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華支睪吸蟲病

華支睪吸蟲俗稱肝吸蟲,於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爾各答1例華僑的膽管內發現,1908年在國內證實。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目前我國有26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有本病發生或流行。是因為不良飲食習慣,而導致感染。我國廣東省感染人數最多,約超過500萬占全國總感染人數的一半。成蟲寄生於膽道系統內,引起膽道華支睪吸蟲病。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內科
  • 多發群體:普遍易感
  • 常見病因:華支睪吸蟲成蟲寄生於膽道系統
  • 常見症狀:發熱,胃痛,腹脹,食欲不振,四肢無力,肝區痛
流行病學,臨床表現,檢查,治療,預防,

流行病學

華支睪吸蟲病主要分布在亞洲,如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和東南亞國家。在我國除青海、寧夏、內蒙古、西藏等尚未見報導外,其餘25個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同程度流行。
華支睪吸蟲病的流行,除需有適宜的第一、第二中間宿主及終宿主外,還與當地居民飲食習慣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
1.傳染源
能排出華支睪吸蟲卵的患者、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動物均可作為傳染源。主要保蟲宿主為貓、狗和豬。另外,還有報導,鼠類、貂、狐狸、野貓、獾、水獺也是保蟲宿主。在實驗室,豚鼠、家兔、大白鼠、海狸鼠、倉鼠等多種哺乳動物均可感染華支睪吸蟲
華支睪吸蟲有著廣泛的保蟲宿主,其感染率與感染度多比人體感染高,對人群具有潛在的威脅性。
2.傳播途徑
華支睪吸蟲蟲卵通過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螄)和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蝦)後,發育成囊蚴,活的囊蚴被攝入後,經膽汁激活,囊內幼蟲破囊壁而出,經膽總管進入肝膽管發育為成蟲,亦可通過血管或穿過腸壁到達肝臟,最後寄生在肝膽管內發育為成蟲。成蟲的壽命一般為20~30年,主要寄生在人、犬、貓和豬的肝膽管內,蟲數多時亦可移居較大的膽管甚至膽囊內,偶爾在胰管內亦可發現成蟲。
3.易感人群
華支睪吸蟲的感染無性別、年齡和種族之分,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的關鍵因素是當地人群是否有生吃或半生吃魚肉的習慣。在燒、烤、燙或蒸全魚時,可因溫度不夠、時間不足或魚肉過厚等原因,未能殺死全部囊蚴。成人感染方式以食魚生為多見,如在廣東珠江三角洲、香港、台灣等地人群主要通過吃“魚生”、“魚生粥”或燙魚片而感染;東北韓族居民主要是用生魚佐酒吃而感染;小孩的感染則與他們在野外進食未燒烤熟透的魚蝦有關。
此外,抓魚後不洗手或用口叼魚、使用切過生魚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用盛過生魚的器皿盛熟食等也有使人感染的可能。

臨床表現

輕度感染時無明顯臨床症狀,重度感染時,在急性期主要表現為過敏反應和消化道不適,包括發熱、胃痛、腹脹、食欲不振、四肢無力、肝區痛、血液檢查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狀不很明顯。臨床上見到的病例多為慢性期,患者的症狀往往經過幾年才逐漸出現,一般以消化系統的症狀為主,疲乏、上腹不適、食欲不振、厭油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頭暈等較為常見。
常見的體徵有肝大,多在左葉,質軟,有輕度壓痛,脾大較少見。嚴重感染者伴有頭暈、消瘦、水腫和貧血等,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兒童和青少年感染華支睪吸蟲後,臨床表現往往較重,死亡率較高。除消化道症狀外,常有營養不良、貧血、水腫、肝腫大和發育障礙。

檢查

1.病原學檢查
糞檢找到華支睪吸蟲卵是確診的根據,一般在感染後1個月可在大便中發現蟲卵,常用的方法有:
(1)塗片法  直接塗片法操作雖然簡便,但由於所用糞便量少,檢出率不高,且蟲卵甚小,容易漏診。定量透明法(Kato-Katz,甘油紙厚塗片透明法),在大規模腸道寄生蟲調查中,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糞檢方法之一,可用於蟲卵的定性和定量檢查。
(2)集卵法  此法檢出率較直接塗片法高。集卵法包括漂浮集卵法和沉澱集卵法兩類,沉澱集卵常用水洗離心沉澱法,乙醚沉澱法。
(3)十二指腸引流膽汁檢查  引流膽汁進行離心沉澱檢查也可查獲蟲卵。此法檢出率接近100%,但技術較複雜,一般患者難以接受。臨床上對患者進行膽汁引流治療時,還可見活成蟲,蟲體表面光滑,蜷縮有蠕動,根據形態特徵,可作為診斷的依據。
2.免疫學檢查
近年來隨著酶、同位素、生物素和膠體金等標記技術和新方法的發展和套用,目前,在臨床輔助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中,免疫學方法已被廣泛套用。常用的方法有間接血凝試驗(IHA)、間接螢光抗體試驗(IFAT)、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
3.影像學檢查
用B型超音波檢查華支睪吸蟲病患者時,在超聲圖像上可見多種異常改變,如肝內光點粗密欠均,有斑點狀、團塊狀或雪片狀,瀰漫性中小膽管不同程度擴張、膽管壁粗糙、增厚,回聲增強或膽管比例失常及枯枝狀回聲。儘管聲像圖特異性不強,但與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對比分析,仍具一定診斷價值。
CT檢查對華支睪病診斷也有較大價值。

治療

治療華支睪吸蟲病的藥物,目前套用最多的是吡喹酮與阿苯噠唑。

預防

華支睪吸蟲病是由於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魚、蝦所致,預防華支睪吸蟲病應抓住經口傳染這一環節,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本病的關鍵。不吃魚生及未煮熟的魚肉或蝦,改進烹調方法和飲食習慣,注意生、熟吃的廚具要分開使用。家養的貓、狗如糞便檢查陽性者應給予治療,不要用未經煮熟的魚、蝦餵貓、狗等動物,以免引起感染。加強糞便管理。結合農業生產清理塘泥或用藥殺滅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