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旅遊區

西岸旅遊區

西岸旅遊區,位於南海區西南隅,東與西樵、九江隔西江而相望,背倚新豐古地質斷裂帶山脈,茶山七十二峰橫亘其南,凹頂海拔540米,為南海第一高峰。 西岸自然生態環境極為優越,被稱為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一塊“潔壤”、南粵大地上的綠色寶地。 西岸,青山綿延,層巒疊翠;溪澗幽深,泉瀑充盈,具有九寨溝的風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岸旅遊區
  • 地點南海區西南隅
  • 海拔:540米
  • 稱號:南海第一高峰
地理環境,主要景點,

地理環境

西岸旅遊區,位於南海區西南隅,東與西樵、九江隔西江而相望,背倚新豐古地質斷裂帶山脈,茶山七十二峰橫亘其南,凹頂海拔540米,為南海第一高峰。 西岸自然生態環境極為優越,被稱為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一塊“潔壤”、南粵大地上的綠色寶地。 西岸,青山綿延,層巒疊翠;溪澗幽深,泉瀑充盈,具有九寨溝的風韻。

主要景點

慶雲洞景區
慶雲洞
慶雲洞慶雲洞
始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傳說,當年西岸附近的鶴山一帶瘟疫流行,經年不止,當地的善信道長遵祖師命,覓地建洞(道教稱規模較大的道觀建築為洞,寓“洞天福地”之意)。開初,眾道長曾往肇慶增城、羅浮山籌地尋建洞聖地,越數月而一無所獲。至是年七月,呂祖再顯聖示,眾道長始至西岸茶山,但見此地山高樹茂,澗幽水沛,驚呼:“殆別有天地之蓬萊境界乎!”於是,便在這茶山懷抱之中,銀坑溪之首建造起一座巍巍然道教宮觀,名曰慶雲洞。說來也奇,宮觀建起之後,附近的瘟疫就不醫而禁絕了。從此,慶雲洞名聲遠播,香火日盛。
令人痛心的是,在抗日戰爭淪陷時期,慶雲洞慘遭毀壞,抗戰勝利後,曾予重建;“文革”時期,此處再遭厄運。至1993年,在上級部門和海內外道教組織大力支持下,慶雲洞的復建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新建慶雲洞,門首牌樓高聳,護法殿、呂祖殿、三清寶殿等殿閣,依山勢層層起高遞進,聯楹接甍,飛檐翹角,氣勢恢弘。今日的慶雲洞,道教文化已遠播海外,其分支機構遍布東南亞和北美諸國。
● 銀坑溪
是一條長年流水不斷的山澗溪流。溪澗呈西南東北走向,全長約6公里,落差近500米。溪峽曲折幽深,林木繁茂,急流疊水,瀑布石潭,山清水秀,步移景換,令人目不暇接。其景觀神韻,贏得了“小九寨溝”之稱譽。
自慶雲洞右側溪口而上,沿途景點有:綠水潭、觀瀑亭、水源潭、黃金涌道、石門水簾、浴犬池、龜蛇獅相會、水簾洞牛心石、靈龜守澗、雄獅當道、水上方舟、龍井、梯水長流、雙乳石、三流飛瀉、三峽跳澗、斧劈石、滾水石、捨身崖、青蛙石、古猿望日、羔羊戲水、樹廊洞天、慶雲大瀑布。從大瀑布右側陡壁上攀,可至瀑頂,沿溪水前行1公里,便至茶山最高峰凹頂下。這一段溪谷,開闊平坦,溪水曲折,及至登上峰頂,只見群峰簇擁,如揖如拜,大有“一覽眾山小”和“天上人間”之感,是登高、觀日的理想境地。
長壽村
即銀坑溪村,因村中多百歲人瑞,故名長壽村。該村山環水抱,生態環境絕佳,是當今社會的一處世外桃源。
銀湖景區
位於慶雲洞景區入口處,北依山高林密的茶山山脈。景區內匯集了多條山溪水系,形成了東西狹長的水面達130公頃的大湖,煙波浩淼,水天一色,呈現出一幅天然山水長卷的景致。沿湖長達6公里的區域內,錯落有致地分布著體育活動區、民俗風情區、青年俱樂部––高級接待區、中心景區、盆景植物區、書畫及垂釣區、老年人活動區、療養區,以及十組依山傍水建築的、不同國家民族風格的別墅度假區。
獅子嶺森林公園
位於西岸旅遊區西南部,擁有山林近萬畝,山清水秀,自然生態環境良好。該園的建設,以“回歸自然”的生態環保觀念為指導思想,在保護、改造和發展現有植被的前提下,改造、最佳化環境,創造更為理想的森林旅遊景觀。森林公園,以森林遊樂為主題,以山取勝,以水取靜,崇尚自然,幽謐為貴。開闢的活動有:登山遊覽、水上活動、植物科普知識、燒烤、射擊、狩獵、騎馬、野生動物園等。
生態果園
位於西岸旅遊區的中部。這裡是一片海拔不超過50米的低矮丘陵地帶。丘陵與山塘相間,有山有水,生態條件良好。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環境保護和維護生態平衡為指導思想,建成生態型的百果園。該園既是優質果樹引種、試種的科研基地,又是果樹優良品種的推廣種植的示範點,同時也是一個別具風格的旅遊新景點和科普教育的好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