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芳“封刀”事件

2012年2月14日,據台灣《聯合晚報》訊息,雷射(雷射)近視矯正手術在台灣非常普遍,但台灣最早引進這項手術的台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最近突然宣布,今後不再動這種手術。他表示,因長期觀察發現,不少當年接受雷射手術的患者,十多年後視力明顯下降,分析可能和當年動刀后角膜瓣發炎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瑞芳“封刀”事件
  • 時間:2012年2月14日
  • 出處:《聯合晚報
  • 地點台灣
  • 性質:事件
簡介,媒體的誤解,蔡瑞芳的擔心,影響,

簡介

2012年2月14日,據台灣《聯合晚報》訊息,雷射(雷射)近視矯正手術在台灣非常普遍,但台灣最早引進這項手術的台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最近突然宣布,今後不再動這種手術。他表示,因長期觀察發現,不少當年接受雷射手術的患者,十多年後視力明顯下降,分析可能和當年動刀后角膜瓣發炎有關。
蔡瑞芳在聲明中指出,他是在台媒記者的探詢下,才透露他已一段時間不做近視手術。這些日子來,他也一再強調雷射近視手術有其安全性、準確性及角膜不結疤性,不再做雷射手術是他個人的決定,他沒有反對雷射近視手術的意思。
蔡瑞芳教授蔡瑞芳教授
身為眼科專業醫師,他無法迴避一個事實,那就是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型術(LASIK)在角膜上創造了一個角膜瓣後,由於角膜瓣沒有癒合,雖讓雷射手術達到準確性及不結疤性,卻也出現某些和傳統認知不一樣的病理機制。
例如,病患接受LASIK手術後,如果感染病毒出現皰疹性角膜炎等病變,角膜病變的臨床表征,可能和沒有做過LASIK手術的角膜不一樣,增加治療難度。
蔡瑞芳表示,這些術後10多年、20年後視力才明顯減退的病患,並沒有白內障、青光眼或黃斑部病變,加上視力無法完全矯正,他才懷疑可能和角膜瓣沒有癒合產生的長期發炎有關,在無法完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他只有選擇停刀。引起了海峽兩岸的恐慌。

媒體的誤解

在台灣醫學界,蔡瑞芳的地位“頗具分量”。據媒體訊息,自1989年英國進行世界首例雷射治療近視手術以來,這一技術迅速成為近視患者的福音,全球有數千萬近視患者受益而摘掉眼鏡。中國大陸地區自1995年引進該技術後,也有數百萬人接受了治療。 在台灣地區,這一手術由蔡瑞芳在1993年率先引入。
蔡瑞芳本人並沒有料到這樣的結果。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他表示,這場風波源於媒體的誤解,自己並沒有“主動宣布”停做雷射矯正近視手術。
令蔡瑞芳陷入輿論漩渦的,其實是一場沒有做的手術。一個星期前,台灣一位記者來到蔡瑞芳的診所,希望介紹自己的朋友來接受雷射矯正近視的手術。面對記者介紹朋友來做手術的請求,他拒絕了。“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做這個手術了。”蔡瑞芳當時對記者說。但他的拒絕反而激起了記者更大的興趣。在電話中,他詢問蔡瑞芳不再進行這個手術的原因,隨後又來到診所,詳細了解情況。蔡瑞芳沒有料想到,自己介紹的情況會成為新聞出現在第二天的報紙上,並且占據了頭版頭條的位置。

蔡瑞芳的擔心

讓蔡瑞芳提高警惕的是“角膜瓣”所造成的問題。當手術醫生將掀起的“橘子皮”重新蓋回眼球後,被雷射切割過的部分會在兩天內完全修復,但重新被覆蓋上去的角膜無法再與周圍的角膜銜接、癒合,而是會像一片段預告瓣一樣,永遠留在患者眼睛裡。
“雷射矯正近視手術只有20多年的歷史,角膜瓣也是新出現的事物。在診斷中,醫生很少會考慮到它的影響,這就可能貽誤患者的病情。”蔡瑞芳說。 引進雷射矯正近視手術19年之後,蔡瑞芳仍然在不斷追蹤自己那些患者的病情。他發現,一些病人手術後一開始都沒有問題,也沒有白內障、青光眼和老年花斑病變等其他問題,但在十幾年後,他們的視力會慢慢下降,時好時壞。通過抗炎藥,蔡瑞芳能讓他們的情況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然無法像普通人那樣完全恢復正常。
他據此作出推論: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發炎的疾病,比如過敏性結膜炎、乾眼症症候群,並且在十幾年裡沒有得到有效處理,那發炎細胞就有可能沉積在角膜瓣的空隙中,造成病人視力的反覆。
不過,蔡瑞芳也強調,出現這些問題的機率並不高。在19年的治療中,蔡瑞芳一共做過近一萬例手術,如今出現視力下降到0.5左右的患者,只有10個人。
“我只是希望提出一個呼籲。我們應該正視這樣一個結構的轉變,因為它會影響到一些疾病的病理機制。” 蔡瑞芳說。不過,在蔡瑞芳看來,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只要接受了完整的術前檢查,雷射矯正近視手術仍然是一個可以選擇的矯正視力方法。

影響

台灣眼科權威蔡瑞芳宣布“封刀”後近視雷射手術的安全性問題引起廣泛關注。近日,廣東省衛生廳出台了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手術管理規範(試行),設定了準入門檻,主刀醫生須為眼耳鼻喉科專業的執業醫生。未滿18歲、近視超過1400度等被列為相對禁忌症。
該規範規定,眼部活動性炎症、眼周化膿性病灶、嚴重的眼附屬器病變、已確診的圓錐角膜、嚴重乾眼症等11種情況列為絕對禁忌症。
此次規範明文規定近視超過1400度為相對禁忌症。羅列的相對禁忌症包括了年齡不滿18周歲、近視超過1400度、遠視超過600度、散光超過600度、青光眼、糖尿病、妊娠、哺乳期、癲癇、焦慮症、抑鬱症等精神疾患。
按照該規範,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手術主刀醫師必須持有醫師資格證書及醫師執業證書(註冊為眼耳鼻喉科專業)和眼科準分子雷射治療儀上崗合格證,具有主治醫師及以上醫師資格。其他擬從事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手術的醫師需經過衛生行政部門認可的培訓基地培訓並考核合格,取得相關技術執業資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