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交通大學武威校區

蘭州交通大學武威校區

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iangzhou),是2010年經甘肅省教育廳批准,由蘭州交通大學武威市委、市政府聯合創辦的蘭州交通大學直屬學院校區。學院依託蘭州交通大學雄厚的辦學實力,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新能源產業、電力工程、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等領域培養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下設能源系、電氣工程系、機械系、材料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基礎部6個教學機構,開設“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6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1077人。

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位於涼州西關街皇台路102號,這裡是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涼州,西北首府,六朝古都,雍涼之都,河西都會、西北名都,五涼古都馬踏飛燕出土地,中國葡萄酒城,曾經的中國第三大城市,雍州涼州的州治所在地姑臧,中國旅遊標誌之都,鳩摩羅什待十七年的千年古城涼州,是蘭州交通大學涼州平原發展的關鍵重要一環,是蘭州交通大學未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交通大學武威校區(新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外文名: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iangzhou
  • 所處城市:雍州、涼州、姑臧
  • 學校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校訓:尚德勵志 博學篤行
  • 現任院長董海鷹
  • 校區校址: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皇台路102號
  • 校區簡稱:新能源學院
  • 創辦時間:2010年12月
  • 主要院系:電氣工程系,能源系,材料系
  • 校區屬性:國家鐵路局重點大學
  • 主管部門:甘肅省人民政府
  • 知名校友:錢晶
  • 校區直屬:蘭州交通大學
校區簡介,校徽,校訓,校歌,校風,專業介紹,培養目標,就業去向,培養特色,歷史起源,培養要求,課程設定,開設院校,研究問題,研究方向,

校區簡介

蘭州交通大學武威校區是2010年經甘肅省教育廳批准,由蘭州交通大學與武威市委、市政府聯合創辦的一所本科院校校區,是蘭州交通大學直屬二級學院校區。校區依託蘭州交通大學雄厚的辦學實力,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新能源產業、電力工程、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等領域培養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院下設能源系、電氣工程系、機械系、材料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基礎部6個教學機構,開設“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6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1077人。
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

校徽

蘭州交通大學標誌整體呈圓形,主圖形由齒輪和“L、J、U”字母組合而成。齒輪是工科院校的象徵,學校建校45年時(1958年—2003年)由原“蘭州鐵道學院”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故採用45齒,齒輪的堅毅象徵著工程學科的腳踏實地。而字母“L、J、U”為蘭州交通大學英文首寫字母的縮寫,通過對其靈動的變形,使內部結構更像是個火車頭和盾牌的形象,代表著學校勇於拼搏、創新、積極向上的精神,並且作為交通類的大學更加能突出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個性,標誌內部結構下半部分似兩個高腳杯的造型,預祝著學校的發展順利、成功。

校訓

尚德、勵志、博學、篤行
尚德:《易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地勢舒展,君子取法於地,以深厚的德行來成就事業)。“厚德”即廣厚之德,猶如“大德”;大地具有廣厚之德,氣勢厚實和順,故能載生萬物。與此相對應,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中華民族對於“道德”有著無比的崇敬。品德,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必修的課程。只有每個人尚德,我們才可以形成善良、友好、互敬、互愛、互助的良好團隊,我們才可以擁有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情操、和諧的個性。
涼州校區教學環境涼州校區教學環境
勵志:巴斯德說:“立志是事業的大門。”王安石說:“世之非常、奇偉、詭怪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諸葛亮講“志當存高遠”。立志也就是使一個人從大地上站立起來。從懵懵懂懂中清醒過來,從渾渾噩噩中悔悟過來從芸芸眾生中凸現來。生活不能沒有目的,人生不能沒有方向‘立志’,就是給人生一個目的,一個方向,他的智慧、情感和意志沿著既定的方向駛向既定的目的。《大學》有言:“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 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止,就是人生的至善境界,生活的目的,它是使人高大的 東西,支撐人的價值和尊嚴的東西。並且,人因為有了這個生活的支撐點,他比過去任何時候更有力量煥發出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他的智慧得以進一步開掘,他的情感得以進一步豐富,他的意志得以進一 步堅定。大智產生大勇,大勇無所畏懼,志堅無往而不勝。
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
博學:《禮記·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欲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篤行:“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以“博學篤行”為校訓,並非只取“博學”和“篤行”四字,而是包括“審問、慎思、明辨”在內的。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由“博學”而“篤行”是一個內在統一、相聯互動的過程。[37]
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

