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源村

蜀源村

蜀源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坐落於黃山南麓,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導以旅遊業為副業的鄉村。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曾獲得國家級旅遊示範村,省級百佳農村和市級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蜀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
  • 電話區號:0559
  • 郵政區碼:245000
  • 面積:2.6平方公里
  • 人口:832(2004年)
  • 車牌代碼:皖J
地理環境,行政區劃,自然資源,歷史沿革,自然狀況,人文條件,經濟發展,人口,產業,產值,建設現狀,獲得榮譽,村務活動,工作總結,黨員議事,發展觀,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蜀源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東北部,北與呈坎鎮接壤,東臨歙縣富溪鄉,西、南分別與本鎮東山村、二聯村毗鄰;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3公頃,其中水田面積58.6公頃,區域內山場面積276公頃,竹園面積18.6公頃;呈靈潛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捷。2006年被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市級示範村。
蜀源村
蜀源村,位於黃山南麓,地理位置優越,四面環山,古森參天,靈金河(又名金帶溪)呈“s”形,一水環流似玉帶貫穿全村,因地形極像四川盆地,故稱蜀源。
蜀源最美的時候是十月,近百畝向日葵競相綻放,金黃耀眼的花朵勾勒出一幅燦爛的美麗畫卷。這個典型的徽州古村,村民淳樸,文風昌盛。村中還有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巷、古井等眾多的歷史蹤跡。

行政區劃

由蜀口、北山下、前山等6個自然村8個村民組組成。

自然資源

地處潛口鎮的東北部,東接中國牌坊群之鄉--棠樾,南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唐模,西與“非遺傳承地”---潛口相攘,北依“天上街市”靈山。距區政府所在地岩寺11公里,市政府所在地屯溪28公里。轄蜀源、前山、鐵匠塢、北山下、蜀口、板橋山六個自然村,耕地65.3公頃,林地山場27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

歷史沿革

蜀源村歷史悠久。有著千餘年的歷史,古時曾是西袞繡鄉二十二都一圖賴、三圖萬之境;國民政府時期,初期屬靈棠鄉管轄,鄉公所設棠樾村(另轄靈山、稠墅、棠樾等村),後劃歸豐山鄉管轄,鄉公所設唐模村(另轄東山、二聯、穎川、唐模等村)。1949年4月下旬,歙縣全境解放,蜀源“優曇保”改名“蜀源行政村”,隸屬歙縣富堨區管轄,1951年劃入潛口區。1953年下半年,潛口區新設兩個半脫產的鄉,蜀源隸屬東山鄉(另有唐模、東山、二聯、穎川四個村)。1956年進入合作化時期,蜀源成立“建新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全國實現公社化,蜀源更名為“建新生產大隊”,初期隸屬“岩寺人民公社潛口管理區”,後屬“岩寺區潛口人民公社”。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人民公社體制撤銷,陸續恢復鄉、村建制,蜀源於1984年撤銷“建新大隊”,建立“蜀源村民委員會”,隸屬潛口鄉(鎮)。
蜀源村蜀源村
蜀源村風光優美。為具代表性江南水鄉風韻的徽州古村落,靈金河(又名金帶溪)呈“s”形穿村而過,形同裝滿寶物之袋,觀音、羅漢二山緊緊夾峙,正合“水口宜山川融結峙流不絕”之水口堪輿相解。蜿蜒山溪,青石曲徑,田野靜臥,粉牆黛瓦,故素有“小桃花園”之美譽,清著名書法家鄧石如書寫的隸書“優曇谷”和篆體“小桃花源”石匾今存完好。始建於明代的排水水系貫穿全村,至今仍然發揮著作用,明代古梯田蜿蜒於靈金山之巔,明清古棧道穿梭於前山嶺。
蜀源村文化厚重。被人們稱為“東南鄒魯”的古徽州著有商儒之鄉,曾孕育了頗具特色徽文化的古村落,蜀源村乃懷其中。徽州“三絕”古祠、古民居、古牌坊,蜀源俱領風騷。現有明清牌坊3座,古民居20餘幢,古祠堂1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本堂”和“思恕堂”。德本堂為明清時期鏢師所建,其廳堂雕飾華麗精美,建築布局別具一格。思恕堂為鮑姓鹽富商所建,其門樓磚雕“揚州瘦西湖全景圖”,其布局自然,線條細膩,山水花鳥、樓閣亭橋、舟車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為絕佳精品,國內罕見。此外,文物勝跡還有贊憲坊、貞壽之門、節孝坊、都天廟、元代烈女碑等。
蜀源村物產豐富。平畈區平均海拔180米,無霜期226天,年均溫19℃,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盛產貢米、甘蔗、西瓜、貢菊、黃山毛峰、筍乾等黃山特色農產品,麻酥糖、毛豆腐、蜀源糕餅、蜀源年糕等徽州特色小吃,享譽海外,名揚天下。

