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腔

落腔

落腔,河南安陽內黃縣的傳統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落腔,原名落子腔,也稱安陽腔。主要流行於豫北及與之毗鄰的晉冀魯交界的漳河流域。落腔由民間曲藝“蓮花落”演變而成,是宋代路歧人和露台弟子藉以謀生的一種說唱體歌曲,通常是七言句的順口溜,有時也作故事的引擎,發展到元代便成為一種長調。到清代則演化成為一旦一醜登台演唱故事的形式。

2011年5月,“落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落腔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河南省內黃縣
  • 遺產類型: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IV-148
歷史淵源,名稱由來,清朝時期,民國時期,抗戰時期,建國以後,文化特徵,樂器種類,表演風格,代表曲目,保護措施,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意義,觀賞價值,社會價值,保護措施,傳承保護,重要活動,

歷史淵源

名稱由來

歷史也有寫作“嘮子腔”或“撈子腔”的。1927年中華書局分省地誌《河南 戲劇》載:“安陽腔一名落子腔,安陽最盛,南至汲、輝二縣……”。又因落腔由地方民歌小調發展而成的,以其曲調輕快歡樂,在20世紀50年代曾改名稱“樂腔”。

清朝時期

清嘉慶末年到光緒年間,落腔由寫景或敘事逐漸變成為“彩扮蓮花落”並分角色扮演人物演唱故事的形式,並且蓮花落的表演形式也有很大的突破,由原來一人飾演多個角色、採取跳進跳出的演出方式,逐漸演變為多人多角、分別上場、多場曲目的戲劇演出方式,完成了由單純的“腔”向複雜的“戲”的過渡,至此落腔已有戲劇雛形。在由“腔”向“戲”的過渡期內,有一位姓趙的藝人彩扮“蓮花落”立下了赫赫功勞,他將內黃本地的民間小曲巧妙地與“蓮花落”相結合,並把當時的曲調板式固定下來,帶領其他藝人逢年過節化妝上台演出一些短小的節目,頗受歡迎,民眾謂之“內黃落子”。 趙藝人等一批落腔創始人創編了大量的落腔劇目,使落腔在內黃及周邊地市廣為傳播。
清道光、鹹豐年間,落腔在安陽——內黃一帶流行,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演唱落腔。《武安縣誌》記載:“清鹹豐初年(公元1851年),武安藝人李希順曾先後四次來到內黃,尋找趙藝人,求學落腔”。說明當時的落腔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另外,落腔的流行和當時的時勢不無關係。十九世紀末,內黃及附近等地飽受戰亂,加上天災人禍,廣大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至使一些人投身於戲班,以學藝演出謀生。這時期,落腔的劇目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家庭故事,內容通俗易懂,鄉土氣息很濃,老百姓看著戲往往就能想起自己家中的事,因此大家極為喜歡,再加上表演落腔的服裝和道具相對簡便易置,兩三人便可搭班演出,所以落腔發展很快。 據《河南省落腔音樂集成》記載,清朝同治年間,內黃縣碾頭大地主吳三麻子組建了一個落腔班社,他收留了河北武安著名的藝人賈成全,加上當地的一些落腔藝人,在碾頭辦起窩班,一邊演戲,一邊收徒,其規模一度成為內黃最大的落腔班社。碾頭窩班共辦過三期,招收學徒百餘人。後來成為落腔知名藝人的趙清文、王海昌等人都曾在碾頭窩班中學過藝。但由於戰亂,碾頭班被迫解散,不過該班社在落腔歷史上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可以說是碾頭班讓落腔紅遍了黃河故道。但此時的落腔只是活躍於廣大農村的“高台”之上,很少在大一點的城市演出。