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長嘯

蘇門長嘯

籍(阮籍,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嘗於蘇門山孫登(魏晉時的著名隱士,道教傳說人物),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氣之術,登皆不應,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岩谷,乃登之嘯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門長嘯
  • 出處:《世說新語·棲逸
  • 釋義:形容人的品格清高曠達,不同凡俗
  • 類型:成語
【出處】
世說新語·棲逸》:阮步兵(阮籍曾任步兵校尉)嘯聞數百步。蘇門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鹹共傳說。阮籍往觀,見其人擁膝岩側,籍登嶺就之,箕踞相對。籍商略終古,上陳黃、農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問之,仡然不應。復敘有為之教、棲神導氣之術以觀之,彼猶如前,凝矚不轉。籍因對之長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復嘯。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
【註解】
劉孝標引《魏氏春秋》注曰:阮籍常率意獨駕 ,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嘗游蘇門山,有隱者,莫知姓名,有竹實數斛,杵臼而已。籍聞而從之。談太古無為之道,論五帝、三王之義,蘇門先生翛然曾不眄之。籍乃嘐然長嘯,韻響寥亮。蘇門先生乃逌爾而笑。籍既降,先生喟然高嘯,有如鳳音。
後人常用來形容人的品格清高曠達,不同凡俗。
【譯文】
步兵校尉阮籍長嘯時,聲音能傳一兩里遠。蘇門山里,忽然來了個得道的真人,砍柴的人都這么傳說。阮籍去考察,看見那個人抱膝坐在山岩上;就登山去見他,兩人伸開腿對坐著。阮籍評論古代的事,往上述說黃帝,神農時代玄妙虛無的主張,往下考究夏。商。周三代深厚的美德,拿這些來問他,那人仰著頭,並不回答。阮籍又另外說到儒家的德教主張,道家凝神導氣的方法,來看他的反應,他還是像原先那樣,目不轉睛地凝視著。阮籍便對著他長嘯。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笑著說:“可以再來一次。”阮籍再次長嘯。待到意興已盡,便下山離開,約莫回到半山腰處,聽到山頂上眾音齊鳴,好像幾部器樂合奏,樹林山谷都傳來回聲。阮籍回頭一看,原來是剛才那個人在長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