自然狀況

系半山半丘陵區,四面環山,古樹參天,修竹滴翠,綠色植被保護好,全村森林覆蓋率達80%,風光秀麗。由於地理環境極似四川盆地,故名“蜀源”。又因村口觀音山上盛產桃花、曇花,故又有“小桃花源”、“優曇谷”的美稱。適宜發展旅遊業、農業、林業。該村四面環山,極似四川盆地,故稱蜀源,又因其水口觀音山上盛產桃花、曇花,故又有“小桃花源”和“優曇谷”之稱,經考證,該村是一個巨大的天然磁場,同時水源中富含鍶等礦物質,是不可多得的礦泉水,著名的有高廟泉、龍麓泉、鳳谷泉等,自涌井泉多處可見,水體清透無瑕。據說該村解放後至今出了124位大學生,皆是喝了此水原故,故又稱“聰明水”。

人文條件

村里留有眾多的文物古蹟,徽派古建三絕的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全部都有。其中明清牌坊3座,古民居20餘幢,古祠堂1幢。另外還有古橋、古巷、古泉(倉麓泉)。其中的西湖全景石雕門罩和劉墉、鄧石如等名人書法碑刻堪稱精品。解放至今大中專畢業生在外工作100多人,他們中既有中高層國家幹部,也有高級工程師、教授等,還有一大批在外創業人員。蜀源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還有濃厚的徽文化底蘊。該村始建於南宋建炎年(1127年),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歷史上官位最高達到戶部尚書,矗立在村口的“貞壽之門”、“節孝”和“贊憲”三座牌坊,就是很好的見證。蜀源村的休閒養生游使都市生活的老年人投身寧靜安逸的鄉村,飽覽品位獨特的徽韻,分享山里人家的祥和,享受人間仙境之悠然。
貞壽之門、節孝貞壽之門、節孝

經濟發展

人口

轄6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239戶,832人,全村2005年底總戶數240戶,總人口832人,農業人口826人,占總人口的99%;農村勞動力450人,其中外出務工243人。
該村兩委緊緊抓住中央惠農、支農政策,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事業建設。通過幾年的努力,一產以特色種養業為主,如無公害西瓜、面積達100餘畝,在2013年,是黃山市為數不多的全電腦控制的智慧型化快繁基地和面積達1200餘畝的經果林基地等;二產主要以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興辦了服裝加工廠6個;三產以發展休閒養生游及配套服務業為主,形成了三產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同時,由於加大了基礎事業建設的投入,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2005年農村經濟收入為885萬元,人均純收入為3268元,解放以來,該村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近幾年,榮獲“安徽省百佳生態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範村”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等稱號,多次榮獲市、區“五個好”黨支部。
村兩委由5人組成,支部3人,是一個團結、幹事、謀事的班子。支部共有黨員22名,國中以上文化程度16人,占72.7%;45歲以下8人,占36.4%,女黨員5人,占22.7%。

產業

農業主導產業為種植業,農村第二產業主要為農副產品加工業、服裝生產,第三產業為旅遊及其相關的服務業。

產值

全村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85萬元,農業產值135萬元,工業產值185萬元,其它經濟產值47萬元,村組集體經濟收入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68元。

