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調查

膳食調查

通過對群體或個體每天進餐次數,攝入食物的種類和數量等調查,再根據食物成分表計算出每人每日攝入的能量和其他營養素,然後與推薦供給標準進行比較,評價出膳食質量能否滿足人體健康所需,並了解膳食計畫,食物分配和烹調加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膳食指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膳食調查
  • 外文名:Nutrition Surveys
  • 調查方法:前瞻性、回顧性膳食調查法
  • 調查周期:1~7日
  • 調查對象:各類人群膳食情況
  • 調查結果:食物攝入量、頻率與膳食習慣等
膳食調查的目的,膳食調查的方法,各類方法優勢,食物攝人頻次調查法(FFQ),24 h膳食回顧法,膳食稱重記錄法,

膳食調查的目的

膳食調查是流行病學調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成功的膳食調查可以了解人群的營養狀況.有助於開展針對性的膳食干預及健康指導.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

膳食調查的方法

做膳食調查的首要問題是選擇科學可行的膳食調查(以下簡稱膳調)方法。目前國際上所採用的膳調方法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可以測算每日食品或營養攝人量,方法包括24h膳食回顧、重複的24 h膳食回顧、1—7 d的膳食估量記錄法及1—7 d的膳食稱重記錄法,其中最常用的為3 d膳食稱重記錄法。第二類的膳調方法可以反映膳食習慣和食物攝人頻率,包括膳食回顧法和食物攝人頻率問卷。

各類方法優勢

食物攝人頻次調查法(FFQ)

該方法可以靈活設定與不同疾病對應相關的食物種類,項目可多可少,不僅適用於膳食結構簡單的西方國家,也適用於膳食結構複雜的東方國家;操作簡單、易行,適用於大人群的調查;可以推測長於調查期的膳食習慣;調查數據容易收集;省時省力,可節約研究經費。
1998—1999年美國Diabetes Care 報導的37項膳食與糖尿病相關性的調研100%的採用了FFQ做為膳調方法之一。1991年我國的上海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也採用了食物攝人頻次調查法為膳調方法。國內外還有很多成功的調研表明FFQ作為膳調方法的可信度是很高的。跨季度的調研還可對全體樣本人群做不同季節的FFQ以及病人的膳食習慣與健康人的相比較,了解疾病與膳食結構的相關性。

24 h膳食回顧法

該方法可提供被調查者提供的前1日或24 h內確切的食物攝人量相關信息,包括全部食物及飲料的名稱、數量、烹調方法,以及該食物的商品名稱、攝人時間和地點,最後將所有的訪問記錄準確寫入調查表,可歸納推算一組人平均的營養索攝人量。該調查方法還具有簡便易操作;省時省力,費用低;適用於大人群的調查等優點。
24h膳食回顧法,也是國際上通用的膳調方法,用於推算較長一段時間內平均的食物或營養索攝人量,分不同季節和假日,工作日重複使用可以剔除季節和假期因素對食物攝取量的影響。加拿大全國營養調查、全美國食品消費模式調查都曾用過此方法1995年全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指南中推薦的膳調方法之一。

膳食稱重記錄法

膳食稱重記錄法可以詳實準確的記錄將攝人食物的數量及狀態,並從原料開始稱重記錄;隨著精確記錄天數增多,其結果愈發準確,但是需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故我們多採用3d膳食稱重記錄法。
通常我們做膳食調查時,食物攝入頻次的問卷調查(FFQ)、24 h膳食回顧及3 d膳食稱重記錄法相結台的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