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曲歌·莫愁樂

《西曲歌》是漢魏六朝清商曲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內容方面也和《吳聲歌曲》一樣基本以情歌為主。《莫愁樂》是《西曲歌》之一,它是《西曲歌》中的《石城樂》的變曲。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大致可以確定《莫愁樂》的來源:在石城西面有一位歌妓,唱著風行的《石城樂》曲,那曲子的和聲是“妾莫愁”,因此人們就叫這位歌妓為莫愁,而且改創一種新的變曲(或許是她自己所改創)來適應她的歌唱,這變曲即《莫愁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西曲歌·莫愁樂
  • 作品別名:西曲歌·莫愁在何處
  • 創作年代:漢魏六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文學體裁:五言樂府詩
  • 作者:文人百姓
作品原文,其一,其二,註解,白話譯文,其一,其二,作品解析,

作品原文

其一

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1)。

其二

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
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2)。

註解

(1)莫愁:古樂府中傳說的女子。一說為洛陽人,為盧家少婦。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另一說為石城人(在今湖北省锺祥縣)。《舊唐書·音樂志二》:“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有‘莫愁’聲,故歌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石城:今湖北省锺祥縣。古稱郢,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春秋戰國時鐘祥為楚別邑,稱郊郢,系楚國陪都,戰國後期為楚國都城,西漢初置縣,三國時屬吳,置牙門戍築城,稱為石城。【漢典】古城名。在今湖北襄陽。艇子:<</FONT>方言>小艇。打:用力撥動。舉,提起。兩槳:撥動兩次船槳。槳,船槳。催送:催促送來。快送。
(2)聞:聽聞。聽說。歡:<</FONT>方言>喜歡之人,心愛之人。下:順水行船。東下。揚州:秦、漢時稱“廣陵”、“江都”等,東晉、南朝置“南兗州”,周時稱“吳州”。漢武帝時,在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揚州刺史部。相送:互相送行。楚山:山名。即荊山。在湖北省西部,武當山東南,漢江西岸。有抱玉岩,相傳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於此。泛指楚地之山。探手:伸手。探出雙手。抱腰:抱著細腰。江水斷不流:說江水已不再向東流,希望愛人不要走也。斷,絕斷。

白話譯文

其一

莫愁現在哪裡?莫愁現在石城西。
船夫用力撥動船槳,催促送莫愁來。

其二

聽聞郎君要東下揚州,小女子相送到楚山頭。
兩人伸手抱腰看,只見江水不再向東流。

作品解析

“西曲歌”和“吳聲歌”是南朝樂府兩大主曲。西曲產生於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包括今日湖北的江陵、宜昌、襄樊和河南的鄧縣一帶。南北朝時代,金陵和長江中游的荊州,是兩個大都督府所在地,也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的兩個重心,自然是官僚貴族、富商巨賈的麇集之地。這對南朝樂府的內容和風格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相比於“吳聲歌”,西曲產生的時代較晚,以齊、梁時代為多。
據《舊唐書·音樂志》和陳代釋智匠《古今樂錄》等史籍記載,《莫愁樂》產生的原因大致是這樣的:在石城(當時竟陵郡郡治所在地,竟陵即今湖北省鐘祥縣城)西面有位女子善歌《石城樂》,因《石城樂》的和聲是“妾莫愁”,所以人們就把這位歌女叫做“莫愁”,而且改創(也許就是這位莫愁自己改創)一種新的變曲來配合她的歌唱,這個變曲就是《莫愁樂》。
這首《莫愁樂》寫的是渡頭送別,但哀愁的成分並不多,倒是充滿了情感的大膽傾吐和出人意表的想像。《莫愁樂》中女性的情人是從江陵到揚州去,她在楚山頭為情郎送行。“楚山”,這裡泛指楚地的山,因江陵一帶春秋時期屬楚國。莫愁以楚山的突兀堅定來暗示自己的堅貞,以江水的流走來暗暗告誡情人。“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探手”是伸出雙手;“抱腰”,是抱住對方的腰,這都是雙方的動作;“看”也是雙方對視。短短几字,寫出了雙方的動作和情態,語約而意豐,這也是南朝樂府一個顯著的特點。“江水斷不流”五字,更加簡約和給人強烈震撼:似乎大江也為這對情人的摯情所感動,為之悲咽哽阻,以至流淌中斷。
《莫愁樂》中這句“江水斷不流”,不僅想像奇特而且大膽:它居然能想像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連大江也會斷流,那么,為了兩人的廝守,還有什麼辦不到的呢?還有什麼能阻隔的呢?南朝樂府中,類似這種發揮大膽而奇特的想像力的名句還很多。柳永的《雨霖鈴》是江水無情,情人不得不離去,陪伴情人的只有“暮靄沉沉”的楚天。而這首詩中卻是江水有情,為這對難捨難分的情人滯流靜波。可見表現同一種情感,可以用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手法,這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最後,還想指出的是,自從江陵的莫愁和《莫愁樂》出名以後,莫愁這個名字也跟著時髦起來,很多姑娘都以此為名。於是,北方的洛陽也有了莫愁,並且還有了具體的夫家——姓盧:“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梁武帝《河中之水歌》);石頭城(今南京市)有個莫愁湖,有的地理方誌介紹說,此湖的得名就是由於“昔有妓女莫愁家於此”)《太平寰宇記》)。正說明了西曲《莫愁樂》的深遠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