建設現狀

(1)國土資源: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農業耕地65.3公頃,林地276公頃。
(2)產業基礎:一產種植業以糧油、蔬菜為主,養殖業以養蜂、養豬、養禽為主,二產有糧食加工廠、茶葉加工廠和二十世紀末創辦的礦泉水廠以及在屯溪、岩寺等地興辦的服裝加工廠,三產主要有2000年起步的休閒養生游。
(3)城鎮建設基礎:通過幾年的旅遊發展,古村落採取保護性開發,村中道路得到整治,村民生產、生活用水便利,開通了有線電視和移動通訊網站。
(4)交通基礎:坤靈旅遊公路穿村而過,大部分村內道路已完成硬化工程,交通十分便捷。
(5)旅遊發展基礎:創辦於2000年的休閒養生游。

獲得榮譽

2000年1月,在全市率先創辦“優曇谷休閒養生旅遊中心”,吸引了上海、浙江、江蘇等華東大都市遊客前賞徽州古蹟之美,享田園風光之秀,開安徽省“農家樂”發展之先河。為此,榮獲“華東休閒養生第一村”之美譽。2004年5月7日,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來對蜀源的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充分肯定,對蜀源村的自然風貌感慨盡致。2000年7月,被農業部和國家旅遊總局評定為“國家級農村旅遊示範村”。2006年,被評為“安徽省百佳生態村”稱號。2008年,被確定為黃山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市級示範村”。

