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台灣:危急中的台灣

蔣介石在台灣:危急中的台灣

《蔣介石在台灣(第1部):危急中的台灣》主要記述蔣介石和“中華民國”從大陸敗退到台灣後的艱難處境以及蔣介石等人如何克服內外危機和艱難經營的歷程,著重介紹蔣介石在反思中如何吸取大陸失敗教訓和應對內困外憂而採取種種措施以及由此帶來的台灣政壇陣痛。《蔣介石在台灣(第1部):危急中的台灣》以事件為線索,從另一個角度敘述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總裁和“總統”在這個歷史轉變過程所起到的無人能替代的作用。這是一部關於蔣介石和1949年後台灣歷史的通俗讀物,全面記述蔣介石領導台灣從1950至1975年二十五年間涉及政治、外交、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眾多歷史事件及其本人所作所為,對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台灣高層政要的活動進行全面解說,為大陸讀者研究和了解一個真實的蔣介石和真實的台灣提供詳實、準確的資料。

基本介紹

  • 書名:蔣介石在台灣:危急中的台灣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059756
  • 作者:陳冠任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頁數:380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蔣介石在台灣(第1部):危急中的台灣》編輯推薦:蔣介石退居台灣後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麼?台灣出兵朝鮮的真相如何?“台灣託管”前因後果如何?
蔣介石詛咒“朱毛”,卻學毛澤東土改,仿中共“建黨”,學蘇聯搞“整肅”,“台灣處處暗學毛澤東”……
《蔣介石在台灣》帶你走進蔣介石和他領導的台灣的二十五載落寞與輝煌。
這是大陸第一套披露蔣介石和台灣歷史的大型紀實性巨作,全書資料準確,有據可查;事件敘述客觀生動,扣人心弦;對蔣介石的評述客觀公允,有助於我們準確了解蔣介石這個人和台灣那些事兒。

作者簡介

陳冠任,中國現代史、民國史學者,著名暢銷書作家,著有《蔣介石玩權術》、《國民黨十大王牌軍》、《十大王牌軍》、《十大常勝軍》、《戰將》、《猛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傳奇將領紀實》、《榮氏父子》、《四代父子五代人的光榮與夢想》等作品,作品暢銷海內外。

名人推薦

正如一些觀察家所說的那樣。台灣的發展是他人的成就,是辛苦勞作的台灣人民的成就。這一點是不難看出的。然而。這樣說也許是不公平的。正如一個總司令可能被迫因其下級軍官的得失成敗而有權利得到榮譽或人責備一樣,台灣的成就最終也應該歸功於蔣介石。
——【美】布萊恩·克羅澤
蔣介石不做總統。這個我們也不贊成的。……是蔣介石做總統比較好,還是別人做比較好?在目前看,還是蔣介石比較好。他這個人是親美派。但是親美親到要把他那點東西搞垮,他就不贊成。
——毛澤東1959年在民主黨派負責人座談會上講話
失去大陸政權之後,很多人跑到國外避難。但蔣公來到台灣,與台灣共存亡。最後把台灣守住。為‘中華民國“帶來憲政民主,如果那時候他跑到國外,哪有今天的台灣?
——台灣“參謀總長”郝柏村

