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祠堂

蔡氏祠堂

蔡氏宗祠坐落在寧波市潘火橋畔的寧橫路旁,建築坐西朝東,體量恢宏氣派。據蔡氏族譜記載:蔡氏宗祠始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距今已有400多年,至清乾隆年間尚占地35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氏祠堂
  • 位置:寧波潘火橋村
  • 建於:明萬曆十六年
  • 特色:有男、女祠堂
歷史沿革,故事傳說,宗祠現狀,

歷史沿革

清同治十一年(1871)重修時建了女祠堂,男女祠堂按傳統的男左女右設定,此格局一直保留至今。男祠主軸線為門廳、戲台、正廳、後殿及兩廂,正廳五間二弄卷棚九檁抬梁式硬山頂結構,木石雕刻細巧,牆柱彩繪精美。南首的女祠堂依男祠而建,由門樓、前廳、後堂組成,建築布局與雕飾圖案略微比男祠遜色。兩祠並排而立,合二為一,彰顯男女平等理念。

故事傳說

早在宋孝宗淳熙九年(1184),姜山鎮有個叫蔡楷的青年人,年方十七,日日練功習武,還喜愛放養鴿子,但每天鴿子回籠時總是吃得鼓鼓的。不知緣由的他,一次騎馬追鴿欲探個究竟,一直趕到潘火橋邊,看著鴿子飛入一戶人家樓台的花窗內。聽說是王姓退仕御史的家,就登門拜謁。王公見進來一個英俊後生,頓生惜才之意,問明來意是為討回鴿子,弄得他摸不著頭腦,就叫丫環上樓去問小姐。
不一會兒,後廳出來位亭亭玉立的清秀少女,她懷中正抱著那隻白鴿。原來,王小姐常給飛來的鴿子餵食。由此,鴿子牽線,喜結良緣。王公膝下只一獨養囡,蔡楷就入贅來到王家做了上門女婿,他就是潘火橋蔡家的開宗太公。後來,蔡楷考中武舉,因捕海寇有功,至嘉定二年(1210),官封雷州府海康縣知縣。從此蔡姓之人就如潘火橋名,星火燎原,子孫浩繁,終成望族。後人為感恩王氏衍盛香火、人丁興旺、名人輩出之功德,趁著重修宗祠的機會,同時也蓋起了敬仰她的女祠堂。

宗祠現狀

蔡氏宗祠由於年久失修,早些年部分建築已成斷垣殘壁。市、區兩級文保單位的領導專家到實地考察後,發現祠堂雖呈敗落趨勢,但主體布局仍完整。那些古代的石刻彩繪,都具有相當高的文物品質,男女祠堂並排而立,更是顯示了一種男女同權的觀念,出現在封建社會的年代難能可貴,是我市一處獨特建制的祠堂遺存,具有非常珍貴的研究價值。經過幾年艱苦努力,修整後的男女兩祠已基本恢復原狀,總體面貌煥然一新。作為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蔡氏宗祠在全市400餘個文保單位中,獲得了首家揭牌的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