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菊(中藥)

萬壽菊(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萬壽菊,中藥名。為菊科萬壽菊屬植物萬壽菊Tagetes erecta L.的花或根。植物萬壽菊,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花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根解毒消腫。花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氣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癰瘡腫毒。鮮草外用主治乳腺炎,無名腫毒,疔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萬壽菊
  • 別稱:蜂窩菊、金盞菊、臭菊花、臭芙蓉、芙蓉花《全國中草藥彙編》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菊科
  • :萬壽菊屬
  • :萬壽菊
  • 分布區域:全國各地
  • 採收時間:秋、冬採花
  • 用法用量:內服:3-5錢;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藥理作用,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花及根。

性味

味苦,性涼。

功效

花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根解毒消腫。

主治

花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氣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癰瘡腫毒。鮮草外用主治乳腺炎,無名腫毒,疔瘡。

相關配伍

1、治高血壓,萬壽菊花15g,鬼針草37.5g,青木香7.5g,野菊花15g。水煎,分2次服。(《漢方青草藥養生聖經》)
2、治百日咳,萬壽菊15朵,煎水兌紅糖服。(《青草藥速認圖集》)
3、治氣管炎,鮮萬壽菊30g,水朝陽9g,紫菀6g,水煎服。(《青草藥速認圖集》)
4、治腮腺炎、乳腺炎,萬壽菊、重樓、銀花共研末,酸醋調勻外敷患處。(《青草藥速認圖集》)
5、治牙痛、目痛,萬壽菊15g,水煎服。(《青草藥速認圖集》)

用法用量

內服:9-15g。
外用:適量花研粉、醋調勻搽患處;鮮根或鮮全草搗爛敷患處。

藥理作用

殺蟲作用。

炮製

採集加工:秋、冬季採花,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莖直立,粗壯,具縱細條棱,分枝向上平展。葉羽狀分裂,長5-10厘米,寬4-8厘米,裂片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具銳鋸齒,上部葉裂片的齒端有長細芒;沿葉緣有少數腺體。頭狀花序單生,徑5-8厘米,花序梗頂端棍棒狀膨大;總苞長1.8-2厘米,寬1-1.5厘米,杯狀,頂端具齒尖;舌狀花黃色或暗橙色;長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長1.4厘米,寬1.2厘米,基部收縮成長爪,頂端微彎缺;管狀花花冠黃色,長約9毫米,頂端具5齒裂。瘦果線形,基部縮小,黑色或褐色,長8-11毫米,被短微毛;冠毛有1-2個長芒和2-3個短而鈍的鱗片。花期7-9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環境,平原、坡地均可栽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