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說唐:太平公主

蒙曼說唐:太平公主

《蒙曼說唐:太平公主》講的是從武則天鐵血統治結束到唐玄宗開元盛世到來這八九年的歷史。毫無疑問,這是綿長的近三百年的唐朝歷史上的一段波谷,但也是盛世華章到來之前的一段充滿陰謀、鮮血與希望的前奏。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不同尋常的一段歷史,這是一段上層統治飄搖動盪的時代,這是一個數名女子在政壇上先後閃亮登場的紅妝時代。在這八年多的時間裡,一共爆發了五次宮廷政變,兩個皇帝(武則天、唐殤帝)被迫退位,一個皇帝(唐中宗)死得不明不白,還有一個皇帝(唐睿宗)被逼無奈當了太上皇,可謂有唐歷史上宮廷最動盪的一段時光。武則天的成功顛覆了只有男人才能當皇帝的傳統觀念,也刺激了一批宮廷女性的政治野心。那些曾經在她身邊生活過,目睹了她驚人成功的女性都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楷模,都如飛蛾撲火一般,前仆後繼地追逐著最高權力。在這些宮廷女性中,有四個人最為著名。她們是武則天的兒媳韋皇后,武則天的孫女安樂公主,武則天賞識提拔的才女上官婉兒,還有,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遍觀中國歷史,從來沒有哪個時期有如此多的女性同時投身激烈的政治角逐,所以,這是一個空前絕後的紅妝時代。

基本介紹

  • 書名:蒙曼說唐:太平公主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17頁
  • 開本:16
  • 作者:蒙曼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337739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蒙曼說唐:太平公主》主要講述了從武則天鐵血統治結束到唐玄宗開元盛世到來這八九年的歷史。

作者簡介

蒙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北京大學博士。2002年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史及中國古代婦女史。著有《唐代前期北衙禁軍制度研究》。發表論文《開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團》、《公主婚姻與武周以後的政局》、《唐玄宗朝北衙禁軍準內廷體制的形成及其影響》、《唐代長安的公主宅第》等。2007年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先後講述《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大隋風雲》等。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集 紅妝時代
一、年少入道
二、自求駙馬
三、舉案齊眉
第二集 初涉政壇
一、薛紹之死
二、梅開二度
三、初露鋒芒
第三集 威風八面
一、心繫李家
二、神龍政變
三、春風得意
第四集 韜光養晦
一、主弱臣強
二、武氏重興
三、明哲保身
第五集 重俊政變
一、清洗功臣
二、後院起火
三、禍起蕭牆
四、身陷危局
第六集 母女亂政
一、韋後崛起
二、安樂弄權
第七集 中宗之死
一、新好男人
二、享樂皇帝
三、糊塗天子
四、暴崩之謎
第八集 韋後專權
一、立儲難題
二、婉兒草詔
三、韋後坐大
第九集 山雨欲來
一、姑侄聯手
二、運籌帷幄
三、引爆政變
第十集 唐隆政變
一、玉殞香消
二、薄命紅妝
三、追殲餘黨
第十一集 睿宗登基
一、皇位歸屬
二、父子相峙
三、李時即位
第十二集 重福叛亂
一、真命天子
二、洛陽起事
第十三集 姑侄鬥法
一、第一回合
二、第二回全
第十四集 睿宗傳位
一、皇帝難做
二、讓位太子
第十五集 太平重振
一、睿宗收權
二、男寵登場
三、招攬才俊
第十六集 劍拔弩張
一、謀臣現身
二、政變流產
三、形勢陡轉
第十七集 太平之死
一、構陷太平
二、先天政變
第十八集走向開元
一、無緣女皇
二、政壇流星
三、紅顏絕唱

序言

南朝宋人虞通之在其所著《妒記》中講過一則有趣的故事:東晉謝安的妻子劉夫人生性嫉妒,不許謝安納妾。謝安的子侄都很替他不平,有一天相約來勸劉夫人。怎么勸呢?他們在劉夫人面前大談《詩經?螽斯》一篇。《螽斯》不是通過昆蟲螽斯的擅長生育來讚美文王的妻子不嫉妒,所以文王才能子孫成行嗎?劉夫人聽來聽去,明白孩子們的意思了,就問:這首詩是誰寫的呀?孩子們回答:周公寫的。劉夫人笑著說:周公是個男人,自然這么說,如果讓周姥寫,恐怕就不會這么說了!其實,就唐朝,乃至從古到今的整箇中國社會而言,無論制禮作樂還是講經修史,不都是“周公”而非“周姥”嗎!正因為有這樣的文化傳統,所以當我們在史冊中看到魏元忠激烈地反對安樂公主當“皇太女”時,會視他為忠臣烈士;而看到祝欽明主張讓韋皇后充當祭天亞獻,則斥之為奸佞小人。甚至,這個擁有皇太女和亞獻皇后的時代,也被我們稱為亂世,打入另冊。
然而,所謂亂世,不正是異端思想的發源處嗎?在武則天成功打破女子不得稱帝的規則後,更多的女性認為,女人和男人一樣,也可以擁有公權力。唐中宗一朝,垂簾聽政的韋皇后上表,請求所有不因為丈夫或兒子的功勞而獲得封爵的婦女,都可以把封爵傳給子孫;與此同時,姝秀辯敏的安樂公主則要求中宗立自己為皇太女!也許,無論是韋皇后還是安樂公主,都只是想追蹤武則天的足跡成為女皇,但是,從思想史的角度看,這卻是一些顛倒乾坤的要求。韋皇后的請求意味著,女性可以傳授政治權力;而安樂公主的要求則意味著,女性也可以繼承政治權力!這樣的要求,其實是想把武則天的超常發揮常規化;這樣的想法,也不啻是中古中國的男女平權宣言!
如果女皇成為可能,那么,女性入朝為官不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么?聰明如上官婉兒,未嘗沒有這種想法。中唐詩人呂溫寫過一首《上官昭容書樓歌》,詩的起首便是:“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婉兒號稱“內宰相”,然而,內外之間的界限一定就如此嚴格嗎?
毫無疑問,韋皇后等人的女性意識與她們的政治企圖緊密相關,但這並不代表女權本身的虛妄。事實上,一個與唐代的社會現實相違背的普世價值——男女平權觀念正隱藏在醜惡的政治鬥爭中。同樣弔詭的是,也正是政壇紅妝們的理想與奮鬥使得當時的政治鬥爭更加醜惡。
假如她們成功了又如何呢?雖然人們常說歷史不容假設,但我還是忍不住玄想。我覺得,歷史曾經有多種可能,就像人生也可能有多種際遇一樣,人類所作出的一切選擇,都只能是實然而非必然。但是無論如何,有選擇就會有犧牲,犧牲掉的可能風光旖旎——如同那些薄命的紅顏;然而,換來的也許更加波瀾壯闊——如同令人低回不已的錦繡盛唐。其實,歷史的矛盾性與複雜性不也正是歷史的生命所在嗎!
可能有讀者注意到了,我的序言中唯獨沒有提到太平公主。不錯,因為正文中有更多她的故事,請您耐心地往下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