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街道(蘭亭鎮)

蘭亭街道

蘭亭鎮一般指本詞條

蘭亭街道位於柯橋區境內,毗鄰浙江省紹興市,東連越城區鑑湖街道,南瀕諸暨楓橋鎮,西接漓渚鎮和福全街道,北傍越城區府山街道,距柯橋城區十七公里,紹大公路穿境而過。蘭亭街道面積83平方公里,3.2萬人,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紹大公路貫穿城鎮南北,中有婁宮江與紹興市區環城河相通,有“紹興後花園”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蘭亭街道
  • 外文名稱:Lanting Sub-district
  • 別名:紹興後花園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阮港村 聯合村 蘭亭村 謝家橋村
  • 政府駐地:婁宮村
  • 電話區號:0575
  • 郵政區碼:312044
  • 地理位置: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
  • 面積:83平方公里
  • 人口:3.2萬
  • 方言: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紹興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蘭亭國家森林公園,印山越國王陵,王守仁墓,徐渭墓
  • 車牌代碼:浙D
歷史淵源,地形地貌,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地理環境,

歷史淵源

蘭亭街道歷史悠久。春秋時越王勾踐植蘭於此,漢代時建有驛亭,因而得名。今蘭亭的里、外黃現自然村(行政村調整後為大慶村)為公元前19世紀古越先君無餘的舊都,是蘭亭街道境內最早的村落。夏、商、周至戰國時,蘭亭為古越人活動之地,越國王陵的發掘正充分說明蘭亭悠久的歷史。據《越絕書▪記地傳》云:“古竹城者,句踐代吳還,封范蠡子也。”即今古築村。相傳清乾隆游蘭亭經鎮區婁宮,並建上、下游宮,取名游宮,後演化為婁宮。

地形地貌

蘭亭街道地形地貌多樣,山地、平原、水網、濕地等均具有。境內山體屬會稽山脈和仙霞嶺山脈,南部低山、丘陵緩坡眾多,山系間隙多分布著一批河谷,土質良好,屬黃壤土,可為多種植物生長,海拔250米以下為茶、竹、杉、果、桑等人工植被;海拔250~500米,為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灌木類等自然植被,整體環境非常好;北部多為水網平原,土壤屬水稻土類型,蘭亭是紹興縣南部農田最多的城鎮。

自然資源

蘭亭街道水資源較為豐富,除百丈江、十字江、山下江、上窯江、下窯江、婁宮江等地表水源外,還含豐富的地下水,包括降雨滲入的和地表水補給的潛水,和潛水補給的承壓地下水。蘭亭街道水體現為IV類水體,污染源呈線狀擴散。山區地面大部分區域水質符合II類標準,大部分區域的主要指標滿足地面水環境質量的I類水標準。
蘭亭街道地處南部山區與水網平原交接地帶,境內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濕潤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4攝氏度,年降水量1454.5毫升,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883.5小時,全年無霜期230天以上。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風暴、颱風等災難性天氣時有發生。
蘭亭街道自然資源豐富,蘭亭街道總面積124275畝,計82.85平方公里。
2017年7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蘭亭鎮,設立柯橋區蘭亭街道。

行政區劃

蘭亭街道轄金莊村 黃賢村 聯合村 山下村 張家葑村 里木柵村 婁宮村 任家畈村 桃源村 阮港村 古築村 謝家塢村 蘭亭村 蘭渚山村 柵溪村 花街村 紫洪山村 謝家橋村 新陳村 大慶村 文蘭居委會。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蘭亭街道東連越城區鑑湖街道,南瀕諸暨市楓橋鎮,西接漓渚鎮和福全街道,北傍越城區府山街道,距城區17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