校歌

《求索無疆》
黃河滾滾激流奔淌
我們在這裡揚帆起航
滿載著青春夢想
胸懷天高志廣
尚德 勵志 我們自信堅強
通往知識的海洋 我們乘風破浪
北山蒼蒼挺拔脊樑
我們在這裡學習成長
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蘭州交通大學涼州校區
沐浴著陽光雨露
誓做中華棟樑
博學 篤行 我們譜寫華章
開創未來的輝煌 我們求索無疆

校風

奮發向上、艱苦樸素、刻苦鑽研、嚴謹治學

專業介紹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熱加工改變材料的微觀結構、巨觀性能和表面形狀,研究熱加工過程中的相關工藝因素對材料的影響,解決成型工藝開發、成型設備、工藝最佳化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模具設計理論及方法,研究模具製造中的材料、熱處理、加工方法等問題。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是我國較多工科院校開設的重要專業。
中文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外文名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簡稱
材控
學科代碼
080252
一級學科
機械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理論基礎、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設計製造等專業知識,能在
機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套用開發、工藝與設備的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本專業分為四個培養模組:
(一)焊接成型及控制
培養能適應社會需求,掌握焊接成型的基礎理論、金屬材料的焊接、焊接檢驗、焊接方法及設備、焊接生產管理等全面知識的高級技術人才。
(二)鑄造成型及控制
這是目前社會最需要人才的專業之一。主要有砂型鑄造、壓力鑄造、精密鑄造、金屬型鑄造、低壓鑄造、擠壓鑄造等專業技術及專業內新技術發展方向。
(三)壓力加工及控制
分為鍛造和衝壓兩大專業方向,在國民經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模具設計與製造
掌握材料塑性成型加工的基礎理論、模具的設計與製造、模具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塑性加工生產管理等全面知識的高級技術人才。

就業去向

本專業具有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的授予權,學生可以選擇進一步深造。學生畢業後進入鋼鐵企業、機械製造業、汽車及船舶製造業、金屬及橡塑材料加工業等領域從事與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設計與製造等相關的生產過程控制、技術開發、科學研究、經營管理、貿易行銷等方面的工作。與機械類專業有著類似的就業方向及成長路線。同時,由於就業方向單位多屬重工單位,工作環境不是太理想,女生就業情況不如男生。

培養特色

本專業涉及的知識面廣、信息量大,注重英語能力、計算機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熱加工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熱加工領域內的設計製造、試驗研究、運行管理和經行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歷史起源

新中國50餘年的發展歷史中,本科教育長期居於絕對的主導地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大批套用型、技術型和職業型人才主要是由本科教育培養的。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在全面學習蘇聯的做法中,形成了“專業對口”、“學以致用”的本科教育思想。各學校紛紛成立了鑄造、鍛壓、焊接、熱處理等按行業領域劃分專業。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時期,這種做法對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為國民經濟建設培養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也產生了很多問題,諸如:專業設定過窄、人文素質教育薄弱、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偏死、培養模式單一等。這些問題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快速向大眾化教育發展而變得愈益突出。
80年代初期,隨著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建立,中國一些高等院校的熱加工類專業轉向材料類學科發展,並由此形成了熱加工類專業在材料學科和機械學科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原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大多轉入材料學科,而鑄、鍛、焊專業有相當數量保留在機械學科。1998年教育部進行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調整時,設立了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這樣一個新的本科專業,其範圍涵蓋原來的部分機械類專業和部分材料類專業。截至2012年,中國有144所高等學校辦有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專業[2],其中多數以原來的熱加工類專業(如鑄造、塑性加工、焊接、熱處理等)為主體。由於各院校原有的專業基礎不同,專業的定位及發展目標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培養模式及培養計畫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
2002年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曾在西寧召開會議,對中國各高校中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認為該專業大體上有三種主要的培養模式,一類是以原熱加工類專業為基礎,在拓寬基礎的前提下,為適應國內人才需求的行業特色,採用有專業方向的培養模式;另一類也是以原熱加工類專業為基礎,但取消專業方向,加強基礎知識,擴展適應領域,進行寬口徑的通才式培養模式;第三類是以原機械類專業為基礎,涵蓋熱加工領域,形成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類型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除上述三種培養模式之外,由教育部批准的焊接技術與工程目錄外本科專業,其專業領域也應隸屬於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的專業範疇。對於上述情況,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曾責成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單位牽頭制定了針對上述四種情況的指導性專業培養計畫,並於2003年4月報送教育部高教司和機械類教學指導委員會。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及各類熱加工工藝的基礎理論與技術和有關設備的設計方法,具有從事各類熱加工工藝設備設計、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
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熱加工工藝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製圖、計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套用能力;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需的專業知識,了解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課程設定

