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災(農業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蟲災屬於有害生物繁殖過量型災害,指由於某種昆蟲的發生量過大,吞食大量農作物,從而造成饑饉的自然災害。

概述,類型,

概述

我國古代蟲災多發,蟲災與水災、旱災、饑荒四種發生次數多、為害面廣、牽涉面大的四種災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主災”。

類型

中國古代蟲災主要是蝗災,但蝝蟲、粘蟲、桑蟲、螟蟲、蝻蟲等也曾引起過嚴重的蟲災。據統計,宋朝發生蟲災108次,其中蝗災92次,占85.2%;其餘的蟲災有:蝝蟲4次,粘蟲4次,桑蟲3次,螟蟲2次,蝻蟲、*[甘+蟲+蟲]蟲和其它蟲各1次。元朝發生蟲災85次,其中蝗災68次,占80%;其餘是:桑蟲7次,粘蟲2次,其它蟲2次,稻蟲、麥蟲、螟蟲,蝝蟲各1次。明朝發生蟲災102次,其中蝗災91次,占89.2%;其它蟲災11次。清朝發生蟲災112次,其中蝗災86次,占76.8%;其它蟲災26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