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鎮(湖南省平江縣虹橋鎮)

虹橋鎮(湖南省平江縣虹橋鎮)

虹橋鎮隸屬於湖南岳陽平江縣,位於湘鄂贛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區,東鄰江西修水和本縣大坪鄉;南接本縣木金鄉,詠生鄉;西連本縣南江鎮,三墩鄉; 北與湖北通城及幕阜森林公園接址。版圖面積為182.36平方公里。總人口33757人, 以山地,丘陵,山間小盆地於一體的典型山區地形,山多,溝深,坡陡是其自然特徵。以花崗岩為主的母岩形成的砂質土丘,又形成適應它的植被和農作物,二條小水系均系汨羅江上游支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虹橋鎮
  • 外文名稱:hongqiaozhen
  • 行政區類別:行政鎮
  • 所屬地區:湖南嶽陽平江
  • 下轄地區:長慶 天岳
  • 政府駐地:虹橋
  • 電話區號:0730
  • 郵政區碼:414509
  • 地理位置:湘鄂贛三省交界的幕阜山
  • 面積:182.36平方公里
  • 人口:33757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 著名景點:天岳關 天井山
  • 車牌代碼:湘F
概況,沿革,行政區劃,四個行政中心,基礎設施,人文及交通,旅遊景點,文教衛生,人口數據,

概況

虹橋鎮位於平江縣東北部,天井山西側。面積183平方千米,人口33464人(2009年末)。轄1個居委會、3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虹橋街,距縣城75千米。公路接106國道和平(江)修(水)公路。

沿革

因傳說此地原有一座形似彩虹的石橋而得名。民國時期為天岳鄉。解放後為九區、虹橋辦事處、幕阜公社、虹橋公社、虹橋區所在地。1952年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鎮。1995年,將原虹橋鎮、長慶鄉、天岳鄉合併為虹橋鎮,面積183.1平方千米,人口3.3萬,鎮政府駐虹橋,轄一、二2個居委會和向陽、平安、梘源、梘黃、柘屋、東安、仁義、金雞、京馬、張公、洞口、大林、桃源、陡嶺、文昌、水口、民建、大興、高源、大山、正東、桃霞、青石、西橋、鳳麓、毛源、九眼、龍黃、天岳關、柘坪、瑤田、水源、阜源、白馬34個行政村。2001年,人口9062戶、3483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82人,轄35個村,432個村民小組。2004年轄虹橋居委會,天岳、柘坪、瑤田、龍黃、九眼、毛沅、白馬、水沅、阜沅、梘黃、東安、向陽、仁義、陡嶺、平安、梘沅、柘屋、張公、京馬、洞口、桃沅、大林、大山、高沅、西橋、民建、鳳六、正東、文昌、水口、大興、青石、桃霞、金雞34個行政村。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626106:~001 121虹橋居委會 ~200 122天岳村 ~201 220柘坪村 ~202 220瑤田村 ~203 220龍黃村 ~204 220九眼村 ~205 220毛沅村 ~206 220白馬村 ~207 220水沅村 ~208 220阜沅村 ~209 220梘黃村 ~210 122東安村 ~211 122向陽村 ~212 122仁義村 ~213 220陡嶺村 ~214 220平安村 ~215 220梘沅村 ~216 220柘屋村 ~217 220張公村 ~218 220京馬村 ~219 220洞口村 ~220 220桃沅村 ~221 220大林村 ~222 220大山村 ~223 220高沅村 ~224 220西橋村 ~225 220民建村 ~226 220鳳麓村 ~227 220正東村 ~228 220文昌村 ~229 220水口村 ~230 220大興村 ~231 220青石村 ~232 220桃霞村 ~233 220金雞村

行政區劃

虹橋鎮下轄村:柘坪村;瑤田村;龍黃村 ;九眼村 ;毛沅村;白馬村;水沅村; 阜沅村; 梘黃村; 東安村仁義村;陡嶺村; 平安村 ;梘沅村 ;柘屋村; 張公村; 京馬村 ;桃沅村;大林村大山村;高沅村;西橋村民建村;鳳六村; 正東村 ;文昌村;水口村大興村青石村;桃霞村;金雞村

四個行政中心

天岳村 洞口村向陽村長慶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鎮岳(岳陽)修(修水)公路東西貫穿境內(即南虹公路)。虹(虹橋)木(木瓜)公路南北貫穿通過天岳關連線湖北。2007年修建的鐘(鐘洞)虹(虹橋)公路是虹橋與平江縣城之間一條公路,最平直的公路,距離縮短1/3,時間縮短1/2,此三條公路均在2010年底全面實現水泥硬化,鄉村與組級公路改造硬化已全面落實規劃,正在逐步完成。
截止2007年,該鎮供度電已入大網,絕大部分農戶用上了電,農電低改啟動,對少數無電戶還在落實上面政策規劃解決。

人文及交通

旅遊景點

該鎮天岳關位於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海拔1200多米,北臨湖北、南面湖南,東靠江西黃龍山,西連幕阜山,自然風光十分秀美。天岳關古稱長山寨,始建於南唐保太中期,後改建兩次。幕阜、黃龍兩座巨山夾峙,地勢險要,當南北要衝,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站在關口,一腳踏兩省,穿過石門進入湖北通城。太平天國、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均在此進行過激烈的戰鬥。

文教衛生

全鎮有縣辦完全中學(平江十中)一所,鎮辦初級中學3所,國小26所。中心衛生院1所。通訊設施:電話入戶率達63%,行動電話覆蓋率94%,電視收視率達82%。集鎮建設:中心集鎮已初具規模,長慶,天岳,洞口三個中心村鎮不斷拓展。民風民俗:民風淳樸,熱情好客,重送子女讀書,送子參軍,重情義,忠誠守信,婚嫁喜喪及傳統節日講究禮儀。時代精英:山里人勤奮樸實,不甘落後的精神造就了諸多的能人賢士。光榮傳統:虹橋是“老,邊,埃”地區,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共湘鄂贛邊區省委特委駐紮地,成千上萬的有志青年參加革命,有3000餘人為新中國的建立獻出了生命。烈士女英雄胡筠李宗白等都是當時邊區省特委主要負責人.各個歷史時期,虹橋人民都緊跟時代的步伐前進,充分展示了老區人民忠誠愛國的光榮品德。
虹橋鎮(湖南省平江縣虹橋鎮)

人口數據

2003年底該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四:著名的人文景觀還有仙人橋,青陽宮等。 產業結構:以糧食(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和以豬,羊養殖為主的畜牧業構成的產業形式,使稻穀,豬,羊成為全鎮主產品。同時,黃豆,花生等五穀雜糧亦有一定分量。
總人口
33757
18210
15547
家庭戶戶數
8707
家庭戶總人口(總)
33495
家庭戶男
18009
家庭戶女
15486
0-14歲(總)
8485
0-14歲男
4660
0-14歲女
3825
15-64歲(總)
22861
15-64歲男
12305
15-64歲女
10556
65歲及以上(總)
2411
65歲及以上男
1245
65歲及以上女
116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32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