由於京劇、梆劇、評劇等主要劇種的排擠,像落腔這種民間劇種根本無法登入大雅之堂,更無法占據大一點的城市和好一點的劇院,至多是在城市一角的席棚戲院里演一下。民國十六年《河南新志》載:“落子腔……簡單猥鄙,每數人為台,演於太行山之荒村。……若思神、迷信、男女淫污之劇、以花鼓、獼猴戲,二架弦,安陽腔、鑼鑼戲及各都市之男女合演者為最”。所以落腔在當時只是一種民間大眾的娛樂項目,是不被官方承認的一種戲曲,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它的大眾性和下層人民的獨創性,也反映了當時落腔是受廣大民眾歡迎的、風格獨特的民間藝術。在其流行區域,一些傳統的劇目如《藍橋會》、《小二姐做夢》、《小喜只趕嫁妝》等,都反映了民間的日常生活和下層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婆媳關係、婚戀嫁娶、勞動生活等方面的內容。
清末,落腔盛行,豫北各地班社普遍建立,此時期落腔的聲腔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形成了三大流派。它們分別是以安陽、林縣、成安、臨漳為中路,稱落子腔;以武安、涉縣為西路,稱武安落子;以內黃、魏縣、清豐、南落、滑縣、濮陽為東路,稱落腔。這三個流派各有特點,西路武安落子聲腔層次多變起伏跌宕,行腔高昂嘹亮;中路落子腔發音較平,然而唱腔粗獷講究偷字閃板擅唱花腔;東路落腔平穩古樸,吐字清晰,長於悲劇。民國初期,在內黃的落腔班社猶如雨後春筍,發展相當迅速。以楊兆林為管事的碾頭科班,以段珍為管事的北街戲班,以及遷民屯戲班、杜村戲班、南野莊戲班等,有名有號的就不下20家,還有許多臨時搭建的社班。一時間,內黃落腔異常熱鬧,各鄉各村基本都有一套可以上台演出的落腔班子。但此時的落腔劇目還沒有太大的改變。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餘年的封建專制制度。當時,有進步思想的知識分子所提倡的“戲劇改良”思想,逐步深入到河南戲曲界。河南省政府教育部門明確的指出將戲劇作為輔助教育的工具。“民國二年(1913年)省會開封成立了‘新劇團’,演出了一些宣揚愛國、反封建的改良文明戲。首開‘河南戲劇改良’之風。同年京戲長慶班新排的勸化醒世新戲《黑籍冤魂》在豐落園演出,在開封以至河南戲劇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對河南地方戲的改良產生了重要影響。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主持豫政以後,積極倡導通俗教育和‘戲劇改良’,並以河南教育廳名義於1928年先後公布了《河南各縣戲劇訓練章程》《河南省教育廳審查回審查戲曲辦法》《河南省各縣改良戲曲委員會簡章》等”。內黃落腔積極回響省政府的號召,並在戲曲的題材上作出了很大改革,主要表現在戒菸、戒賭、放腳、反包辦婚姻等方面。此外,在和各地的戲曲相互交流中,落腔取長補短,不僅增加了很多劇目,而且在舞台設計、表演動作和人物造型上都有了突破性的發展。隨著交流越來越廣泛,落腔的演出區域也逐漸擴展到山東、河北等地。但從其題材的廣度和針砭的深度上看,它還處於民主主義的初級階段,未能觸及到社會的根本。

抗戰時期

1937年以後,全國掀起了抗戰高潮,長達十幾年的戰爭並沒有讓落腔銷聲匿跡,反而使它創作了很多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的劇目。在抗日戰爭時期,演出落腔的一些班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僅堅持到各鄉各村演出,還積極宣傳救國愛民,反對侵略的抗日思想。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除了上演傳統劇目外,還編排上演了《做軍鞋》、《李來成家庭》《王黑蛋參軍》等現代戲。這些劇目對宣傳發動組織民眾開展革命鬥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落腔的藝術也得到了發展和升華。

