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菁坪之戰

蕪菁坪之戰

蕪菁坪之戰是發生在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宋軍採用“避實擊虛、攻其必救”戰術,襲擊元軍指揮中樞所在地蕪菁坪與毋德彰城,吸引元軍撤兵回救,乘機收復馬鬃山、虎頂山的一場戰鬥。這一次戰鬥,南宋鞏固了釣魚城的前沿陣地,加強了重慶地區抗元的防禦能力。

基本介紹

  • 名稱:蕪菁坪之戰
  • 地點:合州
  • 時間:1273年
  • 參戰方:南宋軍隊,元軍
  • 結果:宋軍獲勝
  • 主要指揮官張珏
歷史背景,戰鬥經過,歷史意義,

歷史背景

宋開慶元年(1259),元憲宗蒙哥汗親自率領蒙古軍3萬餘人攻打釣魚城。在驅走蕪菁坪的宋軍後,屯兵武勝山,在廟兒壩舉行誓師大會。蒙古大軍分水陸兩路前進,蒙前鋒元帥汪德臣率大軍屢攻合川軍事重鎮釣魚城,宋釣魚城主將王堅率領3000多官兵與10萬百姓,多次擊退元軍鐵騎部隊,元軍元帥汪德臣在戰鬥中被飛石擊中,回營後不治身亡。同年七月,蒙哥汗重傷身亡,元軍圍攻釣魚城半年,不能取勝。蒙哥汗死後,元軍北撤至毋章德山安營紮寨。1261年,蒙哥之弟忽必烈繼汗位,他汲取經驗,實行勸降屯田、築寨、擴軍、造船、訓練水軍等措施。休生養息、建立基地,補充裝備,儲備糧餉,積累力量。根據忽必烈制定的屯兵強軍政策,元軍元帥汪良臣向忽必烈呈奏“釣魚城險絕不可取,奏請築城武勝,立寨於毋章德山,以擋釣魚之沖,拒南師往來。”忽必烈欣然準奏。1267年,元軍置武勝軍行和溪安撫司事。尋升定遠州,元軍在毋章德山築武勝城,改毋章德山為武勝山立武勝軍,屯兵5萬孤立包圍釣魚城。

戰鬥經過

南宋鹹淳九年(元至元十年)七月(1273),元東川統軍合刺企圖以長期圍困的戰法攻取合州釣魚城。派兵在馬鬃山、虎頂山(今合川城東北15里嘉陵江兩岸)修築城堡,以便控制三江(嘉陵江、渠江、涪江)交通,切斷合州糧道。宋合州將士多主張立即奪回兩地。主將張珏認為正面攻擊不易成功,決定避實擊虛,攻其必救。設疑兵於嘉渠口(嘉陵江與渠江匯合處南岸),擺出反擊姿態;暗率主力北渡平陽灘(今釣魚城東),襲擊位於釣魚城北90里的元軍指揮中樞所在地蕪菁坪與毋德彰城,放火燒了元軍的資糧、器械,又燒毀70里外的元軍在金子沱的船場。元軍聞訊後,急忙從馬鬃山、虎頂山撤兵回救,宋軍乘機收復馬鬃山、虎頂山。

歷史意義

蕪菁坪之戰的勝利,南宋鞏固了釣魚城的前沿陣地,加強了重慶地區抗元的防禦能力。
戰鬥採取避實擊虛、攻其必救的戰術,被寫進《中國古代軍事百科全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