褘衣

褘衣

也作褘衣。周禮所記命婦六服之一,后妃、祭服朝服“三翟”中最隆重的一種。《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襢衣、褖衣”。王后從王祭先王之時服褘衣(王著絺冕)。 因周禮的傳統典範作用,褘衣成為後世皇后最高形制的禮服,既是祭服,也是朝服和冊封、婚禮的吉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褘衣
  • 褘衣介紹周禮所記命婦六服之一
  • 褘衣來源:以後的褘衣沿襲唐制
  • 記載:《舊唐書·志第二十五·》
褘衣介紹,褘衣來源,褘衣畫像,

褘衣介紹

也作褘衣。周禮所記命婦六服之一,后妃、祭服朝服三翟”中最隆重的一種。《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襢衣褖衣”。王后從王祭先王之時服褘衣(王著絺冕)。 因周禮的傳統典範作用,褘衣成為後世皇后最高形制的禮服,既是祭服,也是朝服和冊封、婚禮的吉服。
褘衣
周禮中褘衣為玄色,刻繒彩繪翬文(彩絹刻成雉雞之形,加以彩繪的紋飾),所用衣料為黑色紗榖,為了襯托出衣上的紋彩,特地在衣內綴一層白色夾里,即《周禮》所謂的“素沙”。

褘衣來源

《舊唐書·志第二十五·》褘衣,首飾花十二樹,並兩博鬢,其衣以深青織成為之,文為翬翟之形。(素質,五色,十二等。)素紗中單,黼領,羅縠褾、襈,褾、襈(皆用朱色也。)蔽膝,(隨裳色,以緅為領,用翟為章,三等。)大帶,(隨衣色,朱里,紕其外,上以朱錦,下以綠錦,紐約用青組。)以青衣,革帶,青襪、舄,(舄加金飾。)白玉雙佩,玄組雙大綬。(章彩尺寸與乘輿同。)受冊、助祭、朝會諸大事則服之。
以後的褘衣沿襲唐制。然而沒有傳世的唐代皇后畫像可供參考,我們只能從宋、明的皇后畫像中探尋其原型了。
《宋史·輿服志》:禕之衣,深青織成,翟文赤質,五色十二等。青紗中單,黼領,羅縠褾襈,蔽膝隨裳色,以緅為領緣,用翟為章,三等。大帶隨衣色,朱里,紕其外,上以朱錦,下以綠錦,紐約用青組,革帶以青衣之,白玉雙佩,黑組,雙大綬,小綬三,間施玉環三,青韈、舄,舄加金飾。受冊、朝謁景靈宮服之。

褘衣畫像

圖1 宋代皇后著褘衣畫像:
圖中可見:戴鳳冠、三博鬢,衣色深青,翟文赤質,五色十二等。白紗中單,織金雲龍紋領、褾、襈(皆朱色),朱裳,無敝膝、大帶。革帶,襪、舄、佩、綬因畫像姿勢不可見。
褘衣
圖2 宋代皇后著褘衣畫像:
圖中可見:面部貼花鈿、戴鳳冠、三博鬢,衣深青色,紋翬翟。白色素紗中單,織金紋領、褾、襈(皆朱色),朱裳,青舄加金飾,敝膝(朱里,紕其外,上做以朱錦,上右以綠錦,下以綠錦,紐約用青組),無大帶。革帶以青衣之,襪、佩、綬因畫像姿勢不可見。
褘衣
圖3 明孝定皇后李氏(神宗生母)
圖4 明孝元貞皇后郭氏
褘衣
“大韓帝國”時期的一件皇后級別翟衣局部。
褘衣
朝鮮自明朝滅亡前一直認中國為宗主國,中國自明朝亡國後,同屬華夏文化體系的朝鮮一開始並不對非華夏的清朝臣服。宗主國不存在的情況下,朝鮮衣冠最終也上越一級。這本不是褘衣的典型,但無奈中國早已沒有褘衣實物,暫且拿韓國歷史上這唯一一件皇后級別的翟衣來參考一下——注意領緣,本來諸侯夫人揄翟的織金鳳紋也改成了皇后褘衣的織金雲龍紋。另外,九等(行)翟文也增加成了十二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