圖書目錄

上篇孤島的危機
1.蔣介石回台灣做的第一件大事:面對一個謊言卻認了真
蔣介石來到台灣的第一個元旦
兩次台灣省主席更替的內幕
上當:此事誰該負責呢?
2.除夕之日,釣上一條大金魚
3.蔣介石復職,美國卻仍把李宗仁當作“總統”
4.陳誠組閣:陳立夫助選,吳國楨拆台
5.台灣窮途末路,毛澤東勸降蔣介石
6.難道“天不亡蔣”?
7.麥克阿瑟改變了蔣介石撤離金馬的戰略
8.雖與毛澤東有共識,蔣介石卻兩下為難
藍欽來台:美對台政策又現新迷茫
“外交部長”對蔣介石抗命?
馬歇爾帶給蔣介石的困擾
蔣介石還是不得不採取默許辦法
9.毛澤東決定在東北作戰,蔣介石緊繃的心緒終於舒緩
中篇風雨中的“寧靜”
1.號稱“反攻”,實際上還是“準備”
今年5月後就要對大陸舉行反攻作戰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內外的桎梏:軍備只能是整頓
“對大陸游擊戰”的出籠
2.震驚世人的毛邦初事件為何爆發?
3.蔣介石策劃對日和約三種態度,美國的態度不明朗
對日和約的緣起
麥克阿瑟突然被黜,氣死黨國大佬吳稚暉
美中央情報局邀宋美齡任“會議主席”
“中華民國還在,沒有垮!”
4.蔣介石罵“賣國”,陳誠要辭職
5.台灣最大的問題不是毛案,而是經濟危機
毛邦初反擊:將反腐進行到底
從大陸搶運的黃金只剩下54萬兩
蔣介石就軍費問題與美國抗爭:引出“十一條緊縮措施”
6.外交簽約和內政混在一起,蔣介石拖延之策反引起事端
7.起訴毛邦初,卻使得蔣介石陷入“總統不合法”漩渦
美國打官司又節外生枝
胡適與《自由中國》半月刊
李宗仁的影子若隱若現
8.台灣最大的問題還是經濟,陳誠最嚴重的一次辭職
9.兩院之爭,由蔣介石一錘定音
10.毛案再起烽煙,最後結案還是虎頭蛇尾
下篇內強
1.新年第二日就遇吳國楨鬧辭職,府院之爭再起高潮
新年第一次會議,吳國楨和陳誠大吵一場
吳、陳曾多次交鋒
宋美齡勸解,吳國楨才打消辭意
2.蔣貪石暗學大陸搞土改,準備推行“耕者有其田”
發展農業成為施政重點
陳誠與“耕者有其田”
買地的錢從哪裡來?
3.對日和約費盡周折,陳誠嘆:意義“多半是形式上的”
4.蔣介石對出兵封鎖大陸海岸,為何全然沒了以前的熱衷?
5.裁決教育難題:學生須軍訓後才可獲得畢業文憑
“教育就是救亡圖存的教育”
台大校長傅斯年為教育“捐軀”
蔣介石三個教育宗旨
軍訓後才能給畢業文憑,引發不滿
台灣居然開建教會大學
“青年是時代的先鋒,青年是時代的重心”
6.美援的條件很多:要“裁軍”要趕走日本人,要進駐保全司令部,
被美國逼著裁軍
老將們願意走的人不多
日本人到台灣當軍事教官的真相
蔣介石態度很堅決:就是不準美國人進駐保全司令部
7.通過改造,啟用一批政壇“黑馬”
蔣介石下令七全大:“不準失敗”
“這個‘麻木不仁’的人心,就是我們今日革命的致命傷”
國民黨改造:改變了黨的主體
選舉的奧秘和蔣介石的準備
七全大會順利實現蔣介石對權力再分配的預想
8.宋美齡“愛國更愛家”,蔣介石呢,“還是大陸時的那個蔣中正”
9.吳國楨與蔣經國鬧翻,再次辭職
10.“立法院”的法統危機,延期了三次仍未解決

序言

蔣介石統治大陸22年(1927—1949年),統治台灣25年(1950—1975年)。台灣時期是蔣介石一生不可或缺的時期,也是其一個較有作為的重要時期。
《蔣介石在台灣》將根據寫作需要分為多部,為蔣介石台灣25年大型紀事史實,首次披露蔣介石台灣秘史,精彩記述台灣“復興”歷程,全面介紹蔣介石領導台灣涉及政治、外交、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眾多歷史事件及其本人的所作所為,對台灣高層政要的活動進行全面解說。本書為該書系列中的第一部——“危急中的台灣”,主要記述蔣介石和“中華民國”從大陸敗退到台灣後的艱難處境,以及蔣介石等人如何抓住時機轉死為生和艱難經營的“奮鬥”歷程,著重介紹蔣介石在反思中如何吸取大陸失敗教訓,和為應對內困外憂而採取種種措施以及由此帶來的政壇陣痛。全書以蔣介石的思想轉變和國民黨整體變革為背景,介紹蔣介石在戰勝危機中開始建設台灣的新起步,從另一個角度敘述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總裁和“總統”在這個歷史轉變過程所起到的、無人能替代的作用。
這是一部關於蔣介石和1949年後台灣歷史的通俗讀物。全書史料準確、真實,有據可查;事件敘述客觀生動,扣人心弦,一波三折;對蔣介石本人的是非、功過評述,沒有絕對化或一邊倒,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比較客觀和公允,有助於我們準確了解蔣介石這個人和台灣那些事。
為了說明當時的歷史現實,本書引用了大量台灣版資料和蔣介石等人的言論。其中對大陸和中共乃至毛澤東、朱德等人有不少污衊性稱呼和錯誤說法,這需要廣大讀者閱讀時認真加以辨別和批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