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收費站

衡水收費站

衡水收費站隸屬於河北省高速公路石黃管理處,坐落於衡水市區以北5公里處,毗鄰106國道,是衡水市的北大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衡水收費站
  • 外文名:hengshuishoufeizhan
  • 類別:收費站
  • 地點:衡水
  • 國家:中國
  • 省份:河北
  • 屬性:高速收費站
簡介,延伸閱讀,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區位交通優勢,

簡介

衡水收費站坐落於衡水市以北5公里處,毗鄰106國道,是衡水市的北大門。站內共設定5上9下,共14個車道。現有職工99人,其中黨員13人,團員37人,是一支業務精湛、紀律嚴明、作風紮實的隊伍。
自建站以來,衡水收費站始終秉承“文化凝聚人心、制度規範行為、信念成就未來”的管理理念,以爭星創青等為工作抓手,緊緊圍繞收費這一重心,大力弘揚微笑服務、親情服務及委屈服務的精神,通過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切實提高了職工的思想道德修養、收費業務技能和文明服務水平,為構建和諧收費站區、打造優質服務視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全員的共同努力下,衡水收費站正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揚帆起航

延伸閱讀

衡水地處華北平原,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東與山東德州毗鄰,省內與邢台、石家莊、保定、滄州接壤,距北京、天津都只有260公里。1996年7月撤消衡水地區,設立地級衡水市,現轄1區2市8縣和1個經濟開發區、1個衡水湖管委會,118個鄉鎮、辦事處,4994個行政村。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人口420萬。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撤地建市的十一年間,衡水實現了較快發展,社會生產力、綜合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548.8億元,比1996年增長1.6倍多(1996年為207.2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32.66億元,比1996年增長2.7倍(8.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3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7元,比1996年分別增長1.9倍和0.8倍(1996年分別為3343元和1994元);市區建成區面積建市初的18平方公里擴至4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由18萬人增至40萬人。
概括衡水市情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相傳大禹治水劃天下為九州,現衡水所轄冀州為九州之首。河北稱冀,也緣於此。現衡水市政府所在地桃城區,漢時稱桃縣,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置衡水縣,定名衡水是取“漳河流經、水陸通達、風水恆存”之義。衡水處於齊魯文化與燕趙文化的結合部,深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一代代歷史名人,古時曾湧現出西漢儒學大師董仲舒,唐代著名經學家孔穎達,唐代詩人高適等一大批傑出人物;近現代更有“京劇大師”苟慧生、張二奎、侯喜瑞,“鼓界大王”劉寶全,形意拳鼻祖李洛能,當代文學巨匠孫犁等享譽海內外。衡水的燦爛文化創造了一大批文化遺產,董子祠、亞夫墓、賈島村、安濟橋、竇氏青山、封氏墓群、冀州古城、景州舍利塔、衡水寶雲寺等歷史文化古蹟,屹立在千年風雨中見證著衡水的古老文明;武強木版年畫、冀派內畫作為傳統民間藝術代表,被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侯店毛筆、內畫鼻煙壺、宮廷金魚被譽為“衡水三絕”,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衡水又是革命老區,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台城特別支部(1923年8月成立)和河北省第一個縣級黨組織??中共安平縣委(1924年8月組建)就誕生在我市。抗戰時期,徐向前、宋任窮、陳再道、王任重、劉志堅等老?br>槐哺錈?以?謖飫鐫⊙?苷?劉建章、崔月梨、崔乃夫等一批衡水籍領導同志曾在這裡工作過。以王玉坤、耿長鎖為代表的百萬農民,從“組織起來”的探索中看到了共同富裕的希望,安平縣南王莊三戶農民辦社的壯舉,被毛主席譽為“五億農民的方向”。

資源豐富

全市耕地870萬畝,人均2.13畝,高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糧、棉、油人均占有量均居全省第一,是全國、全省的糧食生產基地、棉花生產基地和京津重要的農副產品加工供應基地。通過結構調整,已經形成了瘦肉型豬、肉(奶)牛、蔬菜和果品林木四大主導產業。安平瘦肉型豬產業,擁有世界最好的生豬資源-斯格豬,是全國人代會、黨代會指定特供產品,年出欄100萬頭。饒陽、武強是北京、天津等城市無公害蔬菜的供應基地,“宮廷貢品”深州蜜桃、阜城鴨梨名揚天下。衡水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和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市,有用材林、特用經濟林400萬畝。位於城區南郊的衡水湖,由公元前602年,黃河決口改道沖刷而成,總面積187.87平方公里,總蓄水面積75平方公里,相傳三國時期是曹操操練水軍的地方。它是華北平原上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森林的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2003年和2004年分別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和水利風景區。這裡碧波蕩漾,漁歌唱晚,296種鳥類常年生存繁衍,每年的秋冬季節,成千上萬隻丹頂鶴、大天鵝、小天鵝從遙遠的西波利亞、澳大利亞飛到臨這裡棲息。2002年,江澤民同志到衡水視察時,要求“要把這片水面保護好、宣傳好!”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衡水的鄉鎮企業興起於60年代末,發展水平始終居全省前列,在全市經濟中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湧現出了一批在全國、全省知名的鄉鎮企業集團。近幾年來,我們按照“鼓勵、規範、引導、服務“的方針,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放手、放膽發展,推動工業經濟上台階、上規模、上水平。重點抓好“四個一批”,即最佳化政策環境催生一批,擴大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加快產權制度改革轉換一批,實施骨幹帶動壯大提高一批。到2006年底,全市民營企業發展到17萬戶,從業人員達到94.6萬人,民營工業增加值、上繳稅金占全市工業增加值和工商稅收的比重分別達到85%和82%。其中,京華集團年產焊管120萬噸,產量居亞洲第一,年銷售收入60億元。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我市區域經濟特色鮮明,呈現一縣一業、一縣兩業、多縣一業的發展格局。經過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安平絲網、棗強玻璃鋼、大營皮毛、桃城工程橡膠、景縣汽車配件、冀州採暖鑄造等十大特色產業,並湧現出中國絲網產銷基地、中國工程橡膠基地、玻璃鋼生產基地、裘皮生產基地、採暖鑄造生產基地和工藝美術之鄉、鐵塔之鄉等一批在國內外享譽盛名的特色產品生產加工製造基地。安平絲網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5%,占全國出口量的80%以上;桃城工程橡膠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以上;棗強玻璃鋼是國內三大玻璃鋼生產基地之一,大營皮毛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天下裘都”;景縣的橡塑製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40%,通訊器材達到35%,是全國最大的液壓膠管生產基地和通訊塔生產基地;冀州採暖鑄造業占全國市場的1/8並批量出口;武強西洋樂器全國出口量第一。

區位交通優勢

衡水位於“兩環一線”(環京津、環渤海,京九沿線)的特殊位置,京九鐵路、石德鐵路在衡水相交,衡水是京九線京南第一大站。307、106國道和石黃、衡榆、衡德高速公路、準備開工的大廣高速公路,以及濟石太銀和京九通訊光纜幹線都在這裡交匯,衡水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被經濟學家譽為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字交叉”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