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山(天台縣景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萬年山是天台縣西北角一大景區,與天姥山遙遙相對。山中秀峰林立,潭瀑疊藏,是唐詩之路的天然驛站

地理位置,人文背景,

地理位置

萬年山

人文背景

萬年寺發端於東晉,始建於唐。南宋曾列入“五山十剎”,興極一時。清康熙四十年(1705)重建。四周有明月峰、娑羅峰、香爐峰、大舍峰、銅魚峰、藏象峰、煙霞峰、應澤峰環抱,兩條澗水沿寺東西合流南下。寺前有九棵兩人合圍的柳杉樹,稱九羅漢。
萬年山風景奇麗。近矮遠高的崗阜,構成了“八峰團拱,雙澗合流,山外青山,扶餘無窮”的壯觀。“而前後左右,巨杉老柏,古檜虬松,直者、曲者、跛者、睡者、高覆橫臥者,千尋百圍,與石同色,俱經千百年物。”萬年寺號稱“佛國明珠”,寺內有“九曲池”。
寺內建築最著名的有珍藏宋仁宗賞賜“如朕親到”御衣的“親到堂”和“藏經閣”。現僅存大雄寶殿、金剛殿、後殿和部分僧寮。寺西南遠處岩罅間隱約有水流,稱“應心泉”。寺西北五里有地藏寺。寺西七里,有山頂上一溜下來大岩石,稱為“岩浪”,大部分呈黑色,因物像形:“如豬負塗,如羊跪乳,如群犢牴牾,如眾駒蹂躪,又如熟睡者,如摩癢者,如埋頭匿足者,如意想像無一不肖。”及至小橋附近,石呈棕色、淡棕色,大如馬牛背脊,層層疊疊。“視之為良、為老、為瘠、為駁、為驥驪牝牡,又無不肖也。”這些大卵石,很象形形色色的馬群,是大自然的造化。橋旁溪中的一塊大石上鑿有雙勾大字“萬馬渡”,落款是“明朝萬曆丙申秋肖山吳閭台書”。民間稱為“仙人趕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