村務活動

潛口鎮蜀源村融入5A景區創建工作中,依據《黃山市蜀源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推進鄉村旅遊發展給力美好鄉村建設。“1”即一大主題:發展定位為休閒養生度假旅遊。“2”即兩大目標:即打造成徽州區旅遊重要節點、華東地區乃至全國養生勝地。“3”即三大板塊:重點在休閒養生、山水田園、運動健身方面下功夫。“4” 即四大產品:逐步打造並推進仙居、美食、鄉村游、健身游等旅遊產品。“5”即五大工程:實施以農家樂鄉村養生館、鄉村養生美食街、蜀源綠道等為重點的旅遊建設工程;以旅遊形象提升與宣傳促銷為重點的市場開發工程;以村莊環境整治、生態建設與設施配套為重點的環境最佳化工程;以古民居保護利用為重點的徽文化提升工程;以品牌建設與經營為重點的轉型增效工程,推進蜀源鄉村旅遊二次創業。
2013年10月3日,市委書記王福宏蒞臨蜀源村視察旅遊專業村和農家樂旅遊發展情況。市委常委、秘書長畢無非,副市長周天偉參加。
今年第一次嘗試特色種植髮展鄉村旅遊的蜀源村成了黃金周最搶眼的景點之一,金燦燦的向日葵吸引一批又一批遠道而來的遊客。王福宏走入村中,仔細了解農家樂發展情況,並來到鮑灶斌、劉碧雲等農戶家中與他們親切交談。王福宏說,蜀源村歷史悠久、交通便捷,自然環境、綜合條件不錯,村兩委要帶領村民著手做好村莊發展規劃,有序發展農家樂旅遊,注重打造品牌,把人氣聚起來,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集體經濟發展。
區委書記程紅,區委副書記、主持政府工作的副區長王恆來,市直有關部門領導,鎮黨政主要領導參加。
蜀源村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在蜀源村部會議室準時召開,徽州區民政局長、潛口鎮第六聯合黨委書記蔣愛中,潛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范春偉,鎮黨委委員、聯村組長王新華出席會議;大會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潘根順主持,會議開始前潘根順書記首先向參會人員傳達了近期市委、區委和鎮黨委有關會議精神。蜀源村黨支部書記鮑寬勤做了《蜀源村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講話》,詳細介紹了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意義、活動要求和活動環節,並結合我村實際,在鎮黨委“一軸兩翼三區四帶”發展戰略和實施“1+3”模式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五個新”舉措(解放思想觀念,推進隊伍建設新提升、著力真抓實幹,推進美好鄉村新發展、最佳化產業結構,推進資源優勢新發揮、大力挖掘資源,推進旅遊發展新創業、加強創新管理,推進鄉風文明新高度);村委會主任鮑家皓做了2013年工作總結及2014年工作部署。會上聯村組長王新華做簡要發言,鎮長范春偉作重要指導講話。范鎮長首先充分肯定了蜀源村對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視,並從從四個方面、結合我村實際,對開展此次教育實踐活動提了要求:1、設計好本次教育實踐活動的載體;2、把握好活動開展不同層面的切入點;3、依靠民眾開展好此次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4、要切實解決好民眾反映的突出問題。
2012年9月1日上午,蜀源村在村部大會議室召開“保持黨的純潔性”專題組織生活會。村兩委成員、黨員參加會議,鎮黨委委員、聯村組長汪新華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會議由村黨支部書記鮑寬勤主持。
會議進行五項議程:一是宣讀鎮黨委《關於召開“保持黨的純潔性”專題組織生活會的通知》精神;二是傳達學習市委書記、區委書記的黨課報告內容要點;三是圍繞“保持黨的純潔性”主題,對照 “六查六看”進行發言;四是廣泛徵求意見,與會黨員對村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與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五是鎮黨委委員、聯村組長王新華對每位班子成員保持黨的純潔性情況進行了講評。
通過組織生活會的召開,村兩委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班子成員在思想認識上、作風建設上、能力素質上進一步提升,全體黨員幹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實際行動保持黨的純潔性,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鎮黨委委員、聯村組長王新華講話指出,黨員對照“六查六看”要求,結合自身的實際分析查擺存在的問題較為準確、全面、客觀。對他人和單位的建議與意見也非常的務實與坦誠,會議起到了純潔思想、淨化心理、自我提高和促進團結的作用。並強調,村兩委將認真正視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決心抓住這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大好機會,加強學習,拓寬思路,採取措施,狠抓落實,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隊伍素質提新提升;二是注重社會管理工作新加強;三是注重統籌謀劃工作新推進,以實際行動保持黨的純潔性,為打造全市旅遊文化生態特色發展第一鎮的目標作貢獻。
會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潘根順傳達學習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福宏同志黨課報告《以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推進科學發展,在推進科學發展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和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武同志黨課報告《在加快建設富裕和諧美好新徽州中保持黨的純潔性》精神。
潛口鎮蜀源村黨支部在全村大力開展“十個一”活動,進一步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弘揚鐵軍精神,錘鍊過硬本領,推動蜀源村經濟社會超常規跨越式和諧發展,以實際行動熱烈慶祝建黨91周年,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一是組織一次黨課教育。邀請鎮第六聯合黨委書記、區民政局長蔣愛中上題為《凝心聚力、創先爭優,為建設富裕和諧美好新蜀源而不懈努力》黨課,用簡單翔實樸素的語言一一講述,黨員深受教育鼓舞。
二是總結一次半年工作。在黨員大會上認真總結上半年來黨建工作所取得成績和存在不足,進一步提出下半年工作打算。
三是發展一批新黨員。規範程式、認真研究,發展報批正式黨員2名、預備黨員3名、發展對象2名和入黨積極分子4名,為組織隊伍輸送新鮮血液。
四是開展一次黨員評議。結合“動車組工程”要求,實施好“1621工程”,對黨員進行評議。 共評出五星級黨員3名、四星級黨員16名、三星級黨員4名、二星級黨員2名。並按照先鋒型(五星級)、先進型(四星級)、跟進型(三星級)、提高型(二星級)進行掛牌。
五是推薦一次後備幹部。組織全體黨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對村“兩委”幹部後備人才進行了推薦,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教育,為推進村級事業後繼有人奠定基礎。
六是組織一次走訪慰問。對全村2名離任老幹部、2名困難黨員及1名黨員困難家屬進行走訪慰問,送上慰問金1500元,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七是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號召全體黨員起立,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激發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履行好黨員的義務。
八是開一次組織生活會。圍繞紀念建黨91周年召開一次專題組織生活會,讓黨員幹部回憶黨的培養歷程,強化黨員宗旨意識,激發黨員工作熱情。同時,對照“雙過半”目標任務,看成績、找差距、比奉獻。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認真整改提高。
九是聯合開一次座談會。聯合村、企、機關召開一次座談會,圍繞“抓發展、爭過半”主題,分析村招商引資、集體經濟、亮點工作開展情況,進一步找差距,明舉措,促趕超。
十是觀一次黨建專題片。通過黨員電教平台,組織黨員觀看一次“七一”黨建專題片,不斷增強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和政治素養,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為建設富裕和諧美好新蜀源而努力奮鬥。

