針對計算機控制技術崗位群的要求,為企業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掌握機械、電氣自動化、計算機控制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可就業於各類工礦企業,如冶金、化工、電力、紡織、菸草等行業,從事計算機控制系統及設備的日常維護、技術改造、故障搶修等工作;也可在中央控制室、專業產品行銷等部門工作;或在技術服務型公司,從事技術合作項目的洽談、系統設計、安裝、調試和後期技術服務工作等。
畢業生應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鄧小平理論;具有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明確的職業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團結協作、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熱愛勞動;具有積極進取的職業素質和心理素質。

必然要求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新型國家對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既面臨著極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了培養大量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高等職業院校需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而課程建設與改革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課程改革措施

(一)完善教學內容,突出高職特色
《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範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計算機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學過程中,要與就業崗位相結合,設計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工學結合”,學以致用。
(二)更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要注意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精講多練”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要體現“任務驅動”,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建立網路課堂,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學能力。要提高學生在統一考試中的通過率,就必須要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依照統一考試題庫中的題目,採用Authorware編制了一個選擇題練習軟體,設定了評分、查看答案等選項,深受學生歡迎,在統一考試中,成績明顯高於其它平行班。
(三)因材施教,縮小學生層次差距
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設計、靈活分層教學,注意課堂交流和信息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耐心輔導學生,及時調整教學進度,最大限度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以解決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1]
(四)完善考核方式,採用以證促學
計算機的套用已涉及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的要求已不僅僅停留在畢業證書上,更注重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包括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及對計算機的套用能力等。 [2]教委以證促學機制(註:學生取得計算機統一考試合格證書才有資格獲得畢業證),也加大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筆者認為,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通過率,建議適當增加操作題的分值比例,甚至可以加入平時成績的考核,這樣更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套用能力。
(五)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確保教學質量
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計算機教師不得不及時更新知識。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知識結構合理、實踐經驗豐富、業務水平較高的計算機師資隊伍,是提高計算機教學水平的關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