由於材料成型與控制包括焊接、鑄造、壓力加工、模具設計四個方面。因而課程開設將依據學校的側重點而異。
主幹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基礎外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計算機套用、機械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電工電子技術、金屬學、金屬工藝學、材料冶金與成型工藝、材料成型設備及方法、材料成型微機套用、先進制造技術、檢測技術與控制工程、技術經濟、CAD/CAM基礎、表面工程學、焊接冶金學、金屬材料焊接、焊接方法與焊接設備、焊接檢驗、塑性成型理論、橡塑材料成型工藝學、橡塑成型模具、金屬衝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模具製造技術等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知識等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主要專業實驗:塑性成型工藝過程綜合實驗、鑄造工藝過程綜合實驗、焊接工藝過程綜合實驗、材料性能及檢證、CAD(計算機輔助設計)上機實驗。
主要專業實驗:包括材料冶金與成型工藝綜合實驗、材料成型設備方法綜合實驗、材料成型自動控制綜合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開設院校

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一般開設在理工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或者機械學院。材料成型的四個分類差別較大,因而各大高校均只側重於某一分類,例如哈工大側重於焊接、北科大側重於壓力加工,武漢科技大學側重於壓力加工,西工大偏重於熱加工和鑄造,蘭州理工大學偏重於液態成型等。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既不完全是按照行業特點設立的專業,也不是按照學科特徵設立的專業,因此其發展具有其特殊性。按照本專業的情況及市場需求情況進行分析,估計本專業今後的發展將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先進制造技術將成為本專業今後的主導技術發展方向
先進制造技術是傳統製造業不斷吸收機械、電子、信息、材料及現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將其綜合套用於製造的全過程,以實現優質、高效、低消耗、敏捷及無污染生產的前沿製造技術的總稱。當今製造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是:製造技術向著自動化、集成化和智慧型化的方向發展。
2.厚基礎、寬專業將成為本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是一個具有典型材料學科特徵的機械類學科,機械學科和材料學科的基礎知識構成了本學科的基本知識體系。這一特點決定了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必然是寬口徑的,而由機械學科和材料學科的基礎知識共同構架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基礎也必然是雄厚的。隨著老專業的融合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本專業人才培養必然走向厚基礎、寬專業的模式。
3.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分類培養仍將占據主要的地位
大多數高等院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還按照區分不同的專業方向的模式進行人才培養,這一方面是由於在由老的鑄、鍛、焊專業向新的材料成形專業轉型時還難以完全擺脫原有的專業痕跡,另一方面,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還沒有適應專業的變化,仍然按照行業特徵來招聘人才。這種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並將隨著社會和工廠企業的專業人才培訓功能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漸發生變化。

研究問題

明晰專業內涵,確定發展方向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作為1998年專業調整時設立的一個新的專業,由於其涵蓋範圍較廣泛,涉及的內容較繁雜,因而使其專業內涵不夠明確。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是以成形技術為手段、以材料為加工對象、以過程控制為質量保證措施、以實現產
相關書籍
品製造為目的的工科專業。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與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工業設計專業和工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均隸屬於機械學科,要求共同的機械工程基礎理論。以材料為加工對象的特點決定了材料科學也成為本專業的基礎知識,而以過程控制為質量保證措施這一特點,決定了控制理論也成為本學科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材料類學科專業和自動化專業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等都成為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學科。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學科交叉,本專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密地依賴諸如數學、物理、化學、微電子、計算機、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及現代化管理等各門學科及其最新成就。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這一隸屬於機械學科、具有機械類學科典型特徵的專業,同時還具有濃厚的材料學科的色彩,成為一個業務領域寬、知識範圍廣的名副其實的寬口徑專業。繼續進行深入研究,準確界定專業內涵,對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培養目標的定位
培養目標定位很重要,涉及到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問題。一部分高等院校應該擔負起精英教育的責任,以培養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學科的科學研究型和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複合型高層次人才為主,本科是通識與專業並重的教育;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則以培養職業套用型、職業套用複合型人才為主,專科是完全職業專業教育。各學校可根據學校自身的層次來確定專業培養目標。
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中,還應考慮市場需求。高校應進一步適應市場的需求,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調整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比例,拓寬專業口徑,靈活專業方向,建立和健全第二學位、主副修制度等。

研究方向

分析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應開展以下幾方面的研究工作:
(1)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的知識結構及課程的體系建設。
(2)機械、材料、控制、信息等多學科融合與本專業建設的關係。
(3)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建設專業實習基地的問題。
(4)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的關係。
(5)專業教材建設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