建國以後

建國初,落腔發展到鼎盛時期。土改運動中,落腔業餘劇團遍及安陽一帶,在原有的一些劇目上又新編創了《鬥地主》、《王貴與李香香》、《兄弟開荒》、《血淚仇》等現代劇目和自編的時事小戲,其內容主要表現農民對土地的熱烈渴望和對黨的政策的擁護,對發動民眾和組織民眾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955年,在碾頭村落腔劇團的基礎上,吸收了清豐縣部分藝人,成立“內黃縣樂腔劇團”。劇團成立後,在一些方面都作了適當的調整。例如:在樂器上添加了三弦、低胡、琵琶、大提琴、月琴等,在演員的性別上也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建國前,“落子戲的行當中,多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老生、老旦、花臉亦或有之,但無以其為主的劇目,女角色一向是由男演員扮演”,而此次的建團也吸收了部分女演員;另外,“在曲牌名上,落腔又從其它劇種借鑑吸收,如文曲牌中,絲弦曲牌[耍扇子]與豫劇的[老鵪鶉]大同小異,[千壽佛]則來自四股弦;落腔武場中鑼鼓點,除了開台鑼鼓[勾絲繞]外,配合身段的鑼鼓點大多是從京劇或豫劇里吸收的;唱腔中所用的鑼鼓點,一部分如[玉釘錘][梆子穗]等與豫劇、河北梆子相同”。在這些發展和變化的基礎上,內黃縣樂腔劇團發展迅速,名聲大震。
1956年,內黃縣樂腔劇團參加了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匯演,傳統劇目《借髢髢》榮獲一等獎,其主演趙清文也獲得表演一等獎。 趙清文勇於創新,博採眾家之長,將本地“花鼓”等散曲與落腔巧妙結合起來,極大豐富了樂腔的腔韻,使落腔藝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憑著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趙清文也成為落腔劇目近代最為成功的藝術家。當地民眾曾有俗語“丟下和面盆,想起趙清文”、“賣莊子賣地,也要瞧瞧趙瞎子(趙清文)的《借髢髢》”。
“1959年內黃縣樂腔劇團被下發到老塔坡園林場,1963年得到恢復”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因只準唱“樣板戲”,致使農村的業餘劇團因無法跟上形勢,許多都被迫停止演出,或不敢演出。內黃縣樂腔劇團為了跟的上形勢,“1968年也被迫與豫劇團合併,直到1974年才得以分開”。粉碎“四人幫”後,農村的業餘劇團才有一定的恢復,在開始上演傳統劇目的同時,也培養了一批新生力量,並增加了如“和平樂腔劇團”等半職業劇團,並得到政府頒發的“民間劇團營業演出證”,他們同專業劇團一樣,可以常年下鄉演出。 到80、90年代,落腔一直走下坡路,已經無正規的演出。時至今日,落腔已成為河南瀕滅劇種之一。

文化特徵

樂器種類

落腔曲調由安陽當地民歌小調發展而成,曲調輕快,主要伴奏樂器為皮胡、竹笛等。唱調有平板、二板、三板、流水、懈板、捻板等。聲腔有三大流派,安陽、林縣、成安、臨漳為中路,稱“落子腔”;以武安、涉縣為西路,稱“武安落子”;內黃、魏縣、清豐、南落、滑縣、濮陽為東路,稱“落腔”。

表演風格

三路落腔各有特點,西路武安落子聲腔層次多變,起伏跌宕,行腔高昂嘹亮;中路落子腔發音較平,然而唱腔粗獷,講究偷字閃板,擅唱花腔;東路落腔平穩古樸,吐字清晰,長於悲劇。

代表曲目

落腔現存獨有唱腔音樂6類23種,曲牌和打擊樂類58種,特殊身段特技12種,特色樂器3種,口述傳承劇目210本。落腔傳統劇目眾多,擅長表現農家生活和民間傳說,多為生活小戲,文詞通俗,表演富有生活氣息,如《藍橋會》、《安安送米》、《小二姐做夢》、《王定保借當》等。