工作總結

蜀源村認真按照區、鎮黨委創先爭優活動的安排部署,精心設計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通過強化措施,真抓落實,迅速在全本掀起了學先進、趕先進的濃厚氛圍。現將本村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統一思想、行動迅速,全面啟動創先爭優活動
自鎮創先爭優活動動員會後,我村及時召開村兩委會,集中學習區、鎮黨委主要領導講話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並對我村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進行專題研究,成立了由村黨支部書記鮑恭煊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具有蜀源特色、主題鮮明、載體豐富的活動實施方案。5月 日,在全村黨員中召開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動員大會,傳達貫徹上級黨委創先爭優活動動員會議精神,廣泛動員和具體部署全村創先爭優活動各個階段的重點內容。截至目前,全村25名黨員積極參與到創先爭優活動中來。
二、明確主題、創新載體,推動活動深入開展
我村結合“雨潤工程”、“駐村夜訪”活動的開展,通過座談會、發放徵求意見表等形式,在廣泛調研基礎上,確定了“築堅強堡壘、樹先鋒形象、促科學發展,打造和諧蜀源”的活動主題,研究確定了“弘揚鐵軍精神、爭當科學發展先鋒”、“1621工程”的活動載體,通過這些切實可行的鮮活載體,極大地豐富了創先爭優活動內容,使活動與本村正在開展的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防止了活動與實際工作脫節現象,有效促進了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強化措施、真抓落實,確保活動實效
(一)認真組織黨員培訓,通過黨員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本村黨員的理論素養。積極藉助遠教、報紙等媒介,組織廣大黨員零距離觀看創先爭優活動節目,從找差距中求提高。同時,認真開展“黨員動態承諾”活動,並將“最佳化環境,促進發展”明確為“村黨支部承諾”內容,全村共有17名黨員領諾,極大地增強了本村黨員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作好黨員發展工作,摸清黨員底數。結合本次“七一”黨員大會,經全體黨員票決公示,同意吸收劉鋆為中共正式黨員,同意鮑傳傑等3名同志轉為預備黨員,同意吸收曹斌等4名同志為入黨積極分子。對全村黨員隊伍現狀進行全面調研摸底,篩選出鮑紅玲等優秀黨員,把他們作為全村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典型進行重點培養、指導,努力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以先進帶後進,對後進黨員則進行重點整治轉化。
(三)營造濃厚了活動氛圍。通過在村明顯位置、公示欄等處懸掛宣傳標語,張貼宣傳資料,在蜀源村先鋒線上工作站開闢創先爭優活動專欄,及時報導創先爭優活動開展過程中湧現出的好經驗、好做法,鼓勵先進,鞭撻後進。為全村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下步工作:
一是結合區、鎮創先爭優活動要求,開展一次自查活動,通過自查,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確保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
二是認真落實“黨員動態承諾”,充分發揮黨員模範作用,以點帶面,協助村、組做好三資清理、計生、維穩相關工作。
三是精心組織活動開展,在保證“規定動作”到位的同時,積極開展“特色活動”,力爭多出精品,出亮點。
四是進一步完善本村創先爭優活動的檔案整理。
自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我區不斷深化拓展“動車組工程”,積極創新基層黨組織設定,先後在各鄉鎮成立了城鄉基層黨組織聯合黨委,為各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出謀獻策。
10月23日,新成立的潛口鎮第六聯合黨委在蜀源村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幫扶聯誼單位區民政局、天馬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共同參加了會議。
會上,第六聯合黨委專職副書記余國傑傳達學習了《關於城鄉基層組織聯合黨委創先爭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跨躍發展的實施意見》及《關於加快發展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檔案精神,宣讀了潛口鎮第六黨委組織人事安排。
蜀源村黨支部書記鮑恭煊結合本村實際,就打造“一村一品”——“老年生態養生特色村”,在招商引資(稅)、發展蜀源生態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旅遊“二次創業”等方面的發展思路及下步舉措進行了匯報,力爭2012年內實現村集體經濟年淨收入超50萬,農民入均純收入超9000元目標。
隨後,與會人員就蜀源村如何順利實現集體經濟年淨收入50萬目標進行了熱烈探討,大家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第六聯合黨委副書記、聯誼單位天馬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明海表示將充分利用企業優勢,積極幫助蜀源村在招商引資(稅)上取得新突破,為村集體經濟壯大做出貢獻。
第六聯合黨委書記、區民政局局長蔣愛中指出,蜀源村具有生態、人文、旅遊等資源優勢,發展基礎好、底子實,下步將聯合黨委將儘快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加大幫扶力度,與蜀源村一起堅定必勝信心,全力扶持蜀源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黨員議事

