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之擁抱(2015年電影)

蛇之擁抱(2015年電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蛇之擁抱》是由希羅·蓋拉導演,揚·貝弗特、尼比歐·托雷斯、博昂內·戴維斯、安東尼奧·玻利瓦爾等主演的冒險電影。

該片講述了德國科學家提奧和美國探險家伊萬分別進入亞馬遜雨林,與巫醫卡拉瑪卡特尋找能治病的神秘植物的故事

影片於2015年5月25日在哥倫比亞上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蛇之擁抱
  • 外文名:El Abrazo de la Serpiente
  • 其它譯名:與蛇共舞(港)、夢遊亞馬遜(台)
  • 出品時間:2015年
  • 製片地區: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阿根廷
  • 導演:希羅·蓋拉
  • 編劇:希羅·蓋拉、雅克·圖萊蒙德·維達爾、理察·伊萬斯·舒爾茲、Theodor Koch-Grunberg
  • 類型:劇情,冒險
  • 主演:揚·貝弗特,尼比歐·托雷斯,博昂內·戴維斯,安東尼奧·玻利瓦爾
  • 片長:125分鐘
  • 上映時間:2015年5月25日(哥倫比亞)
  • 對白語言:西班牙語、德語、葡萄牙語、拉丁語、加泰羅尼亞語
  • 色彩:黑白
  • imdb編碼:tt4285496
  • 主要獎項: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發行,製作公司,發行公司,上映時間,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1909年,德國科學家提奧(揚·貝弗特飾)在亞馬遜叢林中罹患怪病,與他同行的曼杜卡(Yauenkü Migue飾)求助於族人幾乎被屠戮殆盡的巫醫卡拉瑪卡特(尼比歐·托雷斯飾),他們沿河蜿蜒而上,試圖尋找失散的族人和能治病的神秘植物,一路見證了殖民行為刻畫於亞馬遜土地的痕跡;1941年,一位美國探險家伊萬(博昂內·戴維斯飾)也踏上雨林土地,偕一位當地老者回溯足跡,雨林中沉睡的記憶逐漸被喚醒,過往留下的瘋狂與災難亦如熱帶植物般滋長,蔓生成更扭曲的瘡疤。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提奧揚·貝弗特----
青年卡拉瑪卡特尼比歐·托雷斯----
伊萬博昂內·戴維斯----
老年卡拉瑪卡特安東尼奧·玻利瓦爾----
曼杜卡Yauenkü Migue----
Priest GasparLuigi Sciamann----
AnizettoNicolás Cancino----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剪輯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造型設計服裝設計布景師
Raul Bravo Jose Ernesto Martinez Esteban Mentasti Horacio Mentasti Cristina Gallego Marcelo Cespedes Hori Mentasti希羅·蓋拉Liliana Merizalde Claudia Pedraza希羅·蓋拉 雅克·圖萊蒙德·維達爾 理察·伊萬斯·舒爾茲 Theodor Koch-GrunbergDavid GallegoNascuy LinaresEtienne BoussacGustavo MoyanoAngelica PereaRamses Benjumea Angelica PereaJhonatan Diaz Ana María JaureguiCatherine RodriguezAlejandro Franco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演員介紹