保護措施

傳承價值

唱腔保持了‘大本落子’(哭腔),以大口哈出來的大本腔的哭腔為主,尾音下滑,音腔洪亮、低沉,自然發出,音質柔滑純厚、樸實耐聽,沒有‘假、花、炸’的嗓音,以‘七字韻’唱詞為主,地方色彩濃郁,表演以‘眼、面、手’演技為主,細膩真切,活潑生動。

傳承現狀

幾十年來,劇團觀念自我封閉,藝術發展緩慢,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是其陷入瀕滅境地的主要原因。儘管有一些藝術家表現出革新的願望,並開始吸收和運用姐妹藝術以及外來的一些現代表現手法,對本身的藝術水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落腔僅僅剩一個專業的劇團,又加上傳播地域小、觀眾人數少、藝術水平低下,劇目呈現出的陳舊感、落後感等諸多問題,也限制它存活和發展。

傳承意義

觀賞價值

落腔有三百年的歷史,是在說唱藝術中衍生髮展起來的。落腔內容主要反映了民間的日常生活和下層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婆媳關係、婚戀嫁娶、勞動生活等方面。如《借髢髢》、《藍橋會》、《小二姐做夢》、《小喜只趕嫁妝》等,這些劇目充滿了鄉村農民的氣息,鮮明地表達了人民民眾的生活觀念、人生態度,並揭示了平民百姓對生活中真、善、美的推崇,對假、醜、惡的鞭撻,它真實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生活、思想道德情操和審美理想。

社會價值

戲曲是中華民族豐厚的精神遺產,而瀕滅劇種在它的流布輻射地區,占有顯赫的地位。它從思想內容到文化內涵,以極大的涵蓋量和獨到的美學品格,全面深刻地體現和展示著民族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它與哲學、歷史、宗教、法律、倫理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發揮社會教育功能以及文化知識的傳播方面,也起到當地其他藝術形式都無可比擬的作用。與此同時,它還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了一代代的人,塑造了民族性格、整合了社會力量等,為社會的發展、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8]。另外,在音樂、唱詞、服裝、樂器等方面也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保護措施

一種文化能在一個地區生存和流傳,除了廣大民眾的認可和支持外,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才力的投入和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瀕滅劇種是屬於全社會的,而非某個人的,作為一種“口頭遺傳“的資源,對它的保護和搶救也應該由全社會共同努力。

傳承保護

戲曲不是孤立的演繹形式,而是與當地觀念、信仰、風土民情乃至人文景觀、自然生態環境相結合的產物。它遵循一般事物進化發展的規律,內黃落腔儘管已經非常虛弱,走向了衰落,“但它們的形式,存在本身既體現了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價值,是一種重要的地方的歷史存在”(劉禎《中國地方劇種生存保護和發展的四種形式》),所以對它的保護不僅是某個人的問題,更是全社會的責任。我們應該提高落腔傳承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尊重和保障他們的藝術創作活動。
充分發揮宣傳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讓社會廣泛了解和關注落腔。宣傳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是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的,為了弘揚自己的文化藝術,各類媒體應堅定不移的給予落腔以熱情的鼓勵和呼應。以更多的形式張揚落腔,不僅從欣賞角度展示它們,還要就演員、劇目、音樂、舞蹈表演等方方面面給予關注,從戲曲美學及其他學科乃至研究、開發的角度給它以深入全面的評價,通過廣泛的宣傳讓社會真正深入了解和關心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同時,2007年把落腔納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是一種保護的方法。

重要活動

3月16日至17日,中國戲曲學院戲曲藝術教育中心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辦了兩場精彩的戲曲非遺專場演出。此次演出由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茂腔藝術傳承中心、河北省邯鄲市魏縣落腔劇團、河南省商丘市豫劇二團等10家地方戲院團帶來了10個劇種的10個經典劇目選段,贏得現場學生、教師和家長的陣陣掌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