蜀源村北山下自然村頭響起了一片熱烈的鞭炮聲,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村口,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笑意。從對面的公路上望,一盞盞嶄新的路燈錯落有致的分布在村莊內,北山下從此告別了晚上摸黑的歷史,這是民眾自發的慶祝。
北山下自然村全村32戶人家,105人,是潛口鎮最偏遠的自然村,離蜀源中心村也有1.5公里,而且處在半山腰上。每天只要天一黑,家家關門閉戶,一片漆黑。由於離中心村路途較遠,地形複雜,成本較大,多年來,路燈建設一直未延伸至該村。
在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蜀源村支部以民眾滿意為出發點,突出實踐特色,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積極為普通黨員發揮作用搭建平台,組織開展黨員議事會。這次北山下路燈的建設,就是支部對“雨潤工程”中徵求到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後,提煉出民眾反映的焦點難點問題之一。通過支部提議,黨員議事會決定,採取“資金支部籌,勞力黨員投”的方式進行實施完工的。
蜀源村黨員議事會成員由普通黨員組成,支部書記任會長,由一名年紀大,威信高的黨員任副會長,其他兩委幹部不參與。支部一直把黨員議事會作為反映民情,聚集民智的重要途徑,年度計畫的制定、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業產業的發展等事關全局的大事,均由支部拿出初步方案,提交到黨員議事會上進行商議,然後作出決策。黨員議事會內容主要包括討論“乾不乾、怎么乾、什麼辦法是最好的”等一系列的具體問題。這樣,把大家的事情交由大家決定,既提高了普通黨員發揮作用積極性,同時也保證了支部決策的科學性。

發展觀

蜀源村支部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中,積極搭建平台,要求新任命的三名黨小組長“三參與”,切實提升黨小組長各方面能力素質。
一是參與活動組織。將黨小組長列入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列席支委會,共同研定活動主題和實踐載體,參與活動方案制定,並協助支部組織各項會議活動,不斷提高組織協調能力;
二是參與實踐活動。緊緊圍繞“踐行科學發展觀,建設綠色富裕文明新蜀源”這一活動主題,積極對外聯繫,每人提供一條招商引資信息;每人聯繫一名學習困難的黨員,開展“一幫一”結對學習實踐活動,切實發揮“動車組”工程中“動力鏈輪”的作用。
三是參與重點工作。重點加大矛盾糾紛摸排化解力度,參與夜間巡邏,切實維護我村社會穩定;做好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在本小組區域內嚴格日摸排、日報告制;利用兩節期間的有利時機,做好計生工作流動人口的摸底工作。以實際行動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
蜀源村召開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明確學習實踐活動主題為“踐行科學發展觀,建設綠色富裕文明新蜀源”。確定“增加村集體收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寬增收渠道,發展生態種養殖業”、“美化村居環境,整治村莊保護生態”、“增強為民服務意識,完善村幹部坐班制和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豐富文體活動,提升文化文明程度”等五項工作為實踐載體。旨在著力轉變黨員思想觀念,改進幹部工作作風,解決現實突出問題,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地圖信息

地址:黃山市徽州區零四三村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