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桃園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安桃園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於1988年4月,是國家級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桃園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創建:1988年4月
  • 建築:50萬平方米
  • 企業:570家
簡介,概況,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規劃及實施,服務體系建設,產業發展扶持措施,

簡介

經過近20年的艱苦創業,我們從小到大、從無到有迅速發展,已經成為擁有近50萬平方米建築、570家企業、稅收突破8億元、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科技園區。

概況

桃園開發區分為三個組團,東組團為中央商務區,即沿二環路和高新路建設的CBD,中組團和西組團為產業區和孵化區。20年來,園區始終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目的,以集中新建區開發為重點,積極抓好招商引資和新建區建設,從最佳化環境、改善管理、完善服務入手,在大項目入區、大企業生產和硬環境建設、軟環境提高方面狠下功夫,擴大對內、對外全方位開放,積極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園區依託西安高新開發區健全的金融、工商、稅務、人才市場、商業、醫院等社會化支撐服務體系,全方位地為入區企業提供各項服務。目前,園區企業開發的高新技術產品約400餘項,發展了一批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效節能、生物技術和機電一體化為主的多學科、多門類、多層次、多種經濟成份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培育和扶持了一大批大中型工業骨幹企業,拉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經濟

近年來,園區經濟持續增長,截止2008年底,園區全口徑稅收任務完成81139.27萬元,其中地方稅收入完成38939.77萬元;技工貿總收入完成98億元,各項指標均位居區縣工業園區之首,多次受到西安高新開發區的表彰和獎勵。2008年,桃園開發區區政府考核指標中,國稅收入完成1651萬元,為確保目標的100.1%;地稅收入完成1952萬元,為確保目標的100.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0000萬元,為年計畫的100%;引進內資企業2家,內資實際到位24500萬元,為年計畫的100%;資質以上建築業總產值完成13.7億元,為年計畫的124.5%;規模以下工業產值增速達到25.5%。此外,開發區全口徑稅收預計突破8億元大關。同時,園區2008年承擔市高新管委會下達技工貿總收入任務為76.89億元,截至年底實際完成98億元,完成年計畫的127%,高居四個行政園區之首。

基礎設施建設

經過歷年的發展,園區內的大型配套工程熱力中心、開閉所、蓄水池均已投入使用,道路、水電、通訊、管網、寬頻光纖網路等配套設施全部建設到位,已經成為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園區。在硬環境建設方面,建設初期,桃園開發區依靠新建區400餘畝土地,先後建設了一批標誌性建築,如26層的志誠大廈、23層的華苑大廈、4棟7層標準廠房以及美歐大廈、鹹陽國際機場貨運中心一期工程,均起到了良好的引領作用。2003年以來,園區內新建成項目包括28層的財富中心一期、22層的陝西移動通信樞紐樓、陝西移動通信公司西安營業部營業樓、正信大廈、高新商務酒店、西部國際廣場和號稱開發區第一高度的標誌性建筑西港國際大廈等,大大提升了園區的產業形象和社會影響力。在建的大唐西市遺址恢復改造項目、中央首座項目和財富二期等省、市、區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42.3億,總建築面積達150萬平方米,建成後將為桃園開發區注入新的活力。
在道路建設方面,自1993年桃園開發區主幹道高新二路破土動工以來,截至目前,園區共建成了以高新一路、高新二路、高新三路、光遠路、光泰路為主的三縱二橫交通網,並且均承擔著西安高新開發區門戶入口的重要作用,同時,園區內小型道路四通八達,總建成道路長度達到3.5公里;在雨水、污水管道建設方面,管委會自籌資金,建設雨水、污水管道總長度4公里,全面完成了覆蓋整個園區的管網建設工作,並與高新區實現了併網;在路燈建設方面,2007年,由蓮湖區財政出資和管委會自籌資金50多萬元,對園區道路照明工程進行了改造建設,實現了園區點亮工程,目前園區內道路路燈總計64盞。

產業規劃及實施

在園區產業布局方面,桃園開發區在蓮湖區政府發展布局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區委、區政府提出的發展七大經濟板塊中,桃園開發區管委會承擔著大唐西市板塊和桃園開發區板塊兩大板塊的規劃建設工作。同時,在工作中,我們始終按照蓮湖區政府發展總體規劃和西安高新開發區的總體布局、要求,及時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大力推進優勢產業集群在園區的規模效應。目前,園區發展了一批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效節能、生物技術和機電一體化為主的多學科、多門類、多層次、多種經濟成份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吸引了東盛集團、法士特公司、迪賽公司、慶安公司等一大批工業龍頭企業,形成了以迪賽公司為龍頭的生物醫藥產業群體,以慶安公司為龍頭的機電一體化產業群體,以博康公司、青松公司、遠征公司為龍頭的電子技術產業群體,培育和扶持了一大批大中型工業骨幹企業,拉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服務體系建設

在園區服務、物業管理方面,我們盡一切努力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比如在新企業入區時,園區管理辦派有專人為企業辦理工商、稅務等手續,並施行“一條龍”式的親情化管理,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在園區硬環境建設服務方面,我們對高新一路、光泰路及園區內的人行道地磚重新進行了鋪設,並不定期進行保養維護,在園區基礎設施和點亮工程建設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不斷改善發展環境。在政策環境方面,基於西安高新開發區一體化發展的要求,我們學習利用西安高新管委會制定的各種企業優惠政策,並結合園區特點,制定出了切合實際的一些優惠政策,盡最大努力使入區企業充分享受到西安高新開發區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

產業發展扶持措施

桃園開發區管委會在工作中努力通過“兩個創新”,即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尤其是要通過多層次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突出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大力促進工業企業自主創新工作。同時,通過制度創新來加強和落實對技術創新的扶持和引導,通過制度創新來形成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環境和條件,努力把園區“技術創新”這一最具特色的優勢做大做強。近年來,管委會已經為園區內青松公司、遠征公司、中電公司、博康公司等13家民營科技企業爭取到1130萬元科技創新扶持資金。其中,為西安遠征科技有限公司的IPAS綜合自動化系統項目爭取科技創新扶持資金70萬元;為西安中電變壓器有限公司的數字調節控制系統項目爭取科技創新資金60萬元;為西安中振公司的達克羅塗覆生產項目爭取科技創新資金40萬元,解決了企業因為缺少資金,使得科技創新項目不能順利研發生產的現實困難,大大激發了園區內的技術創新熱情和熱潮。在管委會的“兩個創新”帶動下,西安遠征公司董事長南征被評為“全國優秀民營企業家”,公司“YZ綜合保護裝置”被評為陝西省重點新產品獎;2008年西安青松公司LED項目廣泛套用與北京奧運會和國外許多大型項目上;西安博康電子有限公司 “JTY-HS-BK701極早期吸氣式煙霧探測器”獲2007年西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較好地實現了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為繼續深化開發區“兩個創新”,大力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桃園開發區管委會繼續下大力氣扶持園區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工作。目前,在管委會的幫助和聯繫下西安楚龍達化工有限公司的有機氟表面活性劑系列已列入市級科技項目扶持計畫;西安博康消防有限公司也正在申請成立陝西省消防器材研發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