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毛委陵菜

茸毛委陵菜

茸毛委陵菜(學名:Potentilla strigosa)為薔薇科委陵菜屬的植物。分布在俄羅斯、蒙古以及中國大陸的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600米至7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沙丘及山坡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茸毛委陵菜
  • 拉丁學名:Potentilla strigosa Pall. ex Purs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薔薇科
  • 亞科:薔薇亞科
  • 委陵菜屬
  • 錐狀花柱組
  • 多裂系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花果期,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根圓柱形,粗壯,木質化。
花莖直立,高10-50厘米,被短茸毛及開展疏柔毛,淡黃色或灰色。
基生葉羽狀複葉,有小葉3-4對,間隔1-1.5厘米,連葉柄長5-10厘米,葉柄被淡黃色或灰色短茸毛;小葉片對生或互生,長圓形,倒卵長圓形,或倒卵披針形,長2-5厘米,寬0.5-1.5厘米,頂端圓鈍,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中裂,裂片帶狀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頂端圓鈍或急尖,上面黃綠色或灰綠色,密被茸毛及短柔毛,沿主脈及側脈密生長柔毛;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向上葉柄逐漸縮短,小葉對數減少;基生葉托葉膜質,黃褐色,外面被茸毛及短柔毛,莖生葉托葉草質,淡黃綠色,邊緣齒牙狀深裂。
花序為傘房狀聚傘花序,多花,較密集,花梗長0.8-1.5厘米,外被茸毛及短柔毛;花直徑約1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頂端急尖,副萼片橢圓披針形,頂端急尖,長几與萼片近相等,果時常增大,外面密被茸毛及短柔毛;花瓣黃色,倒卵形,頂端圓鈍或微凹,比萼稍長;花柱近頂生,基部膨大。
瘦果呈橢圓狀腎形,表面有明顯皺紋。

生長環境

茸毛委陵菜生沙丘、山坡草地,海拔600—700米。

分布範圍

茸毛委陵菜產黑龍江、內蒙古、新疆。蘇聯、蒙古也有。

花果期

6-8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