  • 蛇之擁抱(2015年電影)
    提奧
    演員:揚·貝弗特
    德國科學家,因為患上了一種怪病,只有一種神秘的植物才能治好他的病。為此,他去尋求印第安巫醫卡拉瑪卡特的幫助,並和卡拉瑪卡特一起去尋找這種神秘的植物。
  • 蛇之擁抱(2015年電影)
    卡拉瑪卡特
    演員:尼比歐·托雷斯(青年)
    印第安巫醫,認為白人一手摧毀了印第安文化,對德國科學家,有著天生的抗拒,時常起衝突。衝突之後,他最後忍無可忍的燒了那棵神秘的植物,使提奧的怪病得不到醫治而亡。
  • 蛇之擁抱(2015年電影)
    伊萬
    演員:博昂內·戴維斯
    美國植物學家,在一本書上,看到了那種神秘的植物。於是他也來到了叢林中,找到了卡拉瑪卡特。卡拉瑪卡特將伊萬當成是提奧的轉世,並幫伊萬找到了神秘的植物。
  • 蛇之擁抱(2015年電影)
    曼杜卡 
    演員:Yauenkü Migue
    提奧的朋友,他帶提奧去見卡拉瑪卡特,並努力說服卡拉瑪卡特為提奧治病。在尋找神秘的植物的過程中,曼杜卡幫提奧做各種事,並千方百計保護提奧。
角色演員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 片中兩位科學家尋找的Yakruna並不真實存在,是虛構的。在現實中,亞馬遜土著部落在薩滿教儀式中使用一種叫做“死藤水”的植物,有強烈制幻作用,據說能夠讓人獲得進入“平行宇宙”的感受。
  • 影片中,伊萬在留聲機上播放的音樂是海頓的《創世紀》。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5年
國際藝術院線協會獎
希羅·蓋拉
獲獎
導演雙周
希羅·蓋拉
提名
2016年
最佳外語片
《蛇之擁抱》
提名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改編自兩本探險日記。第一本是德國人種學家Theodor Koch-Grunberg在1909年的日記,另一本是被稱為現代植物學之父的美國人Richard Evan Schultes在1941年的日記。劇本最初的構想是拍攝一部有科學考據的紀實電影,但是在導演希羅·蓋拉與亞馬遜原住民合作的過程中,加入更多當地的神話,讓故事的走向以及風格有了極大的改變。
拍攝過程
影片拍攝地主要是哥倫比亞的亞馬遜河流域。在Vaupés拍攝7個星期,在Guainía拍攝1個星期。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國家/地區公司名稱國家/地區
Buffalo Producciones
--
Dago García Producciones
--
Caracol Televisión
哥倫比亞
MC Producciones
--
Ciudad Lunar Producciones
哥倫比亞
Nortesur Producciones
--
Buffalo Films
--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國家/地區公司名稱國家/地區
Diaphana Films
法國
MFA Filmdistribution
德國
trigon-film
瑞士
Peccadillo Pictures Ltd
英國
Oscilloscope Pictures
美國
Interior13 Cine
墨西哥
Oscilloscope Laboratories
美國
Danaos
希臘
Magyarhangya
匈牙利
Alambique Destilaria de Ideias
葡萄牙
Alfa Films
阿根廷

上映時間

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
2015年5月15日
法國
2015年7月14日
亞美尼亞
2016年4月29日
中國台灣
2015年7月17日
烏克蘭
2015年5月25日
哥倫比亞
2015年7月22日
紐西蘭
2015年6月28日
德國
2015年7月25日
波蘭
2015年7月3日
捷克
2015年8月19日
波赫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該片通過一段橫跨了四十年的雨林冒險故事,為所有消逝的無名文明寫下魔幻與寫實交織的紀念詩歌,其超凡的敘事與影像,有如塞巴斯提安‧薩爾加多的影像碰上韋納·荷索的《陸上行舟》,關於文明與人性的探討則有如康德拉的《黑暗之心》。(《國家地理雜誌》評)
《蛇之擁抱》富有奇幻色彩,探險引人入勝甚至令人戰慄,發掘了黑暗的歷史,表達了對一個民族的懺悔。(新浪娛樂評)
該片用35mm黑白攝影,不僅完整地捕捉雨林中的光影反射,更將觀看者的視線與20世紀初人類學式的民族攝影效果交疊。在絕美的黑白雨林場景中,希羅·蓋拉織出一則夢境、幻境與真實並存的雨林史詩,在控訴殖民演化的殘酷與瘋狂的表象下,是剝除時間與空間的維度後,對人類與環境共感、共振的召喚。與現代性的產物——公路電影不同,影片反向的創造了一種「流域電影」的形式。主人公槳劃木舟探入深林,每處場景的交錯呈現,都是帝國殖民的虐殺與世界大戰引發的橡膠戰爭。影片裡的空間與時間,同時在不同的維度間,四散而又聚合。在片中,權利關係有時奧妙又細緻地被導演提出:你無法決定知識該由誰掌握、如何掌握。種種人物關係的視角切面,時而被翻轉,時而被把玩,直到最終,卡拉瑪卡特親手燒毀被人工培植的亞克魯納之花,卻將世間唯一僅存的亞克魯納之花賜予伊萬,像是對提奧的贖罪,也像對自身靈魂的交代。(《放映周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