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塔(香港佛塔)

萬佛塔(香港佛塔)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在印度的佛教建築中,主要的佛教建築是僧院和佛塔,僧院是僧侶居住的地方而佛塔則為信徒禮拜的對象,多位於全寺的中心·由於塔本是古代印度的墓標,梵音為STUPA,所以當佛教傳入中國後,音譯過來為‘窣堵坡’,‘塔婆’,‘塔’等,而中國在西晉時期譯經時創造了“塔”字·在印度古時,塔是墳墓式的小塔用以藏舍利,即後世所謂舍利塔,功用是為了表揚已故君主或聖賢的德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萬佛塔
  • 地理位置香港
  • 著名景點:志蓮淨苑
  • 特點:樓閣式塔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志蓮淨苑位於香港九龍半島中心,背靠鑽石山,左承慈雲山蔭澤,右蒙獅子山護庇.於寺院東北丘地為"一院",建有萬佛塔.七層重檐萬佛塔內共為五層,是仿照唐代樓閣式塔,塔頂用斗尖頂,頂上有塔剎,以表佛教的世界觀.萬佛塔在佛教傳統建築藝術中是一個重要表征,它寓意者內在精神淨化的境界,層層漸上。
志蓮淨苑在鑽石山屹立67年,1996年重建成仿唐建築佛寺。其中樓高9層的萬佛塔最為注目,曾由高僧開光。平日除安放了靈位的親屬可進入,其他人士一概不得進內,絕對稱得上清靜之地。
張國榮與梅艷芳的骨灰也存於萬佛塔中。

主要景點

南北朝時期,塔是佛寺組群中的主要建築,但到了唐朝,塔已經不是佛寺組群建築的中心了.儘管如此,它還是組成佛寺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挺拔高聳的姿態,對佛寺組群和城市輪廓面貌都起著一定的作用.而就外形方面來說,唐代的佛塔大致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和單層塔三個類型.而志蓮淨苑的萬佛塔便是樓閣式塔的一種。
萬佛塔萬佛塔
樓閣式塔為一多層建築,每層皆辟門窗,面闊與高度自下而上逐層縮小,內部往往用木樓板劃分為數層,大部分可以登臨眺遠.而志蓮淨苑中的萬佛塔為七層高內為五層,塔身為正方形,以鋼筋水泥作為結構,外面依傳統結構規制安裝木柱,斗拱,築枋,壁板,門窗裝修,保持了與群體建築的統一格調,酷似木塔,巍然唐風.至於塔頂,常是四坡面頂,中央安置塔剎,多作窣堵波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