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十大科學家:楊振寧

華人十大科學家:楊振寧

《華人十大科學家:楊振寧》介紹了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生平事跡,包括動盪不安的中學時代、對統計物理髮生興趣、和費米教授在一起、轟動世界的實驗等內容。講述了楊振寧是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其於1954年提出的規範場理論,於70年代發展為統合與了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1957年由於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外曾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做出多項貢獻。

基本介紹

  • 書名:華人十大科學家:楊振寧
  • 類型:傳記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656719, 9787807656715
  • 作者:黃芬香 孟憲明
  •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32
  • 品牌:河南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華人十大科學家:楊振寧》記述了楊振寧的成長之路,他的童年時代,他的求學歷程,他的夢想,他的探索與實踐,他的勇敢為人類帶來了認知世界的曙光。

圖書目錄


一群天真的孩子在海濱撿貝殼,楊振寧撿回的貝殼多半是極小的,但卻非常精緻。父親覺得這是兒子的觀察力不同於一般人的表現,他在兒子的相片背面充滿自信地寫道:“寧兒似有異稟。”
1.良好的家風
2.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
3.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
4.動盪不安的中學時代

幾排低矮的平房,東倒西歪地排列在那裡,上為鐵皮做成的頂棚,下是坑坑窪窪的地面;沒有明亮的窗戶,沒有像樣的桌椅。
這就是西南聯大的校舍——一個造就了大批飲譽中外的科學精英的地方。
後來成了著名物理學家的楊振寧曾多次深情地回憶說,他的根是在西南聯大這片沃土中紮下的。
1.考入西南聯大
2.優秀的教師群體
3.課外生活
4.學士論文
5.對統計物理髮生興趣
6.離開祖國

電子儀表出現了故障,楊振寧打開線路圖,想檢查一下毛病出在哪裡。“楊,你真笨!”一位同學不耐煩地走過來,在電子儀表的連線部位上猛踢兩腳,儀表又很快轉動起來。他對這位同學的兩腳佩服得五體投地。
由於他的動手能力較差,所以大家經常開玩笑地說:“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楊振寧。”
1.尋找費米
2.和費米教授在一起
3.腳踢加速器
4.博士論文

提起楊振寧,人們都知道他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但是,現在的物理學界卻普遍認為,他的最高成就並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而是楊一米耳斯場理論。不少科學家認為他的這項成果也應該登上諾貝爾獎壇。
1.來到普林斯頓
2.海外奇緣
3.楊一米耳斯場理論

過去幾十年,全世界的原子物理學家們捧著“宇稱守恆定律”向宇宙奧秘之門衝擊,結果二次次都失敗了。楊振寧、李政道的新理論,才使人們恍然大悟:原來那不過是畫在牆上的一扇假門!
1957年,在象徵科學界最高榮譽的諾貝爾獎章上,第一次寫下了兩位中國人的名字——楊振寧和李政道。
1.關注θ—τ之謎
2.大膽的假設
3.轟動世界的實驗
4.登上領獎台
5.岳父的賀信

1964年春天,在美國生活了19年的楊振寧加入了美國籍。這一決定是經過了幾年的猶豫與掙扎之後做出的,但入籍之後仍耿耿於懷,怕父親到死不會原諒他的拋鄉棄國之罪。
1.父子情深
2.加入美國籍
3.跳出象牙之塔

楊振寧雖然加入了美國籍,但那片培育他的故土,對他來說是永生難忘的:合肥老家的舊屋,清華園的大樹上飛機,踏上那片夢牽魂繞的熱土!機會終於來了,楊振寧第一次回到闊別了26年的祖國,祖國敞開了胸懷,熱烈歡迎自己的驕子遠洋歸來。從此,他的肩
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1.載譽歸來
2.難忘的會見
3.送別父親
4.見到毛澤東主席
……



十一

序言

短序六札
孟憲明

人生有三種需求:
以數學為代表的科學表達;
以文學為代表的情感表達;
以宗教為代表的信仰表達。

心理學家高喊的三大犧牲:
犧牲生命;
犧牲情感;
犧牲信仰。

舊中知新叫發現。
無中生有叫發明。

東方把世界倫理化。
西方把世界數位化。
倫理化的東方遭遇數位化的西方,
東方蒙受了屈辱。
數位化的西方洞穿倫理化的東方,
西方表露了淺薄。

一切進步都是空間的拓展。
一切節約都是時間的延長。
拓展空間即是拓展人生。
延長時間即是延長生命。

三大條件造就幸福人生:
豐饒之物質;
豐沛之情感;
寧靜之心靈。
壬辰孟夏於蛟龍窟混沌齋
五一小假,喧鬧四散於郊外。晨曦初綻,寧靜蟄伏於胸中。一夜酣睡,無夢無痕,不知眾神之掠窗而過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