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峽雷鳴

蒼峽雷鳴

蒼峽雷鳴為萊蕪八景之一,蒼龍峽位於萊蕪市高莊街道辦事處的塔子村西,峽岸怪石嶙峋,山石斷崖對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蒼峽雷鳴
  • 地理位置:萊蕪市
  • 氣候類型: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隸屬萊蕪八景之一
上有拱橋飛架,如長虹凌空;兩邊峭岩如劈,似高牆矗立。 峽東原有元代建的七級寶塔,西面有明代修的望峽樓閣。 明朝亓詩教曾在這裡築亭台建園林,清朝張道一也在此修“樂飢齋”。 兩壁懸崖上有歷代達宮名人的摩岩石刻,如“醉石”“待月”、“雲窩”、“桃林”等。 有的氣韻濃洌,章法多變;有的剛柔相濟,變幻無窮; 還有的於端莊穩健之中透出飄逸清麗之氣,不失為萊蕪石刻中的珍品佳作。
每逢雨季,大雨傾盆,瀑流直瀉,似白龍驟下,直衝峽底。 瀑落之處潭深數米,水渦急旋,浪花飛濺。整個峽內煙波蕩蕩, 巨浪滔滔。那飛瀉的瀑布聲,若龍聲虎威,似驚雷遠震,可聞數里。 峽西岸有一天然石洞,可容數千人。峽內怪石嶙峋,如人似獸,千姿百態。 特別是東崖石縫中兀起的一大溶碉,形若蒼龍,每當天晴,斜陽東照,石龍倒映水中。待到波隨風起,影隨波興,但見鱗光耀眼, 宛如龍動。縱觀蒼峽,橋顯奇高,瀑有奇形,石呈奇狀,濤發奇聲, 這真是大自然的傑作,令人嘆為觀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