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九大碗

藍田九大碗

藍田九大碗分別是:燉白菜、燉虎皮豆腐、燉蘿蔔片、方塊肉、甜飯、條子肉、芥末蘿蔔絲、紅燒肉丁老豆腐、丸子燉海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田九大碗
  • 一樓:餐飲區
  • 二、三樓:包間
  • 場合:村里紅白喜事
其中除了方塊肉、甜飯、條子肉外,其餘的六大碗吃完後可免費再續添。此外,客人坐定後就會免費送上一盤涼拌粉條稠酒。方塊肉、條子肉味道相近,用五花肉製作,肉下面是傳統的紅苕墊碗,紅燒肉蒸碗下面的紅苕香甜可口。這裡的稠酒較為清淡,進店後喝上一碗倒也清爽解渴。此外,還有單點的冷熱菜品,還有著名的藍田蕎面餄餎,芥末、辣椒、蒜汁醋等調貨涼拌,嫽得很。紅燒肉丁老豆腐這道菜也是不錯,豆腐濃香好吃。主食紅豆米飯、白蒸饃也含有鄉間風味。
一樓餐飲區擺放著方桌子長板凳,很有傳統的食堂風味;
二、三樓是包間,是傳統的八仙桌和椅子。
品味著地道的藍田地方風味飲食,不由地感受到藍田縣不愧為“勺勺客”之地。“勺勺客”是關中方言中對廚師的稱謂。炒勺是廚師的主要工具,大廚師舊時也叫廚子,是指掌勺人,故而過去又稱廚師為“勺勺客”。
勺勺客還有“一勺走天下”之說。說的是掌握廚藝的廚師,憑著自己的一手好廚藝走到哪裡都不會閒著,不怕找不到事乾,沒有飯碗子。而滋水出勺勺客,即指藍田縣出廚師。據作者邊華《走進白鹿原》一書《滋水出勺》一節中描述,明、清兩代的宮中御廚就有不少是藍田人。當年,慈禧太后避難西安時,所御用的名廚多是藍田人,其中就有白鹿原安村鄉聚仙坊的卞柱祥。卞柱祥104歲去世,百歲時還耳聰目明,能看著戲本哼秦腔。傳說其在一生從廚中,別人棄之不用的豬羊眼睛一併被他拿來食用。並曾將此方告於慈禧,頗受關注。慈禧在西安一年多的時間裡,藍田廚子大出風頭。此後不僅遠揚北京,西安的“熟食行道”更成了藍田人的天下;以至整個民國時期盛行不衰。
七八十年代在藍田當地農村每逢遇到村里紅白喜事,均是食盤上菜。那時,是缺吃少穿的年代,食盤上桌,方塊肉、條子肉會在眨眼之間的功夫跑進吃家的口裡,順溜進各自的腸胃裡,消失在食者的視線里,剩下墊盤子碗底的紅苕、蘿蔔才會從次地為吃貨們關注享用。一桌客人圍坐在方桌旁,一壺燒酒順時針在客人間流動傳遞,燒酒壺上蹲著一個小小的酒盅,那小酒盅小的十盅也倒不下一兩酒。村上來的食客,根本不會計較輪轉的酒盅你喝他用的衛生之事,只有一種鄉親們的親熱。喝酒的人會舉起酒盅一飲而盡,即刻順溜著咂巴一下嘴,表現出飲酒的滋味綿綿上口,回味悠長。爾後,將酒盅傳給下一位,當然也不會出現碰酒杯的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