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台遺址

興隆台遺址,古軍事文化遺址,是金代軍需糧食儲備倉庫,目前“土堆已被鏟車推平(陳瑞萍語)”。該金代遺址位於今遼寧省盤錦市興隆台區。興隆台區——198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興隆台區正式成立,盤錦市和遼河油田兩大機關均坐落在興隆台區,全區下轄18個街道辦事處、區域面積194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人(2004年),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隆台遺址
  • 別稱:古軍事文化遺址
  • 地點:遼寧省盤錦市興隆台區
  • 時期:金代
興隆台遺址,一個大大的土堆,放逐寥寥的羊群,興隆台遺址占地,興隆台遺址點位,

興隆台遺址

興隆台土堆遺址,是先民歲月遺蹟、歷史的光影。如,詩歌《窟窿台——興隆台遺址的斷想》中寫道:
史前的夢境,今天擺上我們的課本

一個大大的土堆

禮葬那堵牆的沉想,千年前的人們,

放逐寥寥的羊群

在北方,在葦塘,在貧瘠而堅硬的下遼河

興隆台遺址占地

其實是一個大大的土堆(陳瑞萍說:“土堡土台子和土堆是不同的”)——興隆台遺址,那個土台子,知道是什麼年代的么?金代的糧倉——軍事設施,網路里肯定沒有如此的判斷——日不落首次提出這樣的論斷!金兀朮修建的,在東北廣大土地上,這種土台子很多,幾都在河流邊緣,方便金朝軍事前線的給養供給。金遠征中原,戰略線漫長。因為資料表明:興隆台區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現有耕地6557公頃,年產糧食4.2萬噸。境內河系發達,坑塘星羅棋布。前者適合產糧,後者適合運輸——有適於淡水養殖水面近300公頃。其水域環境狀況,詩歌《窟窿台——興隆台遺址的斷想》中描述道:“歷史,交錯先人們佝僂的足印/一塊斑斕的蟹殼上,踩著祖先的腳骨/繞陽河依舊年年肆虐/只在一捧滴漏的歲月里,蹦著幾條小青蝦。”因此,此處土堆附近必有優良的港口曾經存在。

興隆台遺址點位

是遼河文化圈的圖騰上的一個點位而已,說明歷史曾經在那裡有過繁榮與衰敗。詩歌《窟窿台——興隆台的斷想》:“赤腳或者裸體的舞蹈/以古銅的後背,大汗淋漓的圖騰/膜拜茹毛飲血的故園 ”提出了一個永恆的生存話題“留下抑或離開眷戀而憎惡的日日生息的劣地 ”。《窟窿台——興隆台遺址的斷想》:
下遼河九曲迴旋的浪頭
奔涌遠古時代陶器的血液噪動
即將流淚的渤海灣
凝視,原油這黑黑的血脈,黑黑的乳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