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龍起義

蒂龍起義,英國殖民主義者在愛爾蘭北部蒂龍地區的侵略和宗教迫害,引起的反英起義。1594年8月,愛爾蘭人在恩尼斯基倫附近的“乾糧灘”擊敗了一支人數不多的英國軍隊,正式揭開了大起義的序幕。1795年,起義軍攻占波特莫爾,在克朗提布雷特又擊潰英軍。這年10月,英愛雙方達成停戰協定,到1596年2月。雙方繼續談判3年,沒有結果。1598年8月14日,起義軍在耶洛福德戰役中大敗英軍,使起義發展為全國大起義,起義軍的騎兵和步兵達3萬人左右。起義得到了西班牙人和蘇格蘭人的支持,除幾個重點城市外,愛爾蘭幾乎全部都置於起義領袖蒂龍伯爵領導之下。英國國王多次調集重兵鎮壓。由於英軍裝備精良,又採取分化瓦解、破壞莊稼製造饑荒的“新戰術”,加上起義軍指揮失誤,1601年,蒂龍伯爵被圍困於金塞耳,突圍未成,起義軍和西班牙人蘇格蘭人的軍隊被英軍打敗。1603年,蒂龍伯爵被迫投降,1607年前往羅馬度餘生,起義失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