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蔬菜圖鑑

菜市場蔬菜圖鑑

《菜市場蔬菜圖鑑》是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張蕙芬。

基本介紹

  • 書名:菜市場蔬菜圖鑑
  • 作者:張蕙芬 著 林麗琪 繪
  • ISBN:9787302394884
  • 定價:69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7.01
內容簡介,前言,目錄,

內容簡介

菜市場蔬菜圖鑑,透過張蕙芬生活化的用語及林麗琪細緻動人的植物插畫,讓我們重新看待生活里再熟悉不過的綠色夥伴,了解每一種蔬菜的身世由來、植物特性、生長特性與營養價值等,真正落實“吃在地、吃當地”的飲食生活態度。
在台灣,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蔬果上市,讓我們的餐桌上充滿了變化。 繼《菜市場魚圖鑑》、《菜市場水果圖鑑》之後,大樹文化推出菜市場三部曲-《菜市場蔬菜圖鑑》。本書的附錄,還包括:台灣蔬菜的身世與起源、蔬菜營養一覽表、蔬菜的保存於處理方法、蔬菜學名索引、蔬菜英文名索引、蔬菜中文名索引等實用資料。

前言

多樣的蔬菜天堂
在世界貿易發達的幫助下,以及食物保存技術的發展,讓我們買得到其他國家的許多農產品,或是任何季節都買得到的生菜、蘆筍、西洋芹等,於是許多生活於都會的人對所謂的“當季”越來越不清楚,以為凡是擺在超市冷藏展示櫃裡的都是當季的蔬菜。
台灣島的氣候得天獨厚,亞熱帶的氣候條件和多樣的環境,讓這裡的蔬菜種類十分豐富,加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種類分批上市,足以充分供應庶民的生活所需。台灣一年四季的當季蔬菜,常聽老一輩的說:“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五月瓢,六月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時至今日,這個老祖宗生活智慧所累積下來的常識還是大致適用的,即使現在的農業技術發達,許多蔬菜的季節感已經消失,變成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的蔬菜,但是不容諱言的是,在適合的季節里栽種的蔬菜,生長比較良好,也比較不會有病蟲害的問題,自然無須用藥,加上產量多,價格自然便宜,大家不僅可以省荷包中的銀子,也可以吃得比較安心。
台灣的當季蔬菜充滿了獨特的節奏感,從初春開始上市的韭菜、蔥,以及冬天一直盛產的各式葉菜類,天天都有吃不完的青菜。等到綠色蔬菜快吃膩了,到了四月就有新冒出的桂竹筍上市,這可是筍絲扣肉不可或缺的鮮筍食材,接下來則是大家最愛的綠竹筍,鮮嫩多汁,沙拉、煮湯皆宜。然後隨著氣溫一天天上升,耐熱的葉菜類成為主角,如通菜(蕹菜)、莧菜、地瓜葉、川七、皇宮菜等一一現蹤,吃這些濃綠的蔬菜最應時。夏天當然還少不了瓜果類,絲瓜、扁蒲、小黃瓜、大黃瓜、苦瓜等一應俱全。秋天則是香濃的番薯、芋頭、南瓜、菱角等獨占鰲頭,熱乎乎的吃起來格外過癮。秋末冬初大量高麗菜、白菜、蘿蔔、芥菜、茼蒿等紛紛搶鮮上市,台灣的冬天是適合以蔬食為主的美好季節。
其實許多進口的蔬菜雖然外觀依舊青翠,但植物一旦採收之後,生理代謝是持續進行的,即使運輸處理的技術再好,也無法完全阻止營養成分的變化。於是花了比較多的錢,吃進去的卻是營養成分較差的蔬菜,或是經過化學保鮮處理的食材。許多人會說:“我怎么知道現在的當季蔬菜是什麼?”其實想要增進這方面的常識,一點都不難。除了常逛菜市場、多和菜販攤商請教之外,就是要利用自己的觀察力,凡是菜市場裡每一菜攤都賣的種類,數量很多,價錢便宜,看起來格外新鮮美觀的種類,大概就是現在當季的蔬菜。
從年頭到年尾,天天都有當季蔬菜上市,怎么可能會吃膩呢?這是生活在台灣的最大幸福。

目錄

【作者序】遇見蔬菜的美味
【前言】多樣的蔬菜天堂
全年蔬菜圖鑑
捲心菜
芥藍菜
落葵
葉萵苣
韭菜
甜椒
辣椒
玉米
小黃瓜
冬瓜
茄子
苜蓿芽
四季豆
豆芽菜
九層塔
大蒜
菇類
春季蔬菜圖鑑
紅鳳菜
韭菜花
昭和草
菜豆
桂竹筍
箭竹筍
菠菜
小白菜
通菜
山蘇
紫蘇
山芹菜
毛豆
夏季蔬菜圖鑑
蓮子
蘆筍
綠竹筍
麻竹筍
茭白筍
藠頭
莧菜
龍鬚菜
地瓜葉
川七
角菜
黃秋葵
大黃瓜
扁蒲
絲瓜
苦瓜
破布子
秋季蔬菜圖鑑
蓮藕
地瓜
南瓜
夏南瓜
金針
菱角
芋頭
冬季蔬菜圖鑑
蘿蔔
櫻桃蘿蔔
胡蘿蔔
洋蔥
珠蔥
球莖甘藍
嫩莖萵苣
結球萵苣
大陸妹
馬鈴薯
山藥
冬筍
蚵白菜
油菜
青江菜
芥菜
大白菜
芹菜
芫荽
茼蒿
裂葉茼蒿
青花菜
花椰菜
娃娃菜
豌豆
牛蒡
慈姑
荸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