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嶺山歌

西嶺山歌

西嶺山歌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悠久、原始古樸、旋律流暢。其色彩、調式包含了藏、羌、漢民歌的一些元素,屬中華民族調式,產生於西嶺山民的生產、生活過程,由山民口口相授、代代流傳,分為酒歌、山歌、情歌、勞動歌、風俗及儀式歌等。西嶺山歌2014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嶺山歌
  • 遺產編號:Ⅱ-158
  • 非遺級別 :國家級
  • 批准時間 :2014年
  • 遺產類型 :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 :四川省大邑縣 
歷史起源,發展傳承,相關介紹,文化遺產,

歷史起源

山歌,是山魂之音,也是山民的心聲。有一首西嶺山歌歌詞是:“西嶺大山有山魂,西嶺山水養山民。山歌唱的是山魂聲,山歌唱的是山民心。“往昔數百年來,西嶺山民往往以唱山歌為樂事。他們在春種秋收中,在守玉米防獸害的高腳棚中,在撕玉米的深更半夜,在燒鹼、挖藥、伐木等下苦歷程中,用山歌提神,用山歌傳達情感,抒發曠達、樂觀、堅韌、頑強、誠信、幽默、機智的坦蕩情懷。由於西嶺歷史上曾為漢、藏、羌等民族雜居之地,西嶺山歌的旋律色彩、調式也包含了漢、藏、羌民歌的一些元素,色彩鮮明,音域較寬,調子高亢,唱法自由空間較大,旋律較為特殊,山味、野味和民族風味頗濃。
西嶺鎮位於四川省首府成都市以西100公里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嶺雪山腳下,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全鎮幅員面積678、3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70個社,總人口6500人,最高海拔5368米,平均海拔1400米,屬大山地區。年平均氣溫13.7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300—1500立方米,屬四川盆地邊緣山區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西嶺鎮,地處四川省成都市所轄之大邑縣西部,距縣城45公里, 距成都市100公里.
西嶺山歌大致可分為:勞動、愛情、勸化(包括諷諭)、喜慶、祭祀、灑歌等。其唱式有獨唱、領唱、和唱、對唱等,尤以獨唱居多。詞意富於比興,樂句結構完整,音樂形象集中,其詼諧逗趣,令人開心愉悅。勞動類:唱和春種、秋收、挖藥、燒鹼、伐木、狩獵、放牧等。愛情類:詠唱戀愛、偷情、求婚、夫妻情、反抗封建婚姻等。勸化類:警世、勸人求真務實、堅韌勤勞、揭惡揚等。灑歌類:以橫山灑歌為著。喜慶類:多用於紅白喜事、節日時日。祭祀類:喪葬、祭祖、掃墓(此類歌詞較少)。
西嶺山歌歌詞詼諧逗趣、粗放、野性、頗具刺激性、張力和感染力,耐人尋味。音調高亢、原始、古樸、空靈,實屬原汁原味原生態。旋律流暢,節奏平穩,曲調可隨詞段多少而反覆演唱。唱山歌不受時間、空間局限,頗具民眾性和廣泛性,既可自娛自樂,又可參與演唱、慶典、活動。曲調明快,輕鬆節奏鮮明。山歌講究真情實感,其反映山民勤勞、樸實、不畏艱辛追求真善美行美德,山歌的情真意摯和表達高潔情愫,正好對今人寓教於唱,寓教於樂提供內容和形式。西嶺山歌自有人煙以來,在民眾生產、生活、勞動中就存在. 是文化大餐中的原汁原味的民歌。

發展傳承

2007年,西嶺山西嶺山歌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搶救工作由張道深老師牽頭主持開展,並申報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年10月25日,以“西嶺山韻·律動巴蜀”為主題的西嶺山歌藝術節在西嶺鎮正式拉開帷幕,原生態的西嶺山歌獲得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授牌。據悉,本次山歌藝術節將持續至10月28日,活動期間,遊客可免費進入西嶺雪山景區。
“山歌王”齊登台
“歌聲太美妙了!”
“西嶺漢子名字多,有個名字叫背二哥。背糞上山忙農活,背糧上山去挖藥……”昨日,歷屆西嶺山歌藝術節的“山歌王”齊聚一堂,各亮絕活,喉嚨一開,立即技驚四座,原生態的山歌傳遍了山野溝谷。尤其是《西嶺背二哥》更是火了一把,“背二哥”這個當地土生土長的老行當讓大家倍覺親切。在“山歌王”中,劉萬瓊一登台,觀眾便響起潮水般的掌聲和喝彩聲,“她的音域太寬廣了,歌聲太美妙了!”幾年前,她憑藉過硬的唱功榮獲了首屆山歌賽狀元獎。
“山歌,是山區民間文化的一個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過去四五百年,西嶺山民往往以唱山歌為樂事,他們在春種秋收時,在挖藥、伐木等辛勞工作中,用山歌提神、傳達情感。但近幾十年,西嶺山歌卻幾乎斷代了。”現任大邑縣西嶺鎮西嶺山歌協會會長的張道深說,為了傳承發揚,這幾年來大邑縣開始對西嶺山歌挖掘、整理、開發,開始舉辦西嶺山歌節並組織村民比賽。“西嶺山歌可分為酒歌、山歌、情歌、勞動歌、風俗及儀式歌等。”昨日,因西嶺山歌深厚的人文歷史內涵,正式獲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授牌。
2013年2月18日,吉林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教授潘原釧不遠千里來我縣近距離聆聽西嶺山歌,並決定進行為期5天的考察,欲與我縣合作,共同將西嶺山歌推向國際舞台。潘原釧從央視遠方的家《北緯30度中國行》第132集大邑專輯中聆聽到了動人的西嶺山歌,從那一刻起,潘原釧便被西嶺山歌所獨有的韻味深深吸引。這次近距離聆聽西嶺山歌,更讓她感覺震撼。在經過幾番思考後,潘原釧決定將山歌分類整理,並初步決定與西嶺山歌協會合作,共同將西嶺山歌推向世界。同時,潘原釧希望我縣能夠進一步加大西嶺山歌后續人才的培養,不斷拓寬表演方式和表演平台,努力提高西嶺山歌的知名度。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亞群陪同考察。

相關介紹

西嶺是旅遊大鎮,原生態的西嶺山歌作為當地文化發展精髓和旅遊之魂,如今成為了大邑縣實施"文旅興縣"戰略的重要部分。現在"西嶺山歌"帶動了當地鄉村旅遊,甚至帶活了農家樂生意。”據介紹,大邑縣今後將加大“西嶺山歌”的市場化旅遊開發,將之打造成雪山風情小鎮甚至大邑縣建“國際旅遊目的地”的一個知名旅遊品牌。

文化遺產

2007年,西嶺山歌申報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8月23日,西嶺山歌入圍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11月11日,西嶺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至今,西嶺山歌協會演出隊每年節假日都在西嶺雪山遊客中心處實景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