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用人術:既會利用小人又會防小人

蔣介石用人術:既會利用小人又會防小人

本文摘自《蔣介石官場術》,易陽著,團結出版社,2008年5月

基本介紹

  • 書名:蔣介石用人術:既會利用小人又會防小人
  • 又名:Chiang employing surgery: both will take advantage of the anti-villain villain
  • 作者:易陽
  • 類別:管理
  •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作者簡介,藝術的層面,本書簡介,評析,

作者簡介

易陽,1968年生,199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美術系,文學學士。200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研究生課程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版協藏書票藝委會委員、華中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1年日本和歌山國際版畫雙年展。1991、1993、2001、2003年全國三版作品展覽。2001年獲“優秀獎”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除審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了解人生,它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功能。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薰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於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它不同於生理快感。

藝術的層面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本書簡介

官場政治講究審勢為先。謀定而後動,蔣介石深請這個道理,使他在舊中國的軍閥混戰中能獨占鰲頭。作為舊時代的獨裁者,他可謂集官場政治之大成。然而。在民主革命的大浪潮中難免歸於失敗。為政之要在於“得人”,為政之重在於“用人”,蔣介石一生成敗全在用人得失上,他有一套讓別人為他賣命的高招,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的用人哲學,給後人留下深刻的扇示……
楊永泰,出生於廣東高洲。後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稱之為法律系四傑。1917年,楊永泰參加孫中山的護法運動,失敗後,一時之間情緒低落,很少在政治舞台上露面。
1928年,通過黃郛的引見,楊永泰見到蔣介石後,談起天下大勢,條理清楚,視野開闊,很多政治見解與蔣介石十分相同,蔣一時之間有相見恨晚之感,立即邀請楊永泰擔任重要官職。
洞悉蔣介石心理的楊永泰表示不願意做官,聲稱中國問題太過於複雜,國民黨內派系複雜,只願意以在野之身,為蔣介石盡力。楊永泰的這般表白使蔣介石十分高興,蔣介石用人向來不用那些視官為命的人,現在看到楊沒有名利思想,更是想給他以名義,他將自己比喻成劉備,將楊比喻成諸葛亮。楊永泰看到蔣介石已經上鉤,隨即表示願意違背自己的人生信條,為蔣介石效命。
楊永泰是官場老油子,對於權術一類十分精通,上任之後,為蔣介石剷除異己,消滅軍閥勢力獻計獻策,深得蔣介石欣賞。中原大戰的時候,他主張不吝惜一切代價收買張學良,在蔣介石“剿共”時候,主張“三分軍事,七分政治”,並提倡“新生活運動”,這些都被蔣介石採用。
楊永泰的這一劣跡同蔣介石的另外一個幕僚陳布雷形成對照,蔣介石發現情況嚴重之後,為防止楊永泰擅權,不由得非常小心地予以控制。1935年,蔣介石令楊永泰擔任湖北省主席,成為地方大員,但楊永泰自此離開蔣介石,成為失寵的一個信號。
楊永泰以過人的才識和能力,受到蔣介石重用,引起其他官僚的嫉妒,經常在蔣介石面前攻擊楊永泰。而楊永泰也確為小人,只是其才能為一般人所不及,這一點是蔣介石所認識清楚的。
他為了討蔣介石歡心,每次見蔣介石,都準備兩手策略,通過談話猜測蔣介石傾向哪一方面,然後根據蔣介石的意圖交代出他的策略,給蔣介石審閱,此兩手策略被人門戲稱為“乾坤袋”,這種權術雖然能夠使蔣介石愈加重視他,但時間久了,蔣介石自然也產生疑慮,那就是楊永泰為什麼總是能夠正確?是不是自己被小人矇騙?從楊永泰的歷史經歷看,他一直混跡於官場之中,為人相當圓滑,而且有不光彩的經歷,這一點蔣介石是知道的。
由於蔣介石對楊永泰的信任,將很多事情交給楊永泰去辦,時間長了,楊永泰逐漸控制了蔣介石的侍從室。蔣介石在江西“剿共”的時候,設定在江西的行營秘書處,成了實際的行政院,所有國民黨重要軍政文電,都須由楊永泰過目,所有軍政大員見蔣,都必須由楊永泰安排,他自己也開始操縱政治勢力,擴大自己的影響。
楊永泰的這一劣跡同蔣介石的另外一個幕僚陳布雷形成對照,蔣介石發現情況嚴重之後,為防止楊永泰擅權,不由得非常小心地予以控制。
1935年,蔣介石令楊永泰擔任湖北省主席,成為地方大員,但楊永泰自此離開蔣介石,成為失寵的一個信號。
1936年10月25日,應漢口日本領事的邀請,楊永泰往赴宴會,在宴會之間,楊永泰表示日本在中國的一切事情,他都可以代表委員長負責,這句話被軍統特務知道,趕忙報告了蔣介石,這就犯了蔣介石的大忌,他可以容忍小人,但絕對不能容忍小人專他的權,自此之後對楊永泰由欣賞到討厭了。
宴會結束後,楊永泰在漢口江漢關碼頭專用輪渡準備返回武昌的時候,一個刺客對楊永泰連開數槍,楊永泰應聲倒地。蔣介石知道楊永泰被刺殺後,表示驚訝,要求破案,最後卻不了了之。
楊永泰的這一劣跡同蔣介石的另外一個幕僚陳布雷形成對照,蔣介石發現情況嚴重之後,為防止楊永泰擅權,不由得非常小心地予以控制。1935年,蔣介石令楊永泰擔任湖北省主席,成為地方大員,但楊永泰自此離開蔣介石,成為失寵的一個信號。

評析

在蔣介石的用人原則中,他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使人才為我所用,即使是小人,只要符合他的政治需要,也是照用不誤。因為在亂世之中,那些既有才能又品德高尚的人實在太少,況且他自己也擅長小人之術,又怎么能夠要求別人不用小人呢!蔣介石甚至認為,在亂世之中,小人甚至比“大人”更有用處。
當然,說蔣介石重視小人,並不意味著他對小人是完全信任的,恰恰相反,蔣介石的“功夫”就在於他能夠從利益需求出發,既能用小人的“才能”,又能夠控制小人,防止小人壞事。在楊永泰身上,體現了蔣介石“小人可用,但要防止小